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广州市法律援助处指派我担任被告人xx的辩护人。
开庭之前,我们依法会见了被告人,查阅了本案的全部案卷材料并参加了法庭调查,在此基础上,本辩护人根据事实和法律,发表辩护意见如下:
鉴于被告人陈尤理始终否认明知其帮人携带入境的行李箱的夹层藏匿了毒品,本律师认为本案指控被告人故意走私毒品入境在主观方面犯罪构成缺少足够证据支撑,疑点利益归于被告人,应判决宣告被告人无罪,理由如下:
一、在推定明知之前先要作综合客观分析判断。
本案根据被告人供述和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据可判断被告人对涉案毒品不明知。
本案证据《查获经过》显示,白云机场海关旅检处选查岗关员是在对被告人的护照进行分析后,将其确定为重点查验对象。
而不是因为被告人形迹可疑。
本案被告人“(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公诉方未完成举证责任,根据《查获经过》以及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我们只能推定被告人在毒品被查获时脸色从容无辜,举止行为淡定。
结合其稳定的无罪供述,应当认定被告人对涉案毒品不明知。
根据《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十点纪要的精神,毒品犯罪中判断被告人对涉案毒品是否明知,不能仅凭被告人供述,而应当依据被告人实施毒品犯罪行为的过程、方式、毒品被查获时的情形等证据,结合被告人的年龄、阅历、智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二、在推定明知之前先要审查被告人辩解是否为合理解释。
本案被告人的辩解可以认为是合理解释,被告人对其帮人托带的行李箱有夹层都不明知,更不明知夹层藏匿的物品是毒品。
审查被告人做出的解释是否合理,法律和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只能由法官根据自由心证做出认定。
本律认为,审查被告人做出的解释是否合理必需作个案具体分析,结合被告人的性格、年龄、阅历、智力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正如社会上很多心智正常的妇女,甚至
有大学生,会稀里糊涂的被犯罪分子诱骗拐卖一样。
本案被告人声称其在归国国际航班上认识一个叫做Maggi的人,Maggi以其签证过期并许以报酬为由托其带东西,之后专门给了他一个箱子带到中国以方便带珠宝回乌干达。
我认为对一个不了解毒品犯罪、性格上倾向于轻信他人的人来讲,以上解释完全合理。
公诉方指称被告人的解释不合理,应适用刑法严格证据规则,依托证据支持。
根据“大连会议纪要”第十点纪要的精神,被告人不能做出合理解释的,才可以推定其“明知”是毒品。
三、推定明知并不免除公诉方的举证责任,本案指控被告人主观明知方面的证据显然不足,应当作“疑罪从无”处理。
案内侦察实验并不具有足够的证明力证明涉案空行李箱明显超重异常,足以引起任何使用者的注意。
本案若要支持公诉方的控诉,有必要在“推定明知”之前补充证据,调取被告人在毒品被查获时的视频监控以证明被告人被指引进入查验区后,神情紧张、行为慌乱以及对被告人作测谎实验证明被告人供述可倾向认定为假。
《刑法》第十四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公诉案件中被告人有罪的举证责任由人民检察院承担。
本案指控被告人故意走私毒品入境在主观方面的证据不足。
四、上诉人还具有以下酌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请合议庭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1、被告人系初犯、偶犯。
上诉人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并无刑事犯罪记录,具有初犯、偶犯情节。
2、涉案毒品来源、实际所有人尚不清楚。
本案缺乏直接证据,不能证明上诉人是毒品的实际所有人并提供了毒品给同案被告迪亚罗,根据刑事犯罪证据存疑利益归于被告人原则,应对此作出对上诉人有利的事实认定。
3、涉案毒品纯度不高,甲基笨丙胺成分低。
4、本案还存在着同案犯“NUDA”并未归案,罪责还未理清。
5、上诉人是走私毒品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对于走私毒品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中国公民的身心健康的损害明显要小,相对我国来说社会危害性也更小。
综上,按照《全国部分法院审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第二条精神,应当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被告人量刑时,特别是在考虑是否适用死刑时,应当综合考虑毒品数量、犯罪情节、危害后果、被告人的主观恶性、人身危险性以及当地禁毒形势等各种因素,对虽然已达到实际掌握的判处死刑的毒品数量标准,但是具有法定、酌定从宽处罚情节的被告人,可以不判处死刑。
本案上诉人的定罪直接证据不足,涉案毒品来源、所有人等重要事实不清,且存在初犯情节,毒品犯罪未完成,社会危害性小等情况,请二审法院在对上诉人量刑的时候,充分考虑上述因素,撤销原审死刑判决,从轻或减轻处罚。
以上辩护意见,请合议庭审慎考虑!
辩护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