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装线电控系统及主要设备操作规程

焊装线电控系统及主要设备操作规程

焊装线电控系统及主要设备操作规程1 系统概述1.1电控系统的功能及工作范围:本电控系统能够实现下述控制功能:1.1.1 控制1#工位、3#~19#工位上的各滚床接送滑撬的过程。

1.1.2 控制2#工位转运车在原始工位(即空滑撬从返回线下行至转运车上的位置,下同)、1#工位和3#工位三个位置之间的移动,以及与此三个工位的轨道对接和传送滑撬的过程。

1.1.3控制在返回线中运载空滑撬的电葫芦在0#工位(位于涂装车间)和2#工位之间的自动行走动作,以及在0#工位和2#工位处的升降动作。

1.1.4控制20#工位(位于涂装车间)的滚床向涂装线上的转运车输送满载滑撬。

控制打磨室(12#工位)和顶盖发泡室(14#工位)的风机起停、开关前后门、室内照明、滚床接送滑撬等工作过程过程。

1.1.5控制除8号工位以外的其余各工位上的滚床与该工位滑撬夹具或升降操作台之间的信号联锁。

1.1.6控制和显示各工位的运行状态.(故障状态、急停等的动态显示及控制)。

本电控系统不含对焊装线上其它各种夹具、升降机等工艺装备的控制。

1.2 系统的构成及特点本系统由3只电控柜(AC1、AC2、AU2)、15只电控箱(AU1,AU3-AU19,其中15#工位没有电控箱,只有一个控制盒)、两只按钮箱(AUX1、AUX2用于控制在返回线中运载空滑撬的电葫芦)、4只门旁按钮盒(AU22.2,AU22.3,AU32.2,AU32.3,;分别用于手动开关打磨室和发泡室的前后门),2只室体内按钮盒(AU22.1,AU32.1;分别用于手动控制打磨室和发泡室的紧急停止滑撬和发出工作完成命令)和一台上位计算机(PC)组成,其各自的工作范围是:1.2.1 AC1:向1#工位、3#~13#工位和16#~19#工位共17个工位的电控箱供电;1.2.2 AU2:专为2#工位配备,以控制该工位的转运车动作及滑撬返回线的各种动作;1.2.3 AU12:专为12#(打磨室)工位配备,控制工位滚床接送滑撬的动作过程,以及控制打磨室前后门的“开/闭”、照明灯箱的“开/闭”和送排风机的“起/停”过程。

1.2.4 AC2:专为14#(发泡室)工位和15#工位配备,控制此两工位滚床接送滑撬的动作过程,以及控制发泡室前后门的“开/闭”、照明灯箱的“开/闭”和送排风机的“起/停”过程。

1.2.5 AU1、AU3-AU11、AU13、AU16~AU19:专为1#工位~19#工位共15个工位(2#,14#,15#工位除外)配备,分别控制相应工位滚床接送滑撬的动作过程,以及这些工位的滑撬在运动过程中对故障、夹紧状态、相邻工位占位情况等进行联锁及相关处理;1.2.6 AUX1、AUX2:是控制滑撬返回线上电葫芦动作的两只按钮箱,分别设置在0#工位(位于涂装车间)和2#工位,这两只按钮箱供操作人员操作和显示电葫芦工作状态的作用。

1.2.7 AU22.2:用来手动控制发泡室前门(临近11#工位的门,下同)“开”、“闭”的按钮盒。

1.2.8 AU22.3:用来手动控制发泡室后门(临近涂装线的门,下同)“开”、“闭”的按钮盒。

1.2.8 AU22.1、AU23.1:是操作者在发泡室中控制14#工位滚床动作过程的钮盒,其工作内容包括:1.2.8.1 发出“急停”信号。

1.2.8.2 发出“完工”信号(自动方式)。

1.2.8.3手动操作滑撬“前进”、“后退”。

1.2.9 AU32.2:用来手动控制打磨室前门(临近12#工位的门,下同)“开”、“闭”的按钮盒。

1.2.9.1 AU32.3:用来手动控制打磨室后门(临近12#工位的门,下同)“开”、“闭”的按钮盒。

1.2.10 AU32.1、AU33.1:是操作者在打磨室中控制12#工位滚床动作过程的按钮盒,其工作内容包括:1.2.10.1 发出“急停”信号。

1.2.10.2 发出“完工”信号(自动方式)。

1.2.10.3 手动操作滑撬“前进”、“后退”。

本系统共包括2种操作方式可供操作人员选用,它们是:1.2.11.1现场自动方式:由操作者在操作工位处进行控制,动作自动执行;1.2.11.2现场手动方式:由操作者在操作工位处进行控制,动作点动执行;1焊装线的操作方法:1.每天使用前,先接通AC1、AC2、AU2三只控制柜中的总电源开关,然后再打开中控室的上位计算机(见上位机操作说明)。

2.待上位计算机进入“运行”状态后,还应保证5分钟以上的预备时间供计算机及本系统各个部分完成初始化工作。

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对打磨室和发泡室进行开门、开风机、灯箱等操作。

3.当确认系统各处无故障和异常后,即可按以下四种不同的工作方式进行操作。

3.1现场自动方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工作方式,也是功能最强大的一种工作方式,推荐平时使用这种工作方式。

3.1.1 在中控室的上位机上把运行方式设置成“现场方式”。

3.1.2 把AU1-AU11和AC2各箱柜的“暂停/恢复”开关一律调向“恢复”一侧。

3.1.3 检查各箱柜上的“急停”按钮、“故障”指示灯、“联锁到位”指示灯是否正常,如遇不正常情况,应先予以排除。

3.1.4 上述各项准备工作完毕后,再手动打开打磨室和发泡室的前后门,之后即可正常工作。

3.1.5 当各个工位的操作工完成任务后,按“工作完成”按钮,这时如果本工位的夹具或升降台已复位,就会发生两种响应情况:3.1.6如果操作工的下一个工位已准备好接收滑撬,本工位的滚床便会立即起动,把滑撬送至下一个工位,然后等待或接受上一工位送来的滑撬。

3.1.7 如果操作工的下一个工位未准备好接收滑撬(如:下一工位有滑撬占位,或下一工位在故障中,或下一工位在“暂停”方式中,或下一工位夹具未松开到位等)则本工位的滚床便不会立即起动,但该工位控制箱上的“工作完成”灯仍亮,滚床进入等待输送滑撬状态,直到下一工位准备好接收滑撬后,本工位滚床便会自动起动,同时熄灭“工作完成”指示灯。

完成输送滑撬过程后,本工位的滚床会等待或接受上一工位送来的滑撬。

3.2.1 2#工位转运车的操作方法如下:3.2.2 2.3.1.1~2.3.1.4各项设置检查完毕后,转运车即可开始工作。

3.2.3 首先保证空载转运车位于原始工位(即滑撬返回线上的电葫芦落下时能把空滑撬正好摆放到转运车上的位置),如转运车未在此工位,需用手动方式把转运车送到此工位,然后它就会重新正常工作。

3.2.4 转运车在原始工位接受空载滑撬后,操作者要按下“工作完成”按钮,此时如果工作正常(无故障),转运车会立即驶向1#工位。

3.2.5 转运车停靠在对齐1#工位轨道的位置后,如果1#工位准备好接收滑撬(无滑撬占位、滚床无故障、举升机上升到位),则转运车上的滚床会自动把滑撬送入1#工位,同时空载转运车继续在对齐1#工位轨道的位置,等待接受滑撬。

3.2.6 1#工位操作者把底盘装到空载滑撬上后,把举升机降到低位,然后按下“工作完成”按钮,这时1#工位的满载滑撬便会驶入转运车。

3.2.7 转运车接收了1#工位送入的满载滑撬后,自动驶向对齐3#工位轨道的位置。

3.2.8 转运车停靠在对齐3#工位轨道的位置后,如果3#工位准备好接收滑撬(无滑撬占位、夹具放开到位、滚床无故障),则转运车上的滚床会自动把滑撬送入3#工位。

3.3. 2#工位及滑撬返回线上的电葫芦的操作方法:3.3.1 空载电葫芦应存放在0#工位的待运工位(滑撬返回线上靠近0#工位的一端,下同),满载电葫芦应存放在2#工位的待运工位(滑撬返回线上靠近2#工位的一端,下同)。

如果操作者发现电葫芦未在这两个位置,或者电葫芦发生了故障,或者有明显错乱动作时,都需用手动方式使其先回到上述工位,再重新开始工作,这样电葫芦工作即可正常。

3.3.2 当满载电葫芦已存储在2#工位的2#工位的时,按下“接/送葫芦”按钮,满载电葫芦便开始运送滑撬。

3.3.3 当满载电葫芦水平运行至2#工位的空中工位并停留2秒后,会自动使滑撬下降到停在2#工位的原始工位处的转运车上,等待操作工卸下吊钩。

3.3.4 上述操作完毕后,再按下“接/送葫芦”按钮,空载电葫芦便会自动收回吊具。

3.3.5当吊具上升到2#工位的空中工位并停留2秒后,空载电葫芦自动开始驶向0#存储工位。

电葫芦在0#工位的操作过程,详见2.3.1.9“0#工位及滑撬返回线上的电葫芦的操作方法。

3.4 发泡室(含15#工位)的操作方法如下:3.4.1 按3.1.3—3.1.4各项,对15#工位和发泡室进行设置和检查。

在发泡室内无滑撬的情况下,前后门均应处于开启状态,若门的开、关状态不对,可用手动方式把门的状态调节正确。

这时发泡室已经处于准备接收滑撬的状态,如果13#工位有滑撬送出,发泡室会自动接受,使其占位。

3.4.2 当滑撬在发泡室处于占位状态后,发泡室前后门将自动关闭,以便操作人员在发泡室内工作。

当发泡室内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按下发泡室内的“工作完成”按钮,发泡室前后门应开启。

3.4.3当发泡室发出了“工作完成”指令并且前后门开启到位后,如果15#工位空载,那么发泡室的滚床会立即起动向15#工位的滚床传送滑撬。

3.4.4当撬传送结束后,发泡室前后门不会关闭,以便准备接受下一个来自13#工位的滑撬。

3.5 打磨室(14#工位)的操作方法:该室的操作方法与发泡室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

3.6 0#工位(位于涂装车间)及滑撬返回线上的电葫芦的操作方法:3.6.1 按3.1.3—3.1.4各项,设置和检查0#工位的工作状态。

3.6.2 0#工位的地面工位滚床的动作不需操作人员操作,只要0#工位的地面工位滚床无滑撬占位,涂装转运车就可以随时送来空载滑撬。

送空撬过程是自动完成的,空载滑撬从涂装线转运车移动到0#工位的地面工位占位。

操作人员调用返回线上的电葫芦时,电葫芦必须在0#工位的待运工位,这时按下“接/送葫芦”按钮,电葫芦就开始向0#工位的空中工位移动。

3.6.3当电葫芦移动至0#工位的空中工位并停留2秒后,电葫芦上的吊具将自动下降,以便让操作者吊挂0#工位的地面工位上的空载滑撬。

3.6.4 操作者把滑撬挂牢后,按下“接/送葫芦”按钮,吊具便自动升起,升到0#工位的空中工位并停留2秒后,电葫芦自动离开0#工位,驶向2#工位的待运工位。

4.现场手动方式这种方式属于现场操作方式的一种,由现场操作人员直接按动按钮就可以完成,它是一种最低层的操作,直接面向电机进行操作。

这种操作不受连动方式控制,也不受各种联锁信号和中控室的限制。

除电葫芦以外的每个电机都设有“现场手动操作”按钮,当现场自动方式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现场手动方式完成必须完成的工作。

注意:在进行现场手动操作前,必须把“暂停/恢复”开关扭向“暂停”一侧,以便停止该工位的现场自动方式的操作,否则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期的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