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利弊分析ppt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的利弊分析ppt
01
02
罪数不能协商
严禁重罪改轻罪
例如被告人数罪并罚5个罪, (即罪名不能协商。基于罪刑法定和罪 那么这几个罪是不能协商 责刑相适应的原则,控辩双方不能就指 的,即不能减掉其中某个 控的罪名进行协商或达成协议,更不能 或几个罪名。因为如果这 为了达成妥协而人为地将重罪改为轻罪。 样做的话,无疑是违背刑 法“罪刑法定”的基本原 则。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
2014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关于授权最高 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 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为可能判处1年有期徒刑以下或单处拘役、管制的案件或者依法单处罚 金的案件,而且仅限于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盗窃、诈骗、抢夺、伤害、寻衅滋事等案件。
03
禁止量刑无边界
(在我国司法领域需要谨慎防范“权 钱交易”,因为一旦出现这种情况, 就会造成司法无法得到人民群众的信 任,最终导致司法腐败。所以,对于 认罪减刑处罚的交易的量刑幅度要有 明文限制。
试点地区
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南 京、杭州、福州、厦门、济南、青岛、郑州、 武汉、长沙、广州、深圳、西安等18个城
市试行期限
自试点办法印发之日起试行二年时间。
国外经验
内容包括:其他国家关于认罪认罚制度的 相关规定
国外经验 Foreign experience
1.BRADY v. U. S. 1970年,美国最高法院审理了布雷迪诉美国(BRADY v. U. S.)一案,正式承认和接受 认罪协商制度。该案发生在1959年,申诉人布雷迪因违反联邦绑架法案(18 U.S. C. 1201 (a).),被指控犯有绑架罪。根据该法案规定,如果被害人因绑架过程中遭受到伤害,那么 在陪审团建议下,加害人可能面临最高刑是死刑的处理。所以,在该案中,布雷迪有可能被 判处死刑。最初,布雷迪通过辩护律师作无罪答辩。但由于法庭欲通过陪审团审理此案,对 于布雷迪和其辩护律师来说,并没有办法通过放弃陪审团审理的方式来降低自己被判处死刑 的危险。再加上,本案中其余共同被告已经认罪,并准备出庭作证指控布雷迪。因此,布雷 迪最后做了有罪答辩。法官在两次询问布雷迪是否自愿后,接受了布雷迪的有罪答辩。随后, 布雷迪被判处50年监禁刑,执行中减为30年监禁。
国外经验 Foreign experience
01
认罪协商之内容
(1)“刑期”交换。 (2)“轻罪”交换。 (3)“罪数”交换。
02
认罪协商之成立
(1)协商的结果对被告是否公平,检 察官是否存在以同一事实对被告再行起 诉的可能 (2)检方及公众的利益是否确实得到 保护,检察官是否具有滥用职权的情形。 (3)协商内容之量刑部分是否越权。
是及时有效惩罚犯罪,
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为确保严格公正司法,既及
1
时有力惩罚犯罪,又防范通
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获取
证据,需要鼓励引导犯罪嫌
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如实 供述罪行。
4
是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提
升司法公正效率的需要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犯罪案件呈
3
下降趋势,但轻微刑事案件的
数量仍在高位徘徊,司法机关
“案多人少”矛盾突出
03
认罪协商履行之例外
(1)由于后悔而请求撤回已成立的 协商如何处理,根据时间不同,分为 两种情形:
①任何公平正当的理由即可撤回; ②另一种则是在法院宣告之后, 通常只有为避免明显的不正义情形下, 才可能被允许撤回。
原有基础
内容包括:认罪认罚制度试点提出的合理性 及必然性
原有基础 The original foundations
03
检察机关量刑建议的效力
(1)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人民法院经 审理认为检察院的量刑建议不符合立 法规定,或者被告人对量刑建议提出 异议的,按照《规定》,人民法院可 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调整量刑建议。 (2)此外,法院根据检察机关量刑 建议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是否可以对 认罪认罚表示反悔?
尚待完善 To be perfect
尚待完善
内容包括:试点过程会出现新问题,需要继 续关注,提出解决方案。
尚待完善 To be perfect
01
特殊情形下的不起诉或撤 案问题
《认罪认罚从宽试点办法》 第9条、第13条分别规定 了特殊情形的撤案或不起 诉的做法。
02
被害人权利保障的问题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却未将被害 人作为程序运作主体予以规定。 那么,被害人在认罪认罚从宽程 序中是否具有相应的诉讼地位? 具有何种诉讼地位?其享有哪些 权利?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研究。
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为推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创造了条件。两年的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 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周期由过去的平均20天缩短至5天左右,试点检察院司法资源配置更加优 化,案多人少的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也推动了简案快办、繁案精办、庭审实质化。
原有基础 The original foundations
是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的需要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充分保障刑 Nhomakorabea事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和实体
权利,尊重刑事被告人的诉讼主
2
体地位和程序选择权,同时强调 被害人的有效参与,切实加强人 权司法保障。
是深化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构
建科学刑事诉讼体系的需要
有利于推动刑事诉讼程序制度的 层次化改造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 诉讼制度改革,为完善刑事诉讼 程序制度提供实践基础
刑事案件
报告的框架
1.概述
、
认罪认罚制度试点
9.3 决定的产生及内容
2.国外经验
其他国家关于认罪 认罚制度的相关规 定
3.原有基础
认罪认罚制度试点 提出的合理性及必 然性
4.尚待完善
试点过程会出现新 问题,需要继续关 注,提出解决方案。
概述
内容包括:认罪认罚制度试点决定的产 生及内容
概述 Summary
适用条件
试点案件限于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自愿 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 异议,同意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并签署具结 书的案件。
完善程序
1.规范审前程序;2.明确不起诉程序; 3.体现认罪认罚程序上从简;4.体现认罪认 罚实体上从宽;5.完善法律援助制度;
强化监督
认罪认罚后的定罪量刑,仍由人民法院依法 判决,最终裁判权仍属于人民法院,公检法 机关之间的互相制约关系没有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