高中一年级生物遗传规律
2A、.具1有/1两6对相B.对3性/状16的纯种C个.体4/杂16交,D在.F92中/1出6 现的 性状中:
(1)双显性性状的个体占总数的 9/1。6
(2)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 1/4。
(3)与F1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7/1。6 (4)与亲本性状不同的个体占总数的 3/8或5。/8
3、假定某一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CcDdEEFf, 此
显 100%
DdXDd DD:Dd:dd=1:2:1 显:隐=3:1
ddXdd dd 100%
隐 100%
杂交 DDXdd Dd 100%
显 100%
DDXDd DD:Dd=1:1
显 100%
DdXdd Dd:dd=1:1
显:隐=1:1
鉴定生物是否纯种的方法
• 对于植物来说: 测交
AAXaa AaXaa
_互__不__干__扰___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
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_分__离___,决定不同 性状的遗传因子__自__由__组__合__。
不同对的遗传因子(非等位基因)重组——性状重组
分离定律的内容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__成__对__存__在__,不相__融__合___;在形成配子时,成 对的遗传因子发生__分__离___,_分__离___后的遗传因 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_配__子__遗传给后代
提出假说, 解释现象 (遗传图解)
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 (遗传图解) 归纳综合, 总结规律 (划出重点)
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分离定律
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 —自由组合定律
用纯合的高茎和纯合的矮茎 亲本杂交,F1全部是高茎, 让F1自交,后代出现高茎: 矮茎=3:1的性状分离现象。
完整的纯合子杂交和杂合子 自交遗传图解
个体能产生配子的类型为
乘法定理的应用 要决--- 独立考虑每一种基因
1、求子代基因型(或表现型)种类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 ×aaBbCC的两个体杂 交,能产生___1_2____种基因型的个体;能 产生____4____种表现型的个体。
2、求子代个别基因型(或表现型)所占几率 已知基因型为AaBbCc×aaBbCC两个体杂交, 求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为____1__/_1_6____;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所 占的比例为___1_/_8_______。
(2)如果约翰和珍妮将来结婚,为减少后代病孩的几率, 是否应该考虑选择孩子的性别?为什么?
(3)基因检测可以确定胎儿的基因型。如果约翰和珍妮结 婚后,珍妮怀了一个男性胎儿,为避免生出患病后 代,有必要通过基因检测来测定该男性胎儿带有血 友病基因吗?为什么?
科学史
• 孟德尔选用豌豆做实验的原因 •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成功的原因:四点 • 约翰逊给“遗传因子”命名为“基因” •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
追求人生的美好!
我们的共同目标!
说
• 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通过 验证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明 基因在染色体上。
• 格里菲思“肺炎双球菌(小白鼠体内)的转化实验” 的实验设计和结论,提出“转化因子”
•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的转化实验”的设计, 该实验证明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 质。
• 赫尔希和蔡斯运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噬菌体侵染 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沃森和克里克建立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实验
•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原理、实验材料、 试剂、制作流程顺序及目的、现象、显微镜使用注意 事项)
•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原理、方法步骤、概率计算) •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图像辨析) • 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4n含义) •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原理) • 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方法、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计算)
自交(最简便的方法) AAXAA AaXAa
• 对于动物来说: 测交
判断显(隐)性性状的方法
• 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全部 表现为显性性状——纯合子杂交
AAXaa
• 性状相同两亲本,出现了另一种性状,则 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杂合子自交
AaXAa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
P
黄色圆粒
显显
是
3/4 。
1. 约翰(男)和珍妮(女)的母亲由于某种意外在怀孕期间 都曾受到过核辐射。现发现约翰患有血友病(X染色 体隐性遗传),珍妮患有侏儒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两人的父母、外祖父母、祖父母表现都正常。
(1)现怀疑约翰和珍妮的疾病与他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受 到过核辐射有关。他俩所患的疾病,谁更有可能是 核辐射导致的结果?为什么?
用纯合的黄色圆粒和纯合的 绿色皱粒亲本杂交,F1全部 是黄色圆粒,让F1自交,后 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中黄 色皱粒和绿色圆粒是重组性 状类型。
完整的纯合子杂交和杂 合子自交遗传图解、最 后补充的归纳
完整的测交图解
完整的测交图解
完整的定律内容并画出 完整的定律内容并
重点
画出重点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1000个,从理论上讲,F2中杂合黄色盘状南瓜
的数目是( B )
A.1000个
B.2000个
C.3000个
D.4000个
熟记经典实验及特殊比值
性状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分为五种类型: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Y染色体遗传
遗传方式的判断方法
基因型:9种
表现型:4种
对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测交
杂种一代
双隐性类型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测交
YyRr
yyrr
配子
YR Yr yR yr
yr
基因型 (4种)
YyRr
Yyrr yyRr yyrr
表现型(4种)黄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绿色皱粒
1 ∶1∶1∶1
其它生物
假说—演绎法
杂交实验, 发现问题 (描述过程)
血友病)的遗传特点: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 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1、以下是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设该病受一对基因控制,D 是显性,d是隐性)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Ⅰ
1
2
Ⅱ
3
4
5
6
Ⅲ
7
8
第一步:确认或排除Y染色体遗传。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性还是隐性。 无中生有——隐性遗传 有中生无——显性遗传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 位于X染色体上。首先考虑后者,只有不符合X 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时,才可判断为 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病。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
YyRr X Yyrr 一对杂合子
自交和一对
YyRr X rrRr 测交
2. 知亲本基因型,直接用正推法求后代 情况
3. 只知亲本表现型和后代表现型及数量 (比),用基因填空法和逆推法
4. 解两对相对性状多采用逐对分析法, 灵活运用乘法定理和加法定理
4.白色盘状南瓜和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为
白色盘状南瓜,若F2中纯合白色球状南瓜有
绿色皱粒
隐隐
F2
黄色 黄色 绿色
圆粒 皱粒 圆粒
绿色 皱粒
F1
×
黄色圆粒 显显
9: 3:3: 1 显显 显隐 隐显 隐隐
Y_R_ Y_rr yyR_ yyrr
F2
黄色 绿色 绿色 杂合子 8 : 2 :2 : 0
9圆粒:皱3粒
:圆3粒
皱粒
:1
显显 显隐 隐显 隐隐
解题技巧
1. 熟记经典实验及特殊比值:
一对相 对性状
纯合子杂交DDXdd——全显 杂合子自交DdXDd——显:隐=3:1
DD:Dd:dd=1:2:1 测交DdXdd ——显:隐=1:1
两对相对性状 9:3:3:1 1:1:1:1 3:1:3:1
YyRr X YyRr双杂合子自交 YyRr X yyrr 测交
生物的遗传规律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即F1的 配子类型,推广到测定某个体的 基因型。
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Dd X dd(图)
以豌豆高茎D和矮茎d的亲本组合为例填表:六种最 基本的交配组合的后代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亲本组合
后代基因型
后代表现型
及比例
及比例
自交 DDXDD DD 100%
9
10
11
12
Ⅳ
13
14
正常
患者
(1)该病属于___隐____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___常___染色体。 (2)Ⅲ10 是杂合体的几率为:_1_0__0_%___。
(3)若Ⅳ 13与一个男性携带者结婚,生出患病孩 子的几率为: 1/6。
2.一对夫妇生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其中有一个男孩 和一个女孩是红绿色盲,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C)
A. XbY、XbXb
B.XBY、XBXB
C.XbY、XBXb
D.XBY、XBXb
3.人的血友病属于伴性遗传,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
体遗传。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妻,生下一个既患血 友病又患苯丙酮尿症的男孩。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 和 AaXBXb 。
(2)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女孩,表现正常的概率
同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分离——性状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