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医精神病学概述 PPT
醉酒是自我放纵的结果,并非疾病 造成。
普通醉酒状态(酩酊状态)下,实 质性辨认能力存在。
醉酒中的危害行为,在性质上可以比 照过失犯罪,(疏忽大意,过分自信)
预防犯罪。
三 刑事责任能力的评定 如何理解刑法第十八条?
分析作案时的行为动机,作案的预备, 作案实施的选择,伤害对象及残酷性以 及案发后的行为,有助于判断辨认能力。
3 精神障碍者权益的法律保障:强制治疗, 住院
4 违法行为精神障碍者的治疗,监护,各 种罪犯的行为矫正和监狱心理卫生问题
5 精神障碍者危险行为预测和预防 6 酗酒,吸毒,自杀等引起的法律问题和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精神卫生问题
7 精神卫生与立法。
二 相关学科
一)与法学的关系:掌握法学基本概念 二)和心理学的关系:法律心理学 犯罪
心理学 三)和行为科学的关系:矫正精神病学 四)和法医学的关系:属临床法医学 五)和精神病学的关系
临床精神病学是法医精神病学的基础, 两者互相渗透,各有侧重。区别在于:
1 服务对象不同 2 工作性质,任务不同 3 关系不同 4 认识和思考问题的方法的不同
三 发展简史
一)国外 1 奴隶时代《汉穆拉比法典》(1792-
精神病人危害行为动机 1现实动机 2病理动机 3混合动机 4不明动机
作案的准备 1突然发案,难以理解和预料 2工具“就地取材” 3单一行动,无合伙作案 4缺乏准备过程 作案实施的选择 1通常不加选择,易被发现,被抓获 2即使有安排和选择,也漏洞百出
作案对象及残酷性 亲密的人,所谓病 的仇人,行为残忍,不合常理
1997年7月1日起实施。 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
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 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责任,但 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 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 疗。
醉酒的人犯罪,为何应负刑事责任? (立法依据)
正常人具有自由意志,应当有自制 力。
二)国内发展史
1 《汉书 刑法志》三宥 三赦 一曰弗识,二曰过失,三曰遗忘 一曰幼弱,二曰老眊,三曰蠢愚 《汉书 东方朔传》醉酒杀人不免除刑罚。 2 旧上海法医研究所所长林几教授在其
《法医学讲义》中专列精神鉴定一章 3 1979年第一部刑法第十五条 4 1997年新刑法颁布,第十八条
法医精神病鉴定的法律依据 一 社会对精神病人的基本态度 宽容 理解 免除惩罚 二 鉴定的法律依据 精神病人在丧失辨认或丧失控制能力,
不负刑事责任的理由(立法依据)
4 病人对疾病后果均不负责任。
5 惩罚精神病人,不能预防犯 罪。
6 惩罚精神病人,将产生消极的 社会后果。
法律依据 最重要的是刑法第十八条
作案后行为 大多时候缺乏逃避,部分 潜逃,仍缺乏计划,隐蔽不周,或在原 地点逗留。如被害妄想患者,杀死众人 ,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四 法医精神病学的任务
与传统概念上的法医学关系不甚密切。 一)刑法及刑事诉讼法领域 1 被告精神状态及刑事责任能力 2 受审能力,服刑能力 3 受害人,证人之精神状态
二)民法及民事诉讼法领域 1 监护人确定 2 行为能力鉴定 3 损伤与精神疾病间关系 三)其他法规 1 婚姻法 劳动法 2 自知力与强制治疗问题
1750BC)巴比伦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共和国449BC) 对精神障碍者行为能力,监护最早的立
法 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古罗马皇帝手谕释放杀母之精神病人。
2 中世纪 教会黑暗统治 3 1800年James Hadfield向英皇乔治三世开
枪射击案
4 《麦克纳顿条例》 5 AIL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