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国内法规

第三章国内法规


一、领海与毗连区
1.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陆地领土包括中华人民共 和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 内的附属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一切属于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岛屿 。
内水: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
一、领海与毗连区
2.领海宽度与领海基线 领海宽度从领海
船舶管理
2014年版本
第三章 船舶管理国内法规
从海上人命与财产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角度 出发,各缔约国承担义务实施公约及其附则的各 项规定,承担义务颁发一切必要的法律、法规、 命令和规则,并采取一切必要的其他措施,使公 约得以充分和完全实施。
第一节 领海及毗连区法
为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领海的主权和对毗 连区的管制权,维护国家安全和海洋权益,1992 年2月25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4 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 就我国领海的宽度、领海基线确定及国家在领海 内的主权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 (4)航空器
二、国家主权
2.毗连区管制 (1)管辖权
为防止和惩处在陆地、内水或领海内违法法 律、法规的行为(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
(2)紧追权 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终止。
二、海上交通安全法
《海上交通安全法》于1984年1月1日起实施。
它是我国有关海上交通安全管理的第一部法 律,也是海事主管机关对海上交通安全实施行政 管理的基本法律依据,是调整和制约各种海上交 通行为和相互关系的准则。《海上交通安全法》 共有12章53条。有关内容包括:
我国在船舶对环境污染的保护和管理方面制定的综合性或者 专门性法律及行政法规主要有:
1、1989年1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1982.8.23通过,1999.12.25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
境保护法》 3、2000.4.29《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4、2009.9.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
⑥中国政府有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和制止对领海的 非无害通过。
⑦外国船舶违反中国法律、法规的,由中国有关机关依法处 理。
⑧为维护航行安全和其他特殊需要,依照规定的分道通行制 航行。
二、国家主权 • 1. 关于无害通过的规定
• (2)军用船舶

受管制,进入中国领海须经批准。
• (3)科学研究与海洋作业
例》 5、交通部2010年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
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二、海洋环境保护法
• 1.适用范围 • 2.主管机关 • 3.防治船舶及有关作业活动对海洋环境的污
染损害 • 4.法律责任
二、海洋环境保护法
• 目的
– 保护和改善海会的可 持续发展。
示旗帜。
③外国船舶通过中国领海,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
规,不得损害中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
二、国家主权
1. 关于无害通过的规定
④外国船舶通过中国领海,必须遵守中国法律、法规,不得 损害中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
⑤外国核动力船舶和载运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物质的船舶 通过中国领海,必须持有有关证件,并采取特别预防措施。
二、海洋环境保护法
• 义务 –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海洋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 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海洋环境监督 管理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检举。
6.危险货物运输
必须具备安全可靠的设备和条件,遵守规定。办 理申报手续,经批准方可进出港口或装卸。
7.海难救助 8.交通事故的调查处理 9.法律责任
第三节、环境保护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环境保护法规:是调整因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 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的总 称
第三节、环境保护法规
二、海上交通安全法
1.适用范围:
(1)适用水域:《海上交通安全法》适用的水 域是我国的沿海水域.“沿海水域”是指我国沿海 的港口、内水和领海以及国家管辖的一切其他海 域。
(2)适用对象:在沿海水域航行、停泊和作业 的一切船舶\设施和人员以及船舶;设施所有人和 经营人。
“船舶”是指各类排水或非排水船、筏、水 上飞机、潜水器和移动式平台.“设施”是指水上 水下各种固定或浮动建筑、装置和固定平台。
一、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从法律性质的角度:涉及船舶防污染管理的法规主要 分为
法律(人大) 行政法规(国务院) 规章(交通部) 地方性安全管理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从污染物来源的角度出发:海岸工程、陆源污染、海 洋石油工程对海洋环境的污染管理,不属船舶管理的范畴
第三节、环境保护法规
一、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 适用范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 大陆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 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者在沿海陆域 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单位和个人。
–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造成中华人民共和 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 1. 防止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反其海关、财政、移 民或卫生的法律和规章;
• 2. 惩治在其领土或领海内违犯上述法律和规章的 行为。
二、国家主权
1. 关于无害通过的规定 中国对领海的主权及于领海上空、领海的海
床和底土。 (1)非军用船舶
①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依法无害通过中国领海的
权利。
②外国潜水艇和其他潜水器,必须在海面航行,展
基线量起12海里。
一、领海与毗连区
领海基线采 用直线基线法划 定,由各相邻基 点之间的直线连 线组成。
领海基线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公布。
一、领海与毗连区
3.毗连区
以领海为外邻接领海一带的海域,宽度为12 海里。
毗连区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得超过 24海里。
二、国家主权
• 我国有权在毗连区内行使下列事项所必要的管制:
二、海上交通安全法
2.主管机关:海事局,渔政港监 3.船舶和人员
须具有国籍证书,船舶登记证书,船舶执 照,配备足够合格船员等
二、海上交通安全法
4.航行、停泊和作业 (1)进出港 接受检查,办理签证,遵守规定 (2)外国籍船舶
须获得批准,特殊情况除外 5.安全保障
海事局统一发布航行警告和航行通告
二、海上交通安全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