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设计报告项目名称:《考勤与晚归管理系统》项目负责人:黄森项目开发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目录一、引言 (4)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 (4)1.3 定义 (4)1.4 参考资料 (4)二、总体设计 (5)2.1 需求规格 (5)2.2 运行环境 (5)三、系统设计 (5)3.1 功能模块 (5)3.2 超级管理员功能需求 (7)3.3 系统一般管理员功能需求 (7)3.4 普通用户功能需求 (7)3.5 用户登录需求 (7)3.6 浏览信息需求 (7)3.7 编辑信息需求 (8)3.8 功能模块划分 (8)3.9 系统流程分析 (8)四、数据结构设计 (10)4.1 E-R实体图 (10)4.2 数据结构表 (11)五、接口设计 (13)5.1 用户接口 (13)5.2 硬件接口 (13)5.3 软件接口 (13)5.4 通信接口 (13)六、运行设计 (14)6.1 运行控制 (14)6.2 运行时间 (14)七、出错处理设计 (14)7.1 出错输出信息 (14)7.2 出错处理对策 (14)八、安全保密设计 (15)一、引言本文是考勤与晚归系统总体设计说明书。
1.1编写目的本阶段要在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考勤与晚归系统做进一步的总体设计需求。
它主要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确定软件的结构---有哪几个模块组成,调用关系,各模块间的借口。
➢数据结构设计---确定数据库的模式,子模式,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设计。
➢文档的书写。
预期读者是:软件管理人员,开发人员。
1.2背景项目名称:晚归与考勤管理系统提出者:蒋文沛老师开发者:黄森技术员:黄森用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出版单位: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1.3定义用户:该系统的使用者。
实体: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个体。
联系:即两个或者多个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属性:实体或联系之间产生的某种特性、特征统称为属性。
需求:用户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或功能;系统或系统部件要满足合同、标准,规范或其它正式规定文档所需具有的条件或权能。
需求分析:包括提炼,分析和仔细审查已收集到的需求,以确保所有的风险承担者都明其含义并找出其中的错误,遗憾或其它不足的地方。
模块的独立性:是指软件系统中每个模块只涉及软件要求的具体的子功能,而和软件系统中其他的模块的接口是简单的。
项目/系统:晚归与考勤管理系统的简称1.4参考资料《软件工程导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软件工程基础教程》刘文,朱飞雪北京大学出版社《程序设计》尚俊杰清华大学出版社《SQL Server 2005 实用教程》蒋文沛人民邮电出版社二、总体设计2.1需求规格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网址与服务器上的考勤与晚归系统相连,将从用户请求的信息发送到服务器端,通过得到请求系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实现考勤登记、考勤查询、考勤汇总、晚归登记、晚归查询、晚归汇总、后台管理、综合信息查询等子系统。
以计算机成本核算为中心,实现学生考勤与晚归统计操作的计算机自动化,为使校园网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加强学校信息管理,将学院建设成信息化、现代化的新校园,为新世纪的学院增添新气息、树立新形象。
系统采用B/S结构,所在对用户使用上无太多要求,只需要将用户所访问的计算机接通校园网,且计算机上安装有浏览器,通过访问特定ip地址即可操作考勤与晚归管理系统。
在系统的功能实现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服务器接收由特定用户(学生干事或宿舍干事)录入的考勤信息或晚归信息2、辅导员或其他公众用户可以查询归类违纪学生的考勤或晚归信息3、已超过学院规定的违纪条件则进行高亮显示,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考勤与晚归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3、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4、系统的标准性5、系统的先进性6、系统的响应速度快。
2.2运行环境具有奔腾以上的CPU,内存在1GB以上,硬盘容量在10GB以上的计算机;数据库服务器内在在2GB以上,硬盘容量在80GB以上,操作系统以Windows Server 2003或更高。
一般计算机外设,如:打印机、扫描仪。
如要配置网络环境,还需网络连接设备。
三、系统设计3.1功能模块软件主要分考勤登记、考勤查询、考勤汇总、晚归登记、晚归查询、晚归汇总、后台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
图1 学生考勤与晚归管理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图图2 晚归与考勤管理系统结构图图3 晚归与考勤管理系统汇总模块功能图图4 晚归与考勤系统后台管理功能模块图3.2超级管理员功能需求1、晚归信息管理:可浏览、添加、修改、删除所有晚归信息2、考勤信息管理:可浏览、添加、修改、删除所有考勤信息3、用户信息管理:管理系统中所有登录用户的信息、分配用户的权限4、后台信息管理:可浏览、添加、修改、删除后台的任务信息(系部管理、专业管理、班级管理)3.3系统一般管理员功能需求1、晚归信息管理:可浏览所有晚归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属于自己添加的晚归信息2、考勤信息管理:可浏览所有考勤信息、添加、修改、删除属于自己添加的考勤信息3.4普通用户功能需求1、晚归信息管理:可浏览一般的晚归信息2、考勤信息管理:可浏览一般的考勤信息3.5用户登录需求此系统分三个权限用户,同一个登录界面登录后,因权限的不同进入不同权限的界面,并记下登录者的信息。
3.6浏览信息需求一般用户和所有管理员➢晚归信息:系/专业、班级、姓名、日期、时间、宿舍号、区/门、值班人员、录入人员、晚归事由、晚归备注、晚归汇总➢考勤信息:系/班级、姓名、日期、事件、考勤教师、课时、录入人员、考勤备注、事件事由、考勤汇总.高级管理员后台管理信息:系部信息、专业信息、班级信息、用户信息3.7编辑信息需求一般管理员添加所有晚归信息,考勤信息,修改、删除自己添加的晚归信息和考勤信息高级管理员添加、修改、删除所有信息(包括晚归信息、考勤信息、后台信息、用户权限)3.8功能模块划分➢用户登录:用户登录系统,并划分用户权限➢晚归信息查询:查看晚归信息,修改、删除晚归信息➢晚归信息汇总:查看晚归信息,修改、删除晚归信息➢晚归信息管理:增加晚归信息➢考勤信息管理:查看考勤信息,修改、删除考勤信息➢考勤信息汇总:查看考勤信息,修改、删除考勤信息➢考勤信息管理:增加考勤信息➢后台信息管理:系部管理,专业管理,、班级管理(括查看、增加、修改)➢用户管理:查看、增加、修改、删除用户信息➢注销:安全退出系统3.9系统流程分析晚归和考勤管理系统使用时首先要登录操作,登录后才可以进行各种信息管理操作,图5展示了系统总体的使用流程图5 系统总体流程图➢用户信息管理用户信息是由高级管理员来进行维护的,具体功能如下:提供了列表查看用户信息,列表查看可供修改,删除记录信息,增加新的用户信息记录,基本功能流程图如图6所示。
图6 用户信息管理流程图➢系部专业班级管理系部专业班级信息管理是由一般由高级管理员来进行维护,提供了列表查看专业班级、系部等信息,列表查看可供修改、删除记录信息,增加新的用户信息记录,基本功能流程图如图7所示图7系部专业班级管理流程图四、数据结构设计4.1E-R实体图➢用户E-R实体图用户的实体具有用户名称,用户密码、用户权限、高级权限和用户备注5个属性,E-R 实体图如下:图8 用户E-R图➢晚归信息E-R实体图晚归的实体具有晚归ID、学生姓名、班级名称、晚归时间、晚归日期、录入人员、值班人员、区/门名称、宿舍号、晚归备注、晚归事由11个属性,E-R实体图如下:图9 晚归信息E-R图➢考勤信息E-R实体图考勤的实体具有考勤ID、学生姓名、班级名称、考勤日期、考勤教师名称、事件名称、考勤备注、课时、录入人员、事由10个属性,E-R实体图如下:图10 考勤信息E-R图➢事件事件主要为考勤信息做服务,只有事件名称一个属性。
➢区/门区/门主要为晚归信息做服务,只有区/门名称一个属性。
➢班级班级表主要记录班级信息和所属专业信息,有班级名称和所属专业ID两个属性。
➢专业专业表主要记录专业信息和所属系部信息,有专业ID、专业名称和所属系部ID等3个属性。
➢系部系部表主要记录系部信息,有系部ID和系部名称两个属性。
4.2数据结构表根据系统需求得出本系统需要的数据表有:班级表、考勤表、区门表、事件表、晚归表、系部表、用户表、专业表8张表。
五、接口设计5.1用户接口本工程产品通过PC机进行运行、操作,对报表、菜单的打印将使用程序编程编辑器或调入office进行打印。
输出、输入的相对时间将由pc机本身处理速度来决定。
对程序的维护,需进行必要的备份。
对于不同的人员进入不同的界面,有着不同的权限。
5.2硬件接口服务器使用至于不低于奔腾处理器,内存大于1GB,磁盘空间大于10GB,有必要的网络设备和防火墙。
5.3软件接口本系统除了与SQLServer2005连接数据库外,无其他特殊需求。
5.4通信接口依托校园网有必要设置固定IP,便于校园网用户使用IP来访问考勤与晚归管理系统,遵循Tcp/IP协议即可,无其它特殊需求。
六、运行设计6.1运行控制运行控制将严格按照各模块间函数调用关系来实现。
在各事务中心模块中,需对运行控制进行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的运行控制路径。
在网络数据传输方面,用户在发送数据请求后,将等待服务器的确认收到信号,收到后,再次等待服务器发送回答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确认。
服务器在接到数据后发送确认信号,在对数据处理、访问数据库后,将返回信息送回用户浏览器完成B/S之间的数据交互操作。
6.2运行时间在软体的需求分析中,对运行时间的要求为必须对用户的操作有较快的反应。
网络硬件对运行时间有最大的影响,所以建议采用高速校园光纤网络。
其次硬件对本系统的速度影响将会大于软件的影响,建议使用Intel Xen 处理器。
硬件对本系统的速度影响将会大于软件的影响。
七、出错处理设计7.1出错输出信息程序在运行时主要会出现两种错误:1、由于输入信息,或无法满足要求时产生的错误,称为软错误。
2、由于其他问题,如网络传输超时等,产生的问题,称为硬错误。
对于软错误,须在用户发出的请求操作是否合法及输入的数据验证模块由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判断错误类型,并将错误记录到系统错误日志中再返回给用户友好的错误提示信息。
对与硬错误,可在出错的相应模块中输出简单的出错语句,并将程序重置。
返回输入阶段。
7.2出错处理对策所有的客户机及服务器都必须安装不间断电源以防止停电或电压不稳造成的数据丢失的损失。
在网络传输方面,可考虑建立一条成本较低的后备网络,以保证当主网络断路时,还能继续保证数据的正常通信。
在硬件方面要选择较可靠、稳定的服务器机种,保证系统运行时的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