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中招历史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2018届中招历史适应性测试(二模)试题

郑州2018年初中中招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卷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局部) 铜版拓片沉船打捞文物A.城市的快速发展B.商品经济的繁荣C.对外交往的频繁D.市民文化的丰富2.对右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B.五口通商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C.民族工业的发展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D.英国对华贸易呈现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3.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洋务派在观察强大对手(西方列强)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这主要反映了....... ( )A.西方人普遍身体素质优于清朝国民B.洋务派未认识到西方国家强大的根源C.洋务派应注重改善国民的身体素质D.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毫无意义4.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罗家伦说:“自从受了‘五四’这个大刺激以后……无论是谁,都觉得从前的老法子不适用,不能不别开生面,去找新的,这种潮流布满于青年界。

”由此可以看出五四运动最直接的影响 ...............................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5.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塞维克》一文分析道:“如果豪绅资产阶级能够派许多兵占领重要城市,直接有高压政策,压住工人的革命行动,那么,他们决(绝)没有这许多兵,去驻满全国各乡各村。

”这一思想....................... ( )A.体现当时革命以城市为中心B.与“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吻合C.强调资产阶级力量非常强大D.表明革命应该由无产阶级领导6.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回答英国记者“如何理解自由民主的中国的概念”的提问时说:“它将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林肯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原则与罗斯福的四大自由,它将保证国家的独立、团结、统一及与各民主强国的合作。

”这一表述的主旨是( )A.肯定美国的民主制度B.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C.主张民主、和平建国D.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7.据《清代日记汇抄》记载:19世纪五六十年代“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外国)礼”,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

这反映了( )A.社会阶级分化的加剧B.物质生活的巨大变化C.近代社会习俗的变迁D.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8.《最寒冷的冬天: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记载道:“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

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

”这反映了......... ( )A.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越南战争中美国军队的战斗力下降C.抗美援朝战争后美中关系发生变化D.中国取得了与美国同等的国际地位9.杨继绳指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民”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在国旗上,围绕一颗大星的四颗小星中,代表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颗小星,实际上已经不存在了,只剩下代表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两颗小星。

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土地改革的完成C.三大改造的完成D.大跃进的推动10、《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①姓“社”不姓“资”②要求国有企业进行深化改革③促进对外开放④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1、中国学者以1950~2005年中美双边关系中的重要事件为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制成下图来呈现中美关系变化的特征。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 )A.两极格局时期中美关系始终处于对抗等级B.国际形势的变化是中美关系实现根本性突破的重要原因C.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关系呈现友好态势D.社会制度的不同是中美关系发展曲折的根本原因12、“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

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

材料反映了文艺复兴( )A.弘扬古希腊、古罗马文化B.宣扬新兴资产阶级思想C.提倡理性主义的进步思想D.摧毁封建教会的思想统治13、美国独立战争期间,路易十六援助美国并非他热爱民主起义,而是由于他畏惧且憎恨英国。

他帮助美国,支持自由事业,可这却成为压倒法国的最后一块巨石。

这反映了 ( )A.启蒙思想在法国深入人心B.法国大革命受美国独立战争的推动C.美国独立战争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序幕D.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发展14、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锐意改革。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予美国。

材料反映了明治维新 ................... ( )A.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强国B.向西方学习的领域广泛C.保留了一定的封建残余D.照抄西方模式,全盘西化15、“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是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人权宣言》B.《人民宪章》C.《共产党宣言》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6、“最后通牒:‘向帝国提出解释:自从发生6月28日的刺杀罪行以来,塞尔维亚高级官员在国内外谈话中,不顾自己所处的官方地位所发表的种种仇视帝国的毫无理由的言词。

至迟7月25日星期六晚上6时以前答复。

”文中的“帝国”指的是 ..... ( )A.沙皇俄国B.德意志帝国C.英国D.奥匈帝国17、中国代表团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就要不要签字问题展开了讨论,下面是部分谈话内容。

甲:北京政府并没有给我们明确的指示,叫我们自己决定签不签字。

乙:从心底里我不想签字,但是如果不签字会不会得罪威尔逊和乔治,到时候我们入不了即将成立的国际联盟,我们会不会错失融入国际社会的机会呢?丙:这不是签不签字的问题,这是关系我们还要不要国家尊严的问题!这次会议 ................................... ( )A.确定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B.实现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瓜分C.使法西斯国家侵略野心日益膨胀D.为争取战争胜利和对战后世界做出安排准备了条件1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罗斯福的提案,成立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

保护队在全美建立了1500个工作营地,吸收失业、待业青年,参加绿化造林、森林防火、水土保持、道路维修等多方面的劳动;保护队人员在工作营地住宿免费,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25美元必须寄回家中以补贴家人生活。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②维护了社会秩序③增加了就业机会④缓解了经济危机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9、近几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屡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

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 )A.国际政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B.“冷战思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D.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20、这部作品以女主角斯嘉丽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成功地再现了林肯领导的南北战争,以及美国南方地区截然不同于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

材料反映的是( )A.《威尼斯商人》B.《美国的悲剧》C.《乱世佳人》D.《战争与和平》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古埃及出士的纸草文献残片图2胡夫金字塔(记录了胡夫在位期间,官员梅勒和数十名水手日复一日地将石灰岩从尼罗河东岸运往修建金字塔的工地)图3国家典籍博物馆“北图6006甲骨”(刻有第13任商王“祖乙”的名字)图4据《史记》整理的商王世系表(部分)、图2中的文物古迹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2分)(2)图3、图4共同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从史学研究的角度看,哪一图片的史料更为可信?(2分)(3)综合上述探究,我们在运用史料学习或了解历史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1分)22、(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7—1889年,以容闳、詹天佑、严复等为代表的早期赴欧美留学生,开启了近现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1871—1875年,容闳带领120名幼童从上海出发赴美,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公费留学生。

1875年,洋务派又选拔了四批学生,分赴英、法、德等欧洲国家学习军事航海技术。

材料二1896—1918年的留日高潮:日本是我国自古以来的邻国,交际甚密,日本的成功现代化为中国带来极大的鼓励,又因经济因素的考虑,前往日本留学是极佳的选择。

这一时期有3—4万学生东渡,主要学习法政、军事、文科,他们关心政治,成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主力。

(1)根据材料一、二,用表格法比较两次留学活动的不同点。

(提示:可以从背景、去向、学习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任选两个角度)(4分)(2)用史实论证留学生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分)(3)综合上述探究,写出你汲取到的关于社会发展的一条经验。

(1分)23、(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前的小岗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1978年后的小岗村“吃不愁,穿不愁,腰里别着‘十块头’(当时面额最大的人民币面值十元),又娶媳妇又盖楼。

”材料二1979年6月25日,四川宁江机床厂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广告(注:四川宁江机床厂是我国在1978年10月选择的6户国营企业改革试点之一。

这则广告见报不到两个月,宁江机床厂已签订了1300多台机床的供货合同,相当于原来全年产量的两倍多。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前后小岗村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小岗村村民进行了怎样的制度创新?(3分)(2)从材料二中,你能看出当时我国对国有企业进行了怎样的改革?这一改革措施产生了什么作用?材料一所反映的制度创新与材料二中改革措施有何相同之处?(3分)(3)上述材料和探究,为我国当前的全面深化改革事业提供了什么借鉴或启示?(1分)2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