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专篇审查内容

安全专篇审查内容


其它火灾的防治措施及装备

1
防止地面明火引发井下火灾的措施,矸石山、炉灰场、坑木场位置、井口房防火,消防材料库、井口防火门等
2
防止地面雷电波及井下

井下消防洒水系统


井下防火构筑物
井下防火门硐室、消防材料库、防火墙

火灾检测及防灭火装备

第六章矿井防治水
第一节矿井水文安全条件分析

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一)
水文地质资料

1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及变化规律
2
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的导水性
3
主要含水层水位标高和单位涌水量等参数特性及主要隔水层分布
4
灰岩含水层特性
5
第四系含水层、隔水层特征,补给来源和与地表水的联系
(二)
矿井正常涌水量及最大涌水量

(三)
地表水体

(四)
小窑及老空积水

1
小窑边界和积水量
2
第三节防爆措施

防爆措施

防止煤尘瓦斯爆炸的措施。对井巷中积聚的煤尘采取的防爆措施。采取那些防止浮游煤尘发生爆炸和防止沉积煤尘再次飞扬起来参与爆炸的防爆和综合防爆措施。消灭引燃煤尘的火源的措施。

井下电气设备及保护的选择,井下电气设备和测量仪器仪表检修搬迁、操作等要求。


撒布岩粉
详见《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相关章节
3)
在有瓦斯抽放系统的矿井开采保护层时应同时抽放被保护层瓦斯
4)
保护层的有效保护范围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5)
保护层的回采工作面与被保护层的掘进工作面超前距离的确定
6)
突出煤层中防止在应力集中的范围内布置采掘工作面
7)
开采保护层,一般不留煤柱,留煤柱应采取的措施
8)
在突出煤层或瓦斯突出区域掘进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和局部风机选择
老空(火烧区)边界和积水量

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

1
水患类型
2
主要含水层富水性和突水点水量的预计

矿井水文安全条件评价

1
对水文地质基础资料来源及可靠性评价
2
水文地质勘探程度及存在问题
第二节矿井防治水措施

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

1
矿井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
2
采掘工程所采取的防治水措施

防水安全煤(岩)柱留设


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地面运输方式,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地面生产系统
主副井生产系统、矸石系统、辅助设施等,

工业场地布置特征、防洪排涝、地面建筑及煤柱。

供电及通讯
供电电源、电压、电力负荷、送变电方式、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安全监控与计算机管理、通讯信号等。


给水、排水
矿井水源、给水量、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井上下消防洒水系统。
(三)
瓦斯抽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抽放瓦斯的必要性
2
抽放瓦斯的可能性
3
抽放瓦斯效果预计

抽放瓦斯方法
(一)
矿井瓦斯来源分析
(二)
抽放瓦斯方法

1
选择抽放方法的原则
2
瓦斯抽放方法
3
抽放巷道选择
4
钻场布置、钻孔参数确定
5
封孔方式、材料及工艺
6
设备选型及主要检测仪表

抽放管路系统及抽放设备选型


抽放瓦斯站

第三节隔爆措施
详见《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相关章节
第四节开采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煤层防突措施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的可能性分析

详见《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相关章节

矿井设计中防突措施
1
叙述突出基础资料来源及可靠性评价
2
叙述确定为突出煤层的依据、所采用的预测方法和各项指标值,说明矿井各煤层的特征。

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矿井设计概况

工程性质

井田开拓开采
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及主要设备等。


提升、排水和压缩空气设备
装有提升设备的井筒特征、各水平标高,主提升设备、辅助提升设备。矿井主排水设备。矿井设计压缩空气总量、空气压缩机设备及压气管路等。

3
叙述开拓方式、煤层开采顺序、采煤方法、采区巷道布置和回采工作面布置参数;矿井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方面是否符合有关防突规定。


防突措施
(一)
开采保护层

叙述开采保护层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1
保护层的确定
2
保护层作用有效范围的圈定
3
叙述开采保护层的几个技术问题
1)
主要巷道布置位置
2)
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地点的选择
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管路系统中应有:各个消防设施(含支管和阀门)设置地点及消防栓设置地点;各个装载点、卸载点、煤仓、输送机喷雾洒水给水点;各个煤层注水、采空区灌水给水点;各个设置隔爆水槽、水袋、水幕、冲洗井巷壁煤尘给水点;各个采掘工作面喷雾洒水、采煤机、液压支架、输送机、掘进机、凿岩机、电钻、水封爆破与水炮泥给水点等位置
1
探放水设备选择依据
2
井下探放水设备型号及数量

注浆堵水措施
(一)
注浆堵水地点的确定
(二)
注浆堵水设备选择

地表防治水措施

(一)
地表防治水设计依据
(二)
地表水防治
(三)
地表水防治工程及设备
1
防洪道工程
2
防洪堤坝工程
3
排涝工程
4
地面水体必须留设的安全煤(岩)柱
5
其它地表水防治工程
6
防洪、排涝等设备选择
1
风量计算(含备用风量)及分配

2
通风网络解算及总阻力
3
等积孔计算及通风难易程度评价

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抗灾能力分析

1
矿井通风方式及通风系统对矿井安全的保证程度和措施
2
矿井开拓、采掘布置、风井数目与井筒装备、设施对矿井安全的影响
3
其它安全保证措施
第三节降温措施及设备选型
详见《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相关章节

安全
(一)
抽放系统及抽放泵站安全措施

(二)
监测监控系统


抽放瓦斯的综合利用及评价
第五章矿井防灭火
第一节概况
矿井煤的自燃倾向性类别、煤的自燃发火期及其资料来源与可靠评价,设计拟采用的防灭火措施等

第二节开采煤层自燃预测及防治措施

煤的自燃分析预测

煤的自燃预防措施

(一)
开拓开采方面的措施
(二)
通风方面的措施
(三)
监测方面的措施

各种防灭火方法
本矿井防灭火方法选择评价
1
灌浆防灭火

1)
设计依据及主要基础资料
煤层的赋存条件、自燃发火期、各种灌浆材料的质量、数量、开采条件、位置、矿井开拓及采区布置等
2)
灌浆系统的选择
3)
灌浆方法的选择
4)
灌浆参数计算及选择
5)
灌浆材料的选择
6)
泥浆制备
7)
注浆管道和泥浆泵的选择
第三节井下防治水安全设施

排水设施
1
排水设施设计依据
2
排水系统方案选择结果论述

3
主要水仓的主、副水仓布置及容量

4
主要水泵型号选择及台数

回采、掘进工作面除尘
从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钻孔凿岩放炮、湿润煤体、回采掘进设备采取的降尘、除尘和个体防护措施


煤层注水防尘
详见《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相关章节

采空区灌水防尘
详见《煤矿(井工、露天)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内容》相关章节

井下消防、洒水(给水)系统

水源的选择、水质、水量、水压及消防水升压和降压的设备和装置;水池容量及确保消防用水的措施;利用井水时应论述对水质和水压采取的措施以及设备选型,安装地点。


矿区水源、电源及通信情况
第二节安全条件

地质特征
区域地质及地层,成煤时间,煤层赋存情况

地质构造
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分布规律;煤系地层走向、倾斜、倾角及其变化规律

煤层及煤质
煤层层数、厚度及可采煤层煤种、倾角、节理、层理发育情况,煤层顶底板岩性特征,物理力学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煤层结构、煤层露头及风化带情况,煤质特征和煤种。
9)
井巷揭穿突出煤层前通风系统和通风设施及采区上山布置方式选择
10)
其它应注意的问题

其它防突措施
1
单一突出煤层(无保护层可开采的煤层群)防突措施

1)
预抽煤层瓦斯方法

2)
预抽煤层瓦斯防突措施的有效性指标的确定和依据
2
石门(立井、斜井及其它井巷)揭煤、煤巷掘进、回采工作面防突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仪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