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力性状
1.育雏率(%) 即育雏期末成活雏禽数占入舍雏禽数的百分比。
2.育成禽成活率(%) 即育成期末存活育成禽数占育雏期未人雏舍禽数的百分比
3.母禽存活率(%) 即期末母禽的存栏数占入舍母禽数的百分比。
4.抗病力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内的不同品系对疾病或逆境的抵抗力。
二、繁殖力性状
1.受精率(%) 即受精蛋占入孵蛋的百分比。
2.孵化率它受种禽的饲养管理、种蛋保存条件、孵化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有两种表示方式:
一为受精蛋孵化率,即出雏数占受精蛋数的百分比。
一为人孵蛋孵化率,即出雏数占人孵蛋数的百分比。
三、产蛋性状
(一)产蛋量
1.计算自群体开产日龄算起,满1年计算的为年产蛋量,自出壳之日起到500日龄的为500日龄产蛋量。
2.产蛋率饲养日产蛋率(%)=统汁期内总产蛋数(个)/统计期内总饲养只日数x 100
3.影响产蛋量的生理因素
(1)开产日龄(即性成熟期)
(2)产蛋强度
(3)产蛋持久性
(4)就巢性
(5)冬休性
(二)蛋重
1.平均蛋重
2.总蛋重
(三)蛋品质
1.蛋形指数即蛋的纵径与横径之比来表示蛋的形状是否正常。
2.蛋壳强度指蛋壳耐压力的大小。
3.蛋壳厚度分别测其钝端、中部、锐端的厚度,求其平均值。
4.蛋的比重多采用盐水漂浮法来测定。
5.蛋壳的色泽用白、褐、粉、绿等来表示。
采精常用的方法为按摩法。
1.固定公鸡。
一般需2人协作才能完成。
2.集精人员用右手的食指与中指将采精杯夹住,杯口朝向手背。
3.右手五指自然分开,以掌面自腰背部向尾部按摩数次,公鸡尾羽上翘,泄殖腔外翻。
4.集精。
当看到泄殖腔外翻,集精人员左手顺势将其尾羽拨向背侧,用拇指和食指在泄殖腔上方两侧柔软部位轻轻挤压,乳白色的精液流出,右手将集精杯放在生殖器下缘,就可收集到精液,挤压应反复几次,直至无精液流出为止。
5.采精时应注意的事项
(1)采精前要停食,以防吃得过饱,采精时排粪,污染精液品质。
(2)采精人员应相对固定。
(3)每只公鸡最好使用一只集精杯。
(4)每只公鸡1-2d采1次精,且要l次采集成功。
(5)采精期间满足饲料中蛋白质水平。
(四)精液品质的评定
1.外观检查正常精液为乳白色,不透明液体。
2.射精量射精量的多少,依品种、年龄等生理状况。
3.精子密度要求每毫升精液的精子数在30亿个以上。
4.精子活力检查可在37℃条件下,用显微镜检查。
5.精液的pH 精液的pH一般为
6.2-
7.4,用pH试纸就可测出。
(五)输精前的准备
1.输精器具的准备输精器具有1mm的注射器,带胶头的玻璃吸管,移液管及固定注射器的输精架等。
2.精液稀释的方法和比例
(1)稀释前的检查检查精子活力、密度、PH等。
(2)输精器具的消毒先用肥皂水认真洗刷、再冲洗干净,烘干备用。
(六)精液的稀释
采精后,应尽快稀释,将稀释液沿装有精液的试管壁缓慢加人,并轻轻转动。
稀释液和精液温度应相近,以免影响精子活力。
常温保存时的稀释比例以1:1为宜。
(七)精液的保存
1.常温保存在18-20℃范围内,保存不超过1h用于输精,用生理盐水稀释比例1:1。
2.低温保存一般在稀释之后进行。
降低速度应缓慢,一般每分钟下降0.2-0.5℃。
(二)禽蛋的构造
禽蛋分为蛋黄、蛋白和蛋壳三部分。
1.蛋黄蛋黄表面有一白色小圆点,未受精的叫胚珠,受精的叫胚盘。
2.蛋白蛋白约占蛋重的56%。
蛋白分浓蛋白和稀蛋白。
3.蛋壳蛋壳是由1%水分、4%蛋白质和95%的无机盐(主要是碳酸钙)组成的多孔结构。
二、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及消毒
(一)种蛋的选择
1.种蛋选择的标准
(1)种蛋来源应来源于高产、健康的种禽群,受精率应在90%以上。
(2)蛋形要求孵化厂对种蛋要求很严格,过大、过小、过长、过圆的蛋均被剔除,蛋形指数要求(长径横径)为1.33-1.35为宜。
若外表不光滑,有梭角、皱皮等畸形蛋不能做种用。
(3)蛋壳质量钢皮、腰箍、沙皮、花皮、软皮蛋要剔除,破损蛋、裂纹蛋不可做种用。
(4)卫生状况被粪便等脏物污染的蛋不可做种用。
2.种蛋选择的方法和步骤有外观筛选法、听声法、照蛋透视法和剖视抽验法。
(1)收集种蛋时饲养员在鸡舍内进行第一次选择选择时,将破损、污染、过小、双黄蛋及畸形蛋等不合格种蛋剔除。
(2)种蛋送至蛋库内进行第二次选择选择时将第1次选择时漏选的不合格种蛋及搬运过程中破损蛋剔除,合格种蛋保存好备用。
(3)种蛋由种鸡场蛋库送至孵化场车间后进行第三次选择选择时除上两次漏选的不合格种蛋剔除外,主要剔除运输途中的破损蛋。
(二)种蛋的保存
1.种蛋的位置种蛋应大头向上。
2.种蛋保存的温度
保存期小于3d时,适宜温度为15-18℃;
保存期在3-7d时,适宜温度为12-15℃;
若保存期更长时,则以10-12℃保存为宜。
鸡胚发育的临界温度为23.9℃。
3.种蛋保存的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0%-80%。
4.种蛋保存的时间种蛋保存的最佳时间应小于3d,较适宜的时问为4-7d。
(三)种蛋的运输
1.包装标准
2.运输快速平稳
(4)根据出雏状况调节鸡的孵化期为20d零18h,鸭的孵化期为28d,鹅的孵化期为30.5-31d。
若提前出壳则孵化用温偏高,否则偏低,应据情况在下批孵化中适当调温。
(5)其他条件
(二)相对湿度
对湿度的要求是“两头高、中间低”。
如长期分批人孵,则相对湿度宜控制在60%-65%。
高海拔地区孵化机内的湿度应提高2%-3%。
出雏机内的相对湿度一般为70-75%。
(三)通风换气
1.通风换气量一般孵化器内每1000个胚蛋每分钟需新鲜空气0.14m3,出雏器需0.23m3。
2.通风换气与胚胎发育孵化器内空气越新鲜,越有利于胚胎正常发育,出雏率也越高。
(四)翻蛋
翻蛋可避免胚胎与壳膜粘连,有利于改变胚胎方位,促进羊膜运动。
要定时转动蛋的放置位置,特别是第一周更为重要。
一般为2h翻蛋1次,孵化到落盘后停止翻蛋。
(五)凉蛋
凉蛋的目的是排除孵化器内多余的热量,保持适宜的孵化温度。
凉蛋的方法是关闭电源,打开机门,将蛋架车拉至孵化室内。
凉蛋时间一般为30min,以蛋贴眼皮感到微凉(32℃)时即可。
四、胚胎发育及外部特征
(一)胚胎在种蛋形成过程中的发育
成熟的卵泡经过1-4次分裂后,产生16个细胞。
然后受精卵排出体外。
(二)孵化期中的胚胎发育
外胚层形成皮肤、羽毛、喙、爪、神经系统、眼、耳、口腔和泄殖腔的上皮;
内胚层形成消化道、呼吸道及其器官的上皮和内分泌腺体;
中胚层形成肌肉、生殖器官和排泄器官、胚胎期的结缔组织—间充质。
1.胚胎发育的外部形态变化
2.胎膜的形成及功能胎膜包括羊膜、浆膜、蛋黄囊和尿囊。
(1)羊膜与浆膜孵化第2天开始生出,羊膜腔增大充满透明的液体称羊水。
羊水起着缓冲震动,平衡压力等保护胚胎的作用。
羊膜能发生规律性的收缩,波动羊水,促进胚胎运动和防止胚胎与羊膜粘连。
(2)蛋黄囊孵化第2天开始出现,到第9天几乎覆盖整个蛋黄的表面。
孵化的前6天蛋黄囊承担为胚胎输送氧气的任务,蛋黄囊还是胚胎造血器官。
(3)尿囊位于羊膜和蛋黄囊之间,孵化第2天开始形成,在10-14d时包围整个蛋的内容物。
尿囊是胎儿的营养和排泄器官,也是胎儿的呼
吸器官。
五、孵化机的构造
(一)孵化机的构造
孵化机包括孵化器和出雏器两部分。
1.主体结构
(1)孵化机的外壳
(2)种蛋盘
(3)蛋架车和出雏车
2.控温、控湿、报警系统
(1)控温系统
(2)控湿系统
(3)报警系统
3.机械传动系统
(1)翻蛋系统
(2)均温装置
(3)通风换气系统
(二)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1.孵化室的准备
要求孵化室要经过清扫、冲洗、粉刷、喷淋,最后进行熏蒸消毒的过程。
消毒药品用福尔马林溶液和高锰酸钾晶体。
方法是:按孵化室每立方米容积用福尔马林30ml加高锰酸钾15g。
2.孵化器的准备
(1)检修孵化机首先做通电前检查及通电试验。
一切正常后,方判断超温报警系统正常。
(2)试温一切均正常后,试机运转2-3d。
(3)消毒一般同入孵种蛋一起进行。
也有的同卿化室、种蛋共同进行消毒。
3.孵化设备准备采暖设备通常有火墙、热风炉和暖气等方式。
通风设备、照蛋设备、连续注射器、煮沸消毒器、白搪瓷盘、试管刷、镊子、消毒药和电冰箱、发电设备、卫生用具。
4.制订工作日程计划表
六、孵化操作规程
(一)预热种蛋及上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