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河口中心小学申报一级、高级教师职务考评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本学区小学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依据蚌埠市教育局、淮上区教体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学区小学教师队伍实际,经中心校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并报经中心校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特制定申报一级、高级教师任职资格考评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中心小学成立以中小校长为组长、中心校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心校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考评工作领导小组。
一级、高级教师的申报考核,由中心校统一组织考评。
中心校成立申报考评组,由中心小学业务副校长担任考评组长、中心校人事秘书担任副组长、中心校部分处室负责人及辖区学校代表为成员,一般应由 5-7 人组成。
二、考评对象
当年符合中小学一级及高级教师申报条件的教师。
三、条件要求
符合皖人社发【2016】13号职评新文件要求的四项条件:学历及资历条件、能力条件、业绩条件(九选二)、教科研条件(四选一)。
四、考评内容
考评内容为教育教学、教科研、其它等三个方面。
五、考评分值
(一)教育教学方面
1.教学质量监测成绩(满分 70 分)
一级教师依据三个基本任期(三个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成绩分析表赋分、高级教师依据五个基本任期(五个学年度)教学质量监测成绩分析表赋分;第一名 70 分,倒数第一名 30分,第二名得分为70-(70-30)÷(m-1)×(n-1)(m 表示班级数,n 表示该科目最低名次数),依次类推至倒数第二名的得分,作为当学期的教学
质量监测成绩得分。
①每一学期中任教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学科的,如最差科目为中等及以上名次,按最高名次计算,否则取当学期各学科名次得分的平均分作为当学期的教学质量监测成绩得分。
②以上述学年(一级教师为三学年、高级教师为五学年)中教学质量监测成绩得分的平均分计算此项得分(参加几次监测,则取之监测成绩得分的平均分)。
③任现职以来(区划调整前),在五河县教学质量集中监测中获单科一、二、三等奖的,分别得 3、2、1 分(副科减半,可累计加分)。
④当年所带学科未参加统考的,按照教学成绩平均分计算(得分
50 分)。
⑤基本任期内,校长(各完小校长、主持工作副校长)的教学质量成绩以校总分名次与个人成绩名次的平均分赋分;中心校校级干部(正副校长、党总支正副书记)以校本部在全镇的总分名次与个人成绩名次的平均分赋分,不带主科的,按校总分名次与50分的平均分值赋分;区级统考总分和单科进入全区前10名的学校和老师,分别给校长和任课教师加分5分、4.5分、4分、3.5分、3分、2.5分、2分、1.5分、1分、0.5分;进步(可累计加分)。
教学质量的各项赋分仅限于基本任期内(第③项除外),校长的学校成绩以现任日期为准,不再担任校长的不再计算学校成绩。
2.教师业务技能比赛(任现职以来,参加县、区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课堂教学等各类竞赛)。
①教师本人在省、市级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省级得:5分、4 分、3 分;市级得:4 分、3 分、2 分。
在区(县)、镇级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区(县)级分别得:2 分、1.5 分、1 分;镇级分别得:1 分、0.5 分、0.3 分。
②教师辅导学生在省、市级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省级得:
5 分、4 分、3 分;市级得:2 分、1 分、0.5 分。
在区(县)、镇级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的,区(县)级分别得:1 分、0.5 分、0.25 分;镇级分别得:0.4 分、0.3 分、0.2 分。
以上两项可累计加分,第一项累计不超过 10 分,第二项累计不超过 5 分。
(体育运动会获团体总分奖的,教练员可参照第一项内容赋分,分值减半,但要以原始秩序册上的教练员名单为准,且不超过 2 人)。
3.奖励及评优评先(任现职以来)
①任现职以来获得省、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坛新星、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分别得 8、5、3 分。
②获市政府奖励及评优评先得 2 分。
③获市直各部门、县、区政府奖励及评优评先得 1 分。
④获县、区直各部部门、镇政府奖励及评优评先得 0.5 分。
⑤取最高级别计分,只计一次分。
(二)教科研方面
1.任现职以来,在省、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论文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以通知及获奖证书为准)的,省级得:4 分、3 分、2 分;市级得:2 分、1.5 分、1 分;区县级得:1 分、0.5 分、0.25 分(可累计计分,最高不超过 6 分)。
2.任现职以来,在省、市、区(县)、中心小学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开课(以开课通知为准)及讲座(以邀请函、活动安排表、讲座原始材料含图片为准),分别得 12 分、8 分、5 分、2 分。
(以最高级别为准,不累计计分)
3.申报课题结题的,省级 8 分,市级 5 分。
(以教体局校长职级制赋分标准赋分)
(三)其它方面
1.以 50 周岁为基数,每增加一岁得一分(最高分≤8 分)。
2.一级教师以初次符合申报条件的年份为界,每增一年得 1.5分;高级教师以初次符合申报条件的年份为界,每超一年得 1 分;最高分≤10 分(曾经参加评审的年份不计分)。
3.现任中心小学校长、副校长(或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得 12分;村小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或中心校由区教体局下文任命的中层干部、总支党务工作者)得 10分;村小副校长、教学点校长、幼儿园园长、党支部书记得 7分;村小教导主任、幼儿园副园长或学生规模在 500 人以上的村小办公室主任、总务处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少年宫副主任、中心小学校本部少先队辅导员得 5分;中心校教务员、村小教导处副主任、少先队辅导员、支部党务工作者或学生规模在 500 人以上的村小办公室副主任、总务处副主任得 3分;中心校中心教研各学科组组长得 2分;村小教研组长(以学校学期初上报名单为准,需校长签字确认。
)得 0.5分。
以上职务,任职满 1 年,按50%赋分;任职满 2 年,按 60%赋分;任职满 3 年,按 70%赋分;任职满 4 年,按 80%赋分;任职满 5 年,按 100%赋分(因年度职务调整,按不同年度具体职务累计赋分,兼任职务的,不累计计分)。
4.信息宣传得分以中心小学下发的《沫河口中心校信息宣传奖惩办法》中相关规定赋分,赋分时段为基本任期内。
(可累计计分,最高不超过 5 分)
5.曾担任过校干的,参照(三.3)的对应职务,按现职的十分之一赋分。
6.任现职以来到偏远学校支教的以所接任学科上学期镇名次为基数,基数分为 10 分,镇期末监测中每增加一个名次加 1 分,累计最高不超过 15 分;每降低一个名次扣 0.5 分,累计分不超过 8 分,如果两学期的成绩均为进步,以最高分计算:如退步,以最低分次计算。
如果因工作需要支教时间高于一学期而未满一年的,按一年
计算;未满一学期的按一学期计算,分数减半。
自2019年起,根据市教育局和区教体局相关文件精神,城市学校老师可以到偏远农村学校支教,城市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老师不再有支教任务,鼓励沿五蚌路学校教师到偏远农村学校轮岗,时间不得少于1年,轮岗期满后,可按支教加分办法执行。
7.拿到评审表未评上,无论是一级还是高级教师,到下一次评比的间隔时间,按市教育局和区教体局的相关文件和通知执行,因弄虚作假被查实未过关的,按市教育局相关会议精神,五年内不得参评。
五、考评方法
考评工作组依据考评内容及考评分值逐项赋分。
六、考评要求
1.考评工作组人员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确保考评工作的公平、公正。
2.考评工作在职评工作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评结果在校内公示,时间不得少于 5 天(遇节假日公示时间可顺延)。
七、本方案由中心小学负责解释。
蚌埠市沫河口中心小学
2019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