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任务1.3——可调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课型新课授课班级授课时数教学目标1.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种类、主要参数,以及典型应用电路2.会识别三端集成稳压器件的引脚,能安装与调试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教学重点1.三端集成稳压器件及其应用2.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调试与测量教学难点直流稳压电源的安装和调试学情分析教学效果教后记基础知识集成稳压电路㈠稳压电路概述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转换为平滑的直流电,但由于电网电压或负载的变动,使输出的平滑直流电也随之变动,因此,仍然不够稳定。
为适用于精密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等,有必要在整流、滤波后再加入稳压电路,以确保当电网电压发生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电压不受影响,这就是稳压的概念。
完成稳压作用的电路称为稳压电路或稳压器。
㈡集成稳压电路⒈固定输出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固定输出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有三个引出端,即接电源的输入端、接负载的输出端和公共接地端,其电路符号和外形如图1-18所示。
常用的固定输出式三端集成稳压器有CW78××和CW79××等两个系列,78系列为正电压输出,79系列为负电压输出,其电路如图1-19所示。
固定输出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型号由五个部分组成,其意义如下:C W XX L XX│ │ │ │ └────── 输出电压,如“06”表示输出电压为6V│ │ │ └─ 输出电流:L为0.1A,M为0.5A,无字母为1.5A│ │ └─ 产品序号:78为正电压输出,79为负电压输出│ └─ 稳压器└─ 国标图1-18 固定输出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实物展示:稳压二极管实物展示:三端集成稳压器图1-19 固定输出式集成稳压电路接线图⒉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实物展示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不仅输出电压可调节,而且稳压性能要优于固定式,被称为第二代三端集成稳压器。
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也有正电压输出和负电压输出两个系列:CW117× / CW217× / CW317×系列为正电压输出,CW137× / CW237× /CW337×系列为负电压输出,其外形和引脚排列如图1-20所示。
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型号也是由五个部分组成,其意义如下:C W X XX X│ │ │ │ └────── 输出电流:L为0.1A,M为0.5A,无字母为1.5A│ │ │ └─ 产品序号:17为正电压输出,37为负电压输出│ │ └─ 产品序号:1为军工,2为工业、半军工,3为一般民用│ └─ 稳压器└─ 国标图1-20 可调式三端集成稳压器外形和引脚排列图可调式集成稳压电路如图1-21所示。
图中电位器R P和电阻R1组成取样电阻分压器,接稳压电源的调整端(公共端)①脚,改变R P可调节输出电压U O的高低,。
可在1.25~37V围连续可调。
在输入端并联电容C1,旁路整流电路输出的高频干扰信号;电容C2可以消除R P上的纹波电压,使取样电压稳定;电容C3起消振作用。
图1-21 可调式集成稳压电路接线图工作步骤步骤一:电路制作与调试在单孔印制电路板上正确焊接如图l-22所示的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电路,结合演示讲解结合演示讲解,并开展实训完成电路安装与焊接的电路实物图如图1-23所示。
图l-22 可调集成稳压电源电路原理图图l-23 可调集成稳压电源实物图相关焊接工具和材料㈠电烙铁电烙铁可分为外热式和热式两种,如图1-24所示。
相关兴趣发展实物展示按电烙铁的功率来分类,通常有15W、20W、25W、35W、50W、75W和100W等。
一般焊接半导体及小型电子元件,应选用15W~25W的电烙铁;对于焊接较特殊的器件(如MOS电路),应选用热式20W~25W的电烙铁,且电烙铁的外壳要有良好接地;焊接大型元件或焊接面积较大场合,可选用40W的电烙铁;焊接金属底板、粗地线等热容量大的器件,则需用75W及以上的电烙铁。
图l-24 电烙铁新电烙铁使用前应将烙铁头锉干净,可按照工作需要锉成一定形状,如楔形、圆锥形、角锥形、斜面形、平顶形等。
待通电加热后,先上层松香,再挂一层锡,防止长时间加热因氧化而被“烧死”,不再“吃锡”。
长时间使用的电烙铁,不焊接时可将电源电压调低一些,避免烙铁头“烧死”。
各种烙铁架的外形如图1-25所示。
图1-25 各种烙铁架结合演示讲解实物展示㈡焊锡图1-26 焊锡和助焊剂㈢助焊剂焊接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助焊剂。
常用的助焊剂有松香、松香酒精溶液、焊油、焊锡膏等。
松香(见图1-26(b))和松香酒精溶液属中性焊剂,不腐蚀电路元件和影响电路板的绝缘性能,助焊效果好,因此使用较多。
为了去除焊点处的锈溃,确保焊点质量,有时也采用少量焊油或焊锡膏,因它们属于酸性助焊剂。
对金属有腐蚀作用;因此,焊接后一定要用酒精将焊点擦洗干净,以防损害印制电路板和元器件引线。
多媒体资源演示元器件成形、焊接工具、材料和手工焊接技术。
步骤二:电路的调试与测量完成电路的连接并经检查无误后,方能在输入端接通16V交流电源,进行调试与测量。
⑴万用表选择直流电压50V挡,黑表笔接地(直流电源负端),红表笔接LM317的3脚,将3脚的电位值记录于表1-5中。
实物展示观看视频结合演示讲解,并开展实训阅读材料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㈠稳压二极管及其特性稳压二极管是用特殊工艺制造的硅二极管,工作在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反向击穿区域,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27所示。
从图可见,当反向电压U较小时,其反向电流I z很小;但若反向电压U增加达到某一值(图中的A点)时,反向电流i z开始急剧增加,进入反向击穿区域;此时反向电压U 若有微小的增加(Δu z),就会引起反向电流I z的急剧增大(Δi z),即反向电流大围的变化(Δi z)而反向电压却几乎不变(Δu z)。
稳压二极管就是利用这一特性在电路中起稳压的作用。
图1-27 硅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硅稳压二极管的电路符号如图1-28所示,文字符号用“VZ”表示。
图1-28 硅稳压二极管图形符号课外阅读知识拓展㈡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和使用⒈稳定电压U z——是指稳压二极管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两端的反向击穿电压值。
⒉稳定电流I z——是指稳压二极管在稳定电压U z下的工作电流。
⒊最大耗散功率P zM——是指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U z与最大稳定电流I zM的乘积。
在使用中若超过P zM ,稳压管将被烧毁。
⒋温度系数——通常稳压值U z高于6V的稳压二极管是具有正温度系数,稳压值低于6V的稳压二极管是具有负温度系数,稳压值在6V左右的稳压管温度系数最小。
由于硅材料管的热稳定性比锗材料管好,所以一般采用硅材料制作稳压二极管。
㈢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⒈.电路结构图1-29 稳压二极管稳压电路基本的稳压电路如图1-29所示。
电路由稳压二极管VZ和电阻R组成。
稳压二极管V的作用是稳定输出电压U L ,使U L 限制在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压值U z 上;限流电阻R的作用是限制通过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流I z不超过最大的允许值,并使输出电压U L 趋向稳定。
⒉工作原理⑴当电网电压升高时,使u1、u2、整流和滤波电路的输出电压都随之升高,并引起稳压二极管V的两端电压U z增加,输出电压U L也增加。
根据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当反向电压U若有微小的增加(ΔU Z),就会引起反向电流I Z的急剧增大(ΔI Z);因此I Z显著增加,导致通过限流电阻R 的电流及其压降增大,从而使输出电压U L下降,保持稳定。
其过程可描述为:电网电压↑→u1↑→u2↑→电容C两端电压U C↑→输出电压U L↑→I Z↑→I↑→电阻R两端压降U R↑→输出电压U L↓。
⑵当负载电阻R L增大时,使输出电流I L减小,通过限流电阻R的电流及其压降都减小,并引起稳压二极管VZ的两端电压U Z增加,输出电压U L 也增加。
根据稳压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特性,反向电流I Z将迅速升高,即I Z 增大;若I Z的增加量与I L减小量近似相等时,则通过限流电阻R的电流I 及其压降U R都基本维持不变,从而使输出电压U L保持稳定。
其过程可描述为:负载电阻R L↑→I L↓→I↓→电阻R两端电压U R↓→输出电压U L↑→I Z↑→I↑→U R↑→输出电压U L↓。
⑶当电网电压下降或负载电阻R L减小变化时,其稳压过程与上述相反。
该电路由于稳压二极管与负载并联,所以称为并联型稳压电路(前面介绍的集成稳压电路由于集成三端器与负载串联,所以称为串联式稳压电路)。
其优点是采用元件比较少,电路结构比较简单,有一定的稳压效果;但输出电压不能任意调节,稳压性能较差,因此适用于要求不高的场合。
在实际使用中,若用一个稳压二极管的稳压值达不到要求时,可以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稳压二极管串联使用。
练习练习题填空14,15,16;选择15,16;判断7,8,9,10小结1.交流电经过整流、滤波后变为平滑的直流电,但由于电网电压的波动或负载的变化会使输出的直流电压随之变化而不够稳定。
需要在整流、滤波后再加入稳压电路以保证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
2.可采用单片式三端集成稳压器组成集成稳压电路。
三端集成稳压器有固定输出和可调输出、正电压输出和负电压输出之分。
练习题综合8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板实训报告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