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法社会学-第二版 (12)[28页]
法社会学-第二版 (12)[28页]
在正式结构中,个人与职位、私与公是分开的,而在非正 式结构中它们又重新结合在一起。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非 正式结构概念的提出被许多学者看作是韦伯以后的组织社 会学的最大成就。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二、社会组织与法律制度的类型对应关系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诺尼特和塞尔兹尼克在
《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一书中,从人类组织类型的 角度,阐述了法律制度进化的模式。 他们将法律制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压制性法、 自主性法和回应性法,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组织类型分 别是前科层制、科层制和后科层制。 作者从社会组织的目的、权力类型、规则、决策的类 型和职业五个方面区分这三种社会组织形式以及建立 在其基础上的法律制度的类型。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法社会学(第二版)
主编朱景文 撰稿人(以姓氏笔画为序)
冉井富 朱景文 陆益龙 胡水君 郭晓飞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三篇 社会对法律作用研究
第十三章社会组织与法律职 业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一节社会组织的结构: 科层制及其危机
一、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社会群体可分为两类,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指有少数人组成的、以直接的、亲密的和个 人的方式互动的人们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具有感 情深度。次级群体由许多人组成,他们为了某种特殊的、 实际的目的聚集在一起,其成员只按照他们在该群体中 所担当的特定的角色发生关系。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相互联系的。
总之,后科层制是在克服自主性法—科层制的僵化, 特别是严格规则的僵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合理的目 的下克服严格规则的局限性,从而重新扩大了官员的 自由裁量权。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第二节中国法律工作者职业化及其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律发展体现出越 来越多的法律工作者和越来越多的法学院 的发展趋势。中国法律工作者经历了一个 从缺乏职业化到职业化到对职业化的反思 的发展过程。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压制性法是作为压制性权利的奴仆的法。与压制性法 相适应的前科层制的目的是特殊的,私人利益与公共 利益相互混淆;其权力类型属于传统的权力或超凡的 权力(克里斯玛),是非结构的;其规则是不系统的; 个别决定的制定类型是特殊的,服从于统治者个人的 臆想和下级的不受控制的行为;其职业是不稳定的、 非职业化的,官职可以买卖。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一、越来越多的法律工作者
1 对法律工作者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定,而且在不同国
家、不同法系法律工作者或法律职业的范围也不同。 在我国法律工作者的范围,除了法官、检察官和律师
之外,还包括公证员,企业法律顾问,基层法律服务 人员,仲裁员,人民调解员等
2 我国法官(包括院长、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
员、助理审判员)数量1981年的为60 439人,2002年 增加到21万人,后来随着法官制度改革,法官精简, 但2004年法官数量仍然有190 961人。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3 我国检察官(包括正、副检察长,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
数量1986年97 330人,2000年增加到171 189人,此后开始 精简,2004年仍然有126 246人。我国每100 000人口拥有 检察官的数量1986年为9 12人,2004年为9 71人。 同法官队伍一样,近年来我国检察官的专业素质、文化水 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马克斯·韦伯是第一个对科层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学 者。
在正式结构中,如同韦伯所说,人们之间的关系建立在职 位的基础上,除此之外,没有个人感情色彩,不存在建立 在亲密性基础上的初级关系。
除了正式结构所确定的职位关系之外,都存在着建立在个 人感情关系基础上的初级关系,形成在正式结构之外的非 正式结构。这种非正式结构是由组织成员从外部带进组织 的或者在组织成员互动的基础上自发产生的,它依附于具 体的个人而存在。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社会组织的结构可以划分为正式结构和非正式结构, 这种划分实际上是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的划分在社会 组织结构中的反映。
社会组织的正式结构指以形式化、正规化、固定化的 职位关系、部门关系组织起来,并以组织规范的形式 表现出来的社会组织的结构。社会组织越大、越复杂, 就越需要有一系列的命令、规范协调其成员的活动, 而这种需要恰恰是通过科层制,即通过明确的规则和 程序运作的等级制的权力结构而实现的。因此,科层 制是理解社会组织正式结构的核心问题,也是社会组 织的基本管理方式。
总之,前科层制形成一种不受控制的权力,主张“主 权豁免论”,使权力不受批判和挑战,主权者和执法 者都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反对严格责任的原则。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自主性法是能够使压制变得温和并保持其自身的同 一性的相对独立的制度。与自主性法相适应的是科层 制。科层制的目的是明确的、固定的和公共的,并由 一定的管辖权所确定;其权力类型属于“合理的法律 的权力”,具有形式合理性的特点,对权限进行等级 制的划分,上下级交往通过一定的渠道;其规则是法 典化的,制定行为的规划,注意管理的正规化;个别 决定的制定是系统化、常规化的,具有有限的代表性, 由基本因素所构成的稳固的社会世界的分类,使之服 从于规则;职业上的特征在于官员是专职人员,对组 织负责,不建立个人关系,官员的任命基于德行,强 调资历和任职期限。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总之,科层制具有强烈的形式主义的特征,它 对于防止前科层制中所盛行的亲缘关系、裙带风、 腐化和非法干预有重要意义,它提倡严格规则的 原则,缩小官员的自由裁量权,反对任意地制定 决定。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回应性法是作为适应社会需要和要求的推动器的法。 与回应性法相对应是后科层制。后科层制的目的是由 任务决定的、灵活的;其权力的类型是各种社会力量 的参与、混合,具有实质合理性的特点,上下级之间 交往的渠道是开放性的;其规则服从于目的,避免规 则的有限性;个别决定制定的类型是参与式的,以问 题为中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改变需要和机会的环 境的假设;职业的特点是多的、短暂的接纳,通过 转包合同的方式就职,专家具有自主的专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