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我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经验做法

浅谈我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经验做法

浅谈我县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经验做法[摘要]针对我县农村饮水现状,饮水不安全的主要因素,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的必要性,对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的总体思路、水源保护、方案确定、工程建设及建后管理和工程良性运行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管理发展思路
1农村饮水现状及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鹤庆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大理州北部,东经100°01′~100°29′,北纬25°57′~26o42′之间。

2012年底全县总人口为27.60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1953万人,辖七镇二乡,115个村(居)民委员会。

2006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前,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仅有11.487万人,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3.1913万人。

其中:饮用血吸虫疫水的人口有7.376万人,饮用高砷水人口有0.1203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3.2324万人,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的人口有2.4626万人。

当时,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我县县委、政府最关心,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及时全面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提高农村供水质量,改善农村饮水条件,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势在必行。

在上级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县2006年开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到2012年底,全县累计解决农村10.702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人口达到22.1893万人,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还有2.006万人。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发展思路分析
2.1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总体思路
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为重点,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到2015年基本解决我县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较大的饮用水问题。

根据省州的安排,结合我县实际,“十一五”期间我县计划解决11.289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计划解决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4.4552万人的饮水问题。

2.2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我县划定了饮水工程供水水源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研究和饮水安全状况的监督和监测工作。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既考虑当前,又考虑长远;既考虑水量,又考虑水质。

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了必要的水净化设施,向
用水户提供水质达标、卫生的生活饮用水。

为保证饮用水水质,今后应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单位和水质化验室,并实现信息畅通,准确及时提供水质监测资料数据,实行动态管理。

2.3因地制宜,近远结合,合理确定工程方案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供水方式。

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农民可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

一是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

二是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

对于具备集中供水条件可以新建或扩建自来水工程实行集中连片供水;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应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

在居住分散的山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集口式或分散式的供水工程;淡水资源缺乏的建造雨水集蓄水窖工程;有良好地下水源时可建分散供水井提水;对于列入移民计划的村庄,先修建一些临时供水设施。

2.4加强工程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我县严格资金管理,狠抓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效益。

总结最近几年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及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我县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一是坚持项目法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二是坚持公示制,农村饮水安全工项目实施前,对建设项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坚持前置(决算)审计制,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局严格按审计结果进行招投标、组织施工及工程决算;四是坚持招投标制,全县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全部组织公开招投标;五是坚持监理制,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项目全面实行监理制,监理单位通过招投标确定;六是坚持县级报账制,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2.5积极引导,多渠道筹资
鹤庆县是一个多民族,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自然条件恶劣、工程施工难度大、工程建设费用高。

为解决好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坚持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的原则,县、乡两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增加投入,各部门密切配合,给予一定的扶持引导。

受益农户在负担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承担一定的投劳投资责任;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多方位吸纳社会资金,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2.6严抓建后管理,保正工程良性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良性运行,必须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工程运行费、维修费和折旧费问题。

二是解决管理人员的问题,做到按需设岗,人尽其责。

结合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际情况,有以下几种管理方式,一是属县城管网或集镇管网延伸的工程由原管理单位进行管理,实行同网同价;二是新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成立供水管理局统一管理,水费按县物价部门核定价收取;三是山区饮水工程由受益村社管理,管水方案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确定;四是集雨水
窖工程由受益群众管理。

水费的征收和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和专款专用。

要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在缺水地区,要逐步实行用水定额管理和超定额加价制度,通过技术、经济等多种措施,推行节约用水。

3结论
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在新的形势下,人民群众对安全饮用水的需求比其他任何需求都更加迫切。

我们应该也必须把为群众提供安全饮用水作为首要任务,努力做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和供水安全工作,确保农村的饮水安全。

参考文献
[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矿部,1989年7月10日.
[2] 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3年7月3日.
[3] 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中国水利部,2007年1月3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