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蒙古科技大学炉外精炼论文

内蒙古科技大学炉外精炼论文

炉外精炼论文题目LF精炼过程钢中硫、磷、氮、氧含量控制及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研究姓名学号班级冶金四班LF精炼过程钢中硫、磷、氮、氧含量控制及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研究摘要:将转炉、平炉或电炉中初炼过的钢液移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精炼的炼钢过程,也叫“二次炼钢”。

炼钢过程因此分为初炼和精炼两步进行。

初炼:炉料在氧化性气氛的炉内进行熔化、脱磷、脱碳和主合金化。

精炼:将初炼的钢液在真空、惰性气体或还原性气氛的容器中进行脱气、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和进行成分微调等。

这样将炼钢分两步进行,可提高钢的质量,缩短冶炼时间,简化工艺过程并降低生产成本,主要介绍转炉钢水过LF精炼时,钢水中硫、磷、氮、氧含量的控制以及非金属夹杂物的行为研究。

进而通过对工艺的优化和精炼炉的精炼效果,提高钢水纯净度。

完善,在生产中提高LF关键词:LF精炼;脱硫;脱磷;氮、氧含量;非金属夹杂物1引言:钢材的质量及性能是根据需要而确定的,不同的需要,要有不同的元素含量。

硫;是钢中的有害杂物,含硫较高的钢在高温进行压力加工时,容易脆裂,通常叫做热脆性。

磷;能使钢的可塑性及韧性明显下降,特别的在低温下更为严重,这种现象叫做冷脆性。

通常情况下,氮被视为钢中的有害元素,而氧元素主要以氧化物系非金属夹杂物的形式存在于钢中。

减少LF炉精炼工艺过程钢液增氧、去除钢中氢含量是生产优质钢的关键环节。

此外,控制钢中夹杂物是提高钢材使用性能的有效途径。

2转炉LF精炼脱硫与脱磷122.1脱硫2.11脱硫方法硫是钢中的长存元素之一,它会使大多数钢种的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变坏,因此除了少数易切削钢种外,它是需要在冶炼中脱除的有害元素。

硫在钢中以[FeS]形式存在,常以[S]表示。

钢中含锰高时,还会有一定的[MnS]存在。

目前炼钢生产中能有效脱除钢中硫的方法有碱性氧化渣脱硫、碱性还原渣脱硫和钢中元素脱硫三种。

2.1.2脱硫影响因素脱硫影响因素与碱性氧化渣脱硫不同,LF 碱性还原渣脱硫反应方程式为:[FeS]+(CaO)=(CaS)+(FeO)(1)[MnS]+(CaO)=(CaS)+(MnO)(2)由于钢中的[S]大部分以[FeS]形式存在,因此脱硫反应主要以式(1)为主。

从式中可以发现,影响脱硫的主要因数有:①炉渣中(CaO)的含量,即碱度高低的影响;②炉渣中(FeO)含量;③该反应是渣钢界面反应,炉渣流动性影响;④渣量的影响等。

具体如下:①由脱硫的反应式可见,渣中含有(CaO)是脱硫的首要条件,由于酸性渣中的(CaO)全部被(SiO2)所结合而无脱硫能力,所以脱硫要在碱性渣下才能进行。

随着碱度的增大,渣中自由的(CaO)含量增多,炉渣的脱硫能力增大。

但碱度过高会引起炉渣的黏度增大,恶化双相反应的动力学条件而不利于脱硫反应的进行。

生产经验表明,炉渣碱度2.5-3.5时,脱硫效果最好。

炉渣碱度与硫的分配系数Ls 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②渣中(FeO)的含量。

在LF 精炼造渣过程中,随着扩散脱氧的进行,渣中(FeO)的含量逐渐降低。

从脱硫反应式(1)中可以看出,渣中氧化铁(FeO)含量的降低有利于脱硫反应向右进行。

在还原气氛下,只要保持炉渣具有较高的碱度脱硫效果就极为显著,这表明了脱硫与脱氧的一致性。

因此在冶炼过程中,脱氧越完全,对脱硫也越有利。

同时炉渣中(FeO)+(MnO)含量%与硫的分配系数有以下关系,(FeO)+(MnO)含量%越高,硫的分配系数越低(参见图2)。

③由于该反应是渣钢界面反应,只有保持流动性良好的炉渣,保证钢渣界面传递畅通无阻,才能使得反应向脱硫方向进行。

因此在精炼过程中必须保持全程良好的炉渣流动性。

④在保证炉渣碱度的条件下,适当加大渣量可以稀释渣中脱硫产物(CaO)的浓度,对去硫有利;但渣量过大时会使渣层变厚,脱硫反应不活泼,钢液中的硫并不随渣量的增加而按比例下降。

一般渣量控制在3%-5%较为合理。

2.2脱磷2.2.1磷元素转化趋势分析炼钢过程中,钢水中磷进入炉渣有两种方式,即氧化脱磷和还原脱磷,如图1所示.当体系氧势高于某一临界值,磷元素以P5+形式进入炉渣(氧化脱磷),并且氧势越高,进入炉渣的磷元素越多,氧势减小,渣中磷将返回钢中(回磷);当体系氧势等于这一临界值时,氧化脱磷和还原脱磷的趋势相同;当体系氧势低于临界值,磷元素将主要以P3-形式进入炉渣(还原脱磷),并且体系氧势越低该过程越易进行.考虑到碱性渣中主要的阳离子是Ca2+,若发生氧化脱磷,则脱磷产物为3CaO·P2O5或4CaO·P2O5,若发生还原脱磷,则脱磷产物为Ca3P2。

342.2.2LF 精炼过程还原脱硫的可能性分析LF 精炼是对钢水脱氧后开始的.宝钢EAF 出钢过程进行脱氧,BOF 是在RH 内脱氧合金化,所以钢水进入LF 工位时,钢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已经于3·0×10-5,在LF 精炼过程中向渣内加入扩散脱氧剂,使渣中氧和钢中氧迅速下降,致使LF 精炼后期,钢水中溶[w(O)/%]已经小于1·0×0-3,渣中FeO 质量分数为0·1~0·5%,当采用钡系脱氧剂时,钢中氧[w(O)/%]可达到2·0×10-4~3·0×10-4,渣中FeO 质量分数小于0·04%.LF 精炼终点典型炉渣化学成分见表3.经试验研究,在LF 内热力学上具备了还原脱磷的条件。

另外,LF 精炼过程具有较高的温度,采用还原脱磷优于氧化脱磷.在较高温度下,采用铝钙合金,可以避免钙的过分气化损失.LF 炉内衬采用镁质耐火材料,使还原脱磷剂对炉衬的侵蚀减小到最低.所以,在LF 精炼过程中进行还原脱磷是可行的,并可同时降低钢中硫含量。

3LF 精炼过程中氮、氧元素含量的控制研究3.1钢中氮氧含量在各个工序中的变化3.1.1钢中氮含量在各个工序中的变化图1列出各工序钢中氮含量的变化情况,其中20号、45号钢在出钢、LF 炉精炼和浇注过程氮含量有所增加,而普通船板钢氮含量略有增加。

3.1.2钢中氧含量在各个工序中的变化由图3中看出45号、20号、普通船板钢3个钢种经过转炉出钢到形成铸坯的整个过程,钢中全氧含量逐步下降,且LF炉精炼过程对减少钢中全氧含量(即夹杂物含量)的作用十分显著,LF炉精炼成为脱氧控制的关键环节。

上述3个钢种酸溶铝含量均小于0.005%,钢的脱氧由「Si〕控制。

LF炉精炼通过造渣、吹氛制度控制钢的脱氧水平。

在钢水浇注到中间罐、结晶器的过程,钢中「O]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即夹杂物上浮脱离钢水。

从LF炉搬出到浇注到中间罐、结晶器内,随温度下降,钢水中溶解的氧析出,在中间罐、结晶器内与钢中的脱氧元素结合形成夹杂物上浮去除。

在洁净钢的生产中,控制好LF炉搬出钢水温度和中间罐内钢水温度,在中间罐、结晶器内创造有利于夹杂物上浮的条件,提高钢水的洁净度。

3.2LF精炼过程减少钢水增氮、降低钢中全氧含量3.2.1LF精炼过程减少钢水增氮LF炉实施泡沫渣工艺可以减少精炼过程钢水增氮。

在高强船板钢上做了巧炉泡沫渣试验。

每炉试验在电极加热期间加人两批发泡剂,间隔7min。

在钢水搬人LF炉和搬出LF炉时取钢样,分析钢中氮、氧、酸溶铝含量。

钢水增氮量为(1一13)x10-6,平均增氮5.27 x10-6。

未采用泡沫渣工艺时钢水增氮0一20x10-6,平均增氮6.43x10-6。

对严格控制5钢中氮含量的钢种应根据加热和精炼时间的长短加人3--4批发泡剂,精炼中间不加铝。

生产低氮含量钢应在LF精炼后期喂线加铝、钦;需要真空处理的钢种,应在真空下通过合金加人装置在破真空前Smin加人铝、钦。

3.2.2降低钢中全氧含量实施炉外精炼以后,转炉出钢后的钢水罐内脱氧操作对钢水净化作用大大减弱,LF 炉精炼操作显著地改善了钢水的洁净度。

根据钢种的不同,在LF炉内造碱度不同的顶渣,即使碱度在1.0--1.5的情况下,Si含量也提高了脱氧能力,钢水中全氧含量明显降低,见4表4.1实验探究H13钢是热作模具钢中应用最广泛的钢种之一,夹杂物对其性能有严重危害结合某钢厂生产实际情况,以现场取样为基础,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系统地研究了LF-VD精炼过程中的夹杂物,计算和分析了H13钢冶炼过程中生成AL2O3、Mg0.A1203类夹杂物的热力学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钢液经LF精炼,VD处理后,钢中夹杂物的数量和面积明显减少,但随着炉渣中A1203活度的增大,炉渣吸附A1203类夹杂物的能力减弱,去除A120夹杂物的速度减慢;夹杂物在LF精炼前主要以A120-3、FeS、Mg0.A1203类夹杂为主,LF精炼结束后为A1203、-FeS、Ca0.A1203类夹杂,VD处理后为A1203类夹杂。

4.2典型夹杂物形貌65结论5.1通过以下控制,转炉LF精炼可以得到极低硫钢:1)炉渣碱度控制在2.5~3.5;2)炉渣中(FeO)+(MnO)≤0.5%;3)良好的炉渣流动性;4)炉渣渣量控制在80mm内;5)保证充足的通电时间和吹氩时间5.2LF精炼条件下对钢水还原脱磷是可行的.但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钢种对氮含量没有特殊要求;2)在满足钢种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炉内温度;3)须采用沉淀脱氧与扩散脱氧相结合的脱氧方法降低钢中溶解氧[O]和渣中(FeO)活度,降低渣钢界面氧势;4)要求一定的吹氩量,赶净体系内的空气,保证体系氧势足够小;5)还原脱氧剂加入到钢水内部。

5.3确定控制钢中氮、氧含量的关键技术:71)采用LF炉精炼渣洗和明〕炉真空渣洗生产洁净钢,根据钢种的质量要求和液相线温度,选用不同碱度的渣系进行渣洗。

真空渣洗后补加铝、钦等成分应在破真空前实施。

2)生产洁净钢时应严格控制I_F(或VD)搬出钢水温度及中间罐钢水温度。

3)LF炉采用泡沫渣工艺、强化连铸保护浇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钢中的氮含量。

连铸长水口采用新型密封垫非常有效,浇注过程钢水增氮量在8X10-6以下。

5.4随着脱氧剂的加入,炉渣成分在LF精炼前、LF精炼结束后,VD处理后发生了变化,渣中A1203的活度分别变为0.01966,0.02299,0.034580随着炉渣中Al_03活度的增大,炉渣吸附Al_03类夹杂物能力减弱,钢中A1203夹杂物的去除速度减慢。

钢液在LF精炼前卞要以Al203,FeS,Mg0.A1203类夹杂为主;LF精炼结束后以A1203和FeS类夹杂为卞,还有少量的Ca0.A1203类复合夹杂物;VD处理后以A1203类夹杂为主。

随着精炼的进行,夹杂物数量和面积逐渐减少,并由不规则形状变为规则形状。

在铝脱氧钢的Ca0-Si0-A1203-Mg0四元渣系中,钢中[A1]含量分别为1.2,5.02,31.9ppm,当[Mg]含量分别在0.6726.05,1.739766.735,5.568232ppm会形成Mg0.Al2O3;当[Mg]含量分别小于0.67,1.7397, 5.568ppm时,Mg0.Al203则会分解形成A12O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