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水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俊安泰国煤焦化工有限公司二零一五年三月说明本运行规程是在电力部颁布的《火力发电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1999》、《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GB6903-86》以及工业循环冷却水分析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工程建设、管理、维护检修的行业及国家标准,参考设备使用手册并结合本公司实际编写的。
因东联公司尚未提供随机资料、运行维护手册且系统尚未调试、运行,编写困难很大,操作规程还不具备定稿的条件。
需东联公司提供完整资料并运行稳定后定稿。
本规程存在的不当之处,敬请公司领导、工程技术人员指出,并请化水全体运行人员在实际运行中,发现与本规程不符者,及时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修改本规程,确保公司化水系统生产出符合工艺要求的水质,确保热力设备安全经济运行。
批准:审定:审核:编写:目录第一篇化学水处理运行规程 (1)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水处理工艺流程 (1)第二节系统启动前的检查工作 (1)第二章斜管沉淀池 (3)第一节斜管沉淀池概况 (3)第二节斜管沉淀池运行 (4)第三节混凝剂加药系统的运行 (6)第三章双流过滤器 (11)第一节概述 (11)第二节双流过滤器设备规范 (11)第三节双流过滤器运行 (12)第四节加压泵的运行 (14)第五节二氧化氯装置 (16)第六节SDI的测试 (20)第四章自清洗过滤器 (21)第一节自清洗过滤器的工作原理 (21)第二节自清洗过滤器规范 (22)第三节自清洗过滤器的运行 (22)第五章超滤 (24)第一节超滤简介 (24)第二节超滤设备规范 (24)第三节超滤的运行 (25)第四节超滤的维护保养 (29)第六章反渗透系统 (32)第一节简述 (32)第二节反渗透系统技术规范 (33)第三节反渗透运行 (34)第四节反渗透装置的维护保养 (37)第七章EDI (43)第一节EDI的结构及原理 (43)第二节设备技术规范 (44)第三节运行 (45)第四节EDI运行维护保养 (47)第五节制水设备的停运 (52)第八章转动设备的运行及维护 (53)第一节转动设备的启动 (53)第二节转动设备运行中的注意事项 (53)第三节水泵的故障处理 (54)第二篇化学监督规程 (54)第一章水汽监督规程 (56)第一节概述 (56)第二节锅炉设备的化学监督 (59)第三节炉内磷酸盐处理 (61)第四节汽机系统的化学监督 (62)第五节水汽品质恶化处理 (64)第二章水、汽试验方法 (71)第一节概述 (71)第二节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 (73)第三节工业盐酸、烧碱的质量检验 (74)第四节硬度的测定(EDTA滴定法) (75)第五节酸度的测定(容量法) (76)第六节碱度的测定(容量法) (76)第七节游离二氧化碳的测定(直接法) (78)第八节溶解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比色法) (78)第九节氯化物的测定(硝酸银容量法) (80)第十节钠的测定(DWS-51钠度计) (81)第十一节电导率的测定 (84)第十二节PH值的测定(PH电极法) (86)第十三节微量硅的测定(HD-2021型硅酸根测定仪) (87)第十四节活性硅的测定 (91)第十五节聚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比色法) (92)第十六节余氯测定──邻联甲苯胺比色法 (92)第十七节亚铁的测定(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 (93)第十八节钙的测定(EDTA滴定法) (94)第十九节浊度的测定---目视比色法 (95)第二十节总磷的测定 (96)第二十一节COD的测定(重铬酸钾法) (97)第二十二节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99)第二十三节铝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00)第二十四节硫酸盐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102)第二十五节铁的测定 (102)第二十六节磷酸盐的测定(磷钼蓝比色法) (103)第二十七节亚硝酸盐的测定 (104)第二十八节硝酸盐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 (105)第二十九节铜的测定(新铜试剂比色法) (106)第三十节化学耗氧量的测定(高锰酸钾法) (107)第三十一节磷酸盐的测定 (108)第三十二节氨的测定 (110)第三十三节联胺的测定(容量法) (111)第三章油品试验方法 (112)第一节取样容器及其要求 (112)第二节油品颜色的测定 (114)第三节油品透明度测定法 (115)第四节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 (115)第五节闪点(开口杯法) (116)第六节倾点测定法 (117)第七节凝点测定法 (118)第八节破乳化时间测定法(搅拌法) (119)第九节粘度测定法(运动粘度法) (119)第十节液相锈蚀测定法 (120)第十一节绝缘强度测定法 (120)第十二节酸值测定法(碱性蓝6B法) (120)第十三节水分、微水分的测定 (121)第一篇化学水处理运行规程第一章概述本套水处理系统主要由江苏东联公司提供设备并安装。
水源采用东方水公司的水库水、公司厂区收集的雨水和自来水。
原水经原水预处理系统净化后储存在两座各1500 m3清水池,经工业水泵送到厂区工业管网。
工业水经化水深度处理后用作中压余热回收锅炉补给水。
可提供工业水300 m3/h,除盐水产量2*12m3/h。
第一节水处理工艺流程水处理工艺流程简图如下:水库水斜管沉淀池集水池加压水泵双流过滤器清水池工业水泵原水箱原水泵自清洗过滤器保安过滤器超滤超滤水箱超滤水泵5μ保安过滤器高压泵RO 中间水箱中间水泵1μ保安过滤器EDI 除盐水箱除盐水泵主厂房第二节系统启动前的检查工作系统启动前的检查内容:1、所有检修工作票终结,临时安全措施已拆除,常设安全措施已恢复。
2、现场杂物清除干净,各通道畅通,照明良好,栏杆楼梯齐全牢固,各沟道畅通,盖板齐全。
3、管道、池、罐、设备防腐完好,内部已清扫干净,无余留物,各人孔门检查后封闭。
4、机械、电气设备地脚螺栓齐全牢固,防护罩完整,联接件及紧固件完整、牢固。
5、泵、空压机、搅拌器等转动设备状态良好,转动无卡涩,油位正常,油质良好,油镜清晰完好。
6、阀门完好、开关灵活,处关闭状态;安全阀已经专业经验合格。
7、电机绝缘合格,接地线良好,接线盒密闭完好。
8、工业水系统已具备供水条件。
9、电气、热工表计齐全、设备完好。
值长联系有关专业人员确认电气、热控系统检查无误投入热备用。
10、初次启动前测量所有箱灌直径、高度(长度)、计算截面积、体积。
11、初次启动前,要对全部计量泵进行计量校核,计算核对添加药量是否达到生产要求。
12、初次启动,要对全部流量计、电导仪、液位计、PH计、浊度仪等进行校正。
第二章斜管沉淀池第一节斜管沉淀池概况一、斜管沉淀池概况我厂斜管沉淀池的斜管是利用蜂窝填料形成平行管。
水处理车间共二座斜管沉淀池。
单座产水量300 m3/h。
出水浊度:≤20mg/L,短时不超过50mg/L。
斜管沉淀池设备包括:管道混合器、絮凝池、配水墙、沉淀池、集水槽、排泥管及取样管、流量计、水位计、浊度仪等辅助设备。
三、沉淀池净化水的流程水库来水分两股分别流经流量计(待装)和管道混合器后进入两座斜管沉淀池。
加药装置将药剂(混凝剂)加入管道混合器的投药口,水与混凝剂在管道混合器内瞬时混合。
进水与混凝剂进入絮凝区充分反应后,水中杂质与混凝剂逐渐形成絮凝状态,宏观表现为矾花形成。
经絮凝后的水进入配水区,然后穿过配水墙进入斜管沉淀区(池),矾花在此得到充分的沉淀,上清夜进入集水槽,通过集水槽汇入中间集水池。
第二节斜管沉淀池运行一、运行前的检查准备工作1、斜管沉淀池已清理干净,现场清除干净。
各通道畅通,照明充足,爬梯、平台、护栏齐全牢固,各沟道畅通,盖板齐全;2、工业水已正常供水,供水管道管件、阀门完好;3、混凝剂加药设备完好,计量泵油位正常、油质良好,计量泵处热备用状态;混凝剂已配制充足备用;4、电气、热控设备、表计齐全完好并处热备用状态。
5、系统内的所有管道、管件、阀门连接完整,状态正常;6、原水供水系统已具备向沉淀池供水条件。
二、斜管沉淀池的运行缓缓打开沉淀池上水阀,调节水的流量至300 m3/h。
启动絮凝剂加药泵,调节流量至试验确定的含量。
观察水中矾花形成情况,观察产水澄清情况,观察中间集水池水位。
根据原水浊度,确定排泥间隔时间,及时排泥。
1、运行指标检测为了掌握沉淀池各部位的水质情况,应按下表规定的项目和时间进行取样化验。
2、沉淀池积泥冲洗斜管沉淀池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在池壁和斜管顶部将产生积泥,对管顶积泥采用压力水冲洗,严重时应人工清洗,每月5日白班冲洗#1沉淀池,每月15日白班冲洗#2沉淀池。
3、沉淀池排泥根据源水浑浊度大小,定期进行斜管沉淀池排泥,防止排泥斗积泥板结和排泥管堵塞斜管沉淀池排泥应逐个排泥斗进行,防止排泥不畅而影响排泥效果。
排泥周期和时间要求按下表规定执行。
4、水质劣化处理方法5、沉淀池维护1)平台上设有自来水管,并备有一定长度的消防水管,应定期对设备沉淀区斜管进行冲洗,防止斜管粘泥过多而影响沉淀效果及斜管的使用寿命。
2、设备应按正常负荷运行,当设备超负荷运行时,会影响出水水质。
应保证设备在额定范围内运行。
3)当沉淀区斜管使用年限过长而影响沉淀效果时,应及时按原定型规格更新处理,以保证斜管沉淀池的长期正常运转。
4)沉淀池停运时必须排泥,停运3天以上则必须冲洗积泥后排泥。
第三节混凝剂加药系统的运行一、混凝剂作用机理(一)混凝机理1、压缩双电层:胶团双电层的构造决定了在胶粒表面处反离子的浓度最大,随着胶粒表面向外的距离越大则反离子浓度越低,最终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相等。
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增高,则扩散层的厚度减小。
当两个胶粒互相接近时,由于扩散层厚度减小,ξ电位降低,因此它们互相排斥的力就减小了,也就是溶液中离子浓度高的胶间斥力比离子浓度低的要小。
胶粒间的吸力不受水相组成的影响,但由于扩散层减薄,它们相撞时的距离就减小了,这样相互间的吸力就大了。
可见其排斥与吸引的合力由斥力为主变成以吸力为主(排斥势能消失了),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这个机理能较好地解释港湾处的沉积现象,因淡水进入海水时,盐类增加,离子浓度增高,淡水挟带胶粒的稳定性降低,所以在港湾处粘土和其它胶体颗粒易沉积。
根据这个机理,当溶液中外加电解质超过发生凝聚的临界凝聚浓度很多时,也不会有更多超额的反离子进入扩散层,不可能出现胶粒改变符号而使胶粒重新稳定的情况。
这样的机理是藉单纯静电现象来说明电解质对胶粒脱稳的作用,但它没有考虑脱稳过程中其它性质的作用(如吸附),因此不能解释复杂的其它一些脱稳现象,例如三价铝盐与铁盐作混凝剂投量过多,凝聚效果反而下降,甚至重新稳定;又如与胶粒带同电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有机物可能有好的凝聚效果:等电状态应有最好的凝聚效果,但往往在生产实践中ξ电位大于零时混凝效果却最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