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二.消除触电事故对策
1 .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员业务水平; 强化安全教育,严格持证上岗; 杜绝违章作业
2. 暂停作业; 增设保护网; 选用防爆电气; 3. 定期性检查维修设备;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 做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具体做好以下防范措施(8项)
1. 必须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 电安全技术措施》(JGJ46---88)的各项 规定。 2. 对电气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温升 升高或绝缘降低时,应及时查明原因, 消除故障。对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应 经常检查,并保证其良好。
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低压供电系
统中,其电气设备的保护方式按
照国际 I EC 标准,分为两种保护
系统 即 :
TT系统、TN系统
一. T T系统 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而用电
设备外壳也采取接地措施的系统
第一个 “T” 表示中性点直接接地
第二个 “T” 表示设备外壳直接接地
N
L1 L2 L3 N
RN 工作接地
2.TN—S系统的缺陷

当在线路远端漏电时,接地短路保 护灵敏度不够,开关不能跳闸。 因此,必须使用电流动作型漏电保 护器。
3. TN—S的应用
适用于爆炸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 求较高的 场所(如建筑工地), 有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等
二. 关于重复接地
TN系统中,中性线上除工作接地外,其 他点的再次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1.重复接地作用
RA U RN RP 地
N
1. T T系统缺陷
(1)当用电设备漏电时,保护接地只
能降低漏电设备上的电压,而不能将
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 (2)漏电电流较短路电流小的多,不
足以使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
体熔断。
2. 应用条件
必须装设限制故障持续时间的过
电流保护; 安装漏电保护器
3. T T系统应用范围 TT系统主要用于低压共用用户
宏观管理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有完善的安全资料
实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三. 安全用电内涵
安全用电,它既是科学知识,又是专 业知识,还是一种制度。 作为一般知识,应该向一切用电人员宣传; 作为一门专业知识,应该为全体电气工作 人员所掌握; 作为一项制度,应该引起有关部门、单位 和个人所重视并遵照执行。
外电防护
为了防止外电线路对现场施工构 成的潜在危害,在建工程与外电线路 之间无法保证规定的安全距离时,而 必须采取的防护性措施。
如设置遮拦、栅栏、警告标志牌等
一. 外电防护作用
(1). 防止施工人员触及带电体
(2). 防止短路及短路火灾
(3). 防止受到机械破坏
(4). 有利于施工现场安全作业
TN—C系统
L1 L2 L3 PE N
RN
RC
TN—C—S
L1 L2 L3 N PEN
PE
RN
RC
TN系统安全原理
当某一相线直接与设备的外壳连接 时,即形成单相短路,短路电流促
使线路上的短路保护装置迅速动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故障设备断开电 源,从而消除电击的危险。
在JGJ46—88《施工现场临时用
作用,可降低冲击过电压,有助于
改善架空线路的防雷性能 (5). 缩短故障持续时间
2.对重复接地要求
(1). 必须设置重复接地的处所 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 即:
引入建筑物的第1面总配电装置处(柜、箱)
配电线路的中断
配电线路的终端(最远处)
(2). 架空线路的干线和长度超过200
米的分支线的终端及沿线每1公里处
四. 安全用电意义
由于电能在形态上不具有直观性,且转换为 其它能量的速度又非常之快,因此,电气事 故的发生及后果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每例事 故的发生都来的十分突然,令人猝不及防。 但是,任何事故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人 们在思想上充分重视安全用电问题,掌握安 全用电的知识和技术,在用电实践中采取正 确的防范措施,就可以避免或减少电气事故 的发生;事故发生以后,也可以把损失最大 限度的减少。
请 注 意 用 电 安 全
《施工用电安全》部分
第一节 安全用电管理
一. 安全管理目的和对象
目的:安全管理是指管理者对安全生产
进行的立法、建章立制,计划、组织、指 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是企业管理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保护职工在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保护财产不受 损失。
对象:
人 — 安全管理的根本 物 — 安全管理的基础 环境和自然 — 安全管理的外部条件 二. 用电安全管理 所谓安全用电是指:在保证人身及设备 安全的前提下,正确的使用电力以及以 此为目的而采取的科学措施和手段。
(3). 以金属外皮作为保护线的低压电 缆。 (4)同杆架设的高、低压架空线路 的共同敷设段的两端。
(4)重复接地电阻值小于10欧;
所有重复接地的并联等值电阻小于10欧 (5)作防雷接地的电气设备必须同时作
重复接地
(6)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接地线相连接
施工现场那些设备需要保护接零
电机、变压器、电器、照明器具、
3.一般情况下,不要带电作业,若必须带
电作业,则必须按操作顺序进行操作, 不得出现误操作。 4.凡容易被人碰到的电气设备,周围应设 围栏,悬挂警告牌。 5.在有高压带电设备的地方,应有警告牌, 处理高压设备故障时,必须使用绝缘手 套、绝缘棒、绝缘靴等安全用具。
6.要采用合适的漏电保护装置。
7.在雷雨天气时,不可走进高压电杆、铁塔、 和避雷针的接地装置周围,至少要远离10m , 以防雷电流入地时,存在跨步电压而造成 触电。 8. 正确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正确使用安 全电压。 9.发生火灾时,首先应将电源切断然后使用 各种不导电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接地
TN—S系统导线的连接
达标要求
接地与接零
工作接地 重复接地
保护接零
采用TN---S系统 符合要求 设置符合要求 与工作零线分开
配电箱与开关箱
配电箱是接受和分配电能的装
置。箱内主要安装有开关、熔 断器、漏电开关测量仪表等设 备
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作 保护接零或作保护接地。不能一部分设 备作保护接地,另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 零。
L1
L2 L3 N PE
1
2
3
RN
RA
当3号设备漏电:
(1) 故障设备外壳带有危险的对地电压。
(2)接 零设备也都带有危险的对地电 压
(接近 110伏) 这两个电压都可能给人以致命的打击
第二节 我国现行主要的有关用电 安全方面的规范、标准
1. 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 2.《安全电压》(GB3805---84) 3.《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955---9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施工现场用电安全检查项目
保证项目 外电防护 接地与接零保护系统 配电箱与开关箱 现场照明
二. 安全距离
带电体与其附近接地的物体、地 面、不同极(或相)带电体,以 及人体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空间 距离或最小空气间隙
三. 安全距离要求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 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 全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KV) 1以下 1—10 35—110 220 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4 (m)
即: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
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用户。
二. T N 系统
TN
系统是三相四线配电网低压中性点直
接接地,电气设备金属外壳采取接零措施
的系统
“T” “N”
表示中性点直接接地; 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
TN 系统有三种类型:
TN—S系统
L1 L2 L3 N PE
RN 工作接地 重复接地 RC
电安全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
施工现场的低压配电系统必须采
用 TN—S系统即:采用具有专用
保护零线的保护接零系统。
关于TN—S系统
1.TN—S系统的优点
(1). 专用保护零线在正常工作时不
通过工作电流,因此,正常情况下
的负荷不平衡电流不会在保护零线
上产生对地电压。
(2). 一旦N线断线,只影响用 电设备不能正常工作,而不会导 致断线点后的设备外壳上出现危 险电压。
6
8
10
15
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 线路交叉时的最小垂直距离
外电线路电压(KV) 1 1—10
35
最小垂直距离(m)
6
7
7
四. 影响外电防护因素
风力影响、气温变化、污染
等 网状遮拦的设置还考虑了成年人 手指可能伸入网内等的因素 防护遮拦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以避免遮拦断裂、歪斜、变形等
2.环境因素
突遇大风、雷雨天气 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又未设置保护网 工作场所有大量爆炸危险的气体或粉尘

3.设备因素 设备绝缘损坏、电线磨损破皮、老化、 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措施 绝缘检验工具无专人保管、不定期检 查、校验、失灵
4.安全技术措施因素
保护接地、接零措施不当 特殊场所不使用安全电压 潜水泵、水磨石机无妨触电措施,未用 防水橡皮护套电缆 手持电动工具无漏电保护装置 不按电气安装技术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 等安装高、低压设备及线路
(1). 减轻PE线或PEN线意外断线时,断
线点后方碰壳故障时, PE线或PEN线上 的对地电压,从而降低电击的危险性。
( 2). 减轻PEN线意外断线时,断线
点后方因负荷不平衡时负荷中性点
的“漂移”。
(3).由于工作接地电阻与重复接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