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泵工作原理及使用说明
一、产品代码
DPMDAAD3150/3.5,其中DP是德帕姆公司代号,M表示液压隔膜式,DAA 表示机型代号,D代表变频电机,3150代表额定流量是3150L/H,3.5表示额定压力是3.5MPa。
二、机械部分工作原理
DPM 液压隔膜系列计量泵基本组成如图1 所示:
1、电机
2、连轴器
3、蜗杆
4、蜗轮
5、连杆
6、调量锁紧螺钉
7、冲程调节手轮
8、机箱
9、
柱塞锁紧螺母 10、连接体 11、后泵头 12、膜片 13、进口单向阀、法兰机构 14、前泵头 15、柱塞 16、出口单向阀、法兰 17、泵内置式安全阀 18、填料 19、缸套锁紧螺母
输出流量取决于驱动端的冲程速度、泵头尺寸和冲程长度,无论泵在运行或停止状态均可通过调量手轮改变冲程长度。
驱动端根据偏心机构工作原理,电机通过蜗杆蜗轮,带动主轴,与主轴相联的偏心机构将蜗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滑杆的往复运动,当冲程为“0”时主轴的轴线与偏心轮轴线对齐,柱塞不做往复运动。
当冲程在0~100%时,偏心机构与主轴轴线之间产生偏心距,导致柱塞产生直线运动。
三、液压部分工作原理
吸入冲程:当连杆通过滑杆带动柱塞往后运动时,缸套内容积增加,产生负压,膜片向后运动,膜片与前泵头之间容积也随之增大,吸入管路的单向阀“打开”,进口管路中的介质进入泵头R 腔内,当吸入冲程结束,膜片运动瞬间停止,泵头内压力与进口管内压力平衡,进口单向阀复位。
排出冲程:当连杆通过滑杆带动柱塞往前运动时,柱塞通过液压油推动膜片向前运动,泵头内压力立刻升高,当泵头压力高于出口压力时“打开”出口单向阀,泵头内的介质进入排出管路,当排出冲程结束时,膜片运动再次瞬间停止,泵头内的压力与出口压力相等,出口单向阀复位,然后进入下一个循环。
四、使用前的检查与试运行
1. 检查所有的装配螺栓是否牢固、管路安装是否正确、出液管阀门是
否打开、放油螺塞是否拧紧;取下注油螺塞,加注各机型所对应机械油(注入的机油应以油视镜为) ,-5℃—60℃机箱采用30#机械油,连接体采用25#变压器油(-15℃以下应更换冬季润滑油)。
2. 电机和电气接线的检查( 接线方法,电压应按电机铭牌上标定要求,
并使其按箭头方向旋转)。
3. 打开进出口管道截止阀和排液管道上的所有阀门,让进口管路和泵
头自灌并充满物料。
通常是在泵的出口连接端安装一个三通和截止阀,对管道内的空气加以排除(或打回流充液)。
4. 拧松调量座上的丝杆锁紧螺钉,将调量手轮调至“0”位,点动电机
启动计量泵,辨别泵体内是否有异常噪音;如没有异常现象,转动调量手轮,慢慢将流量调到30%,排出管道内的空气(或打回流),确保管
路中没有空气。
5. 当压力表的压力接近预定压力时缓慢调节截止阀,直到达到所需要
(不能超过额定压力)压力为止。
让泵保持此种状态,运行20 秒左右,然后再慢慢转动调量手轮,同时也慢慢调节截止阀,使压力表的压力保持所需压力,使流量达到所需要求后,拧紧丝杆锁紧螺钉。
五、维护
1. 预防性维护
1) 新启用的泵,运行 500 小时后需更换机箱的润滑油和连接体内的液压油,以后每运行5000小时或半年更换一次;
2) 膜片每 5000 小时更换一次;
3) 油封每年更换一次;
4) 介质为清水时单向阀每工作 3500~4500 小时,更换单向阀球、阀座、垫圈和“O”形圈。
2. 维护程序
1) 目测检查机械部分的密封;
2) 检查下列部件是否泄漏:
3) 机箱和连接体的放油孔螺丝如有泄露应更换密封圈。
3. 标定泵的流量
按调量座上标定的刻度,检测计量泵的输送流量。
检测方法可以是就地流量标定柱检测,或通过体积传感器或称重传感器,应用 PLC 控制系统进行远距离监控。
4. 检测出口的泄漏
根据出口流量和压力的变化可以初步确定膜片是否破裂.
5. 清洗单向阀 (单向阀拆装见图8、图9、图10 和图11)
1) 拆下单向阀组件,用清洁乙醇或汽油,用毛刷清洗;切勿用硬物(如镊子等)触碰阀座的刃口和平面,也不应使阀球受损伤。
2) 安装时要十分小心,应留意所有阀座的使用面均应向上、锥形口向下,不能漏装任何一个垫片。
6. 膜片更换
膜片更换时连接体内液压油全部更换,用汽油清洗,并检查限位阀是否滑动灵活。
膜片更换后压紧螺栓要同步渐进,不能拧得太紧,以不泄漏为准。
膜片更换后因受到自动补油速度的限制,所以要运转1~2 小时后才能正常工作。
7. 泵停用时的维护
1) 泵停用时,应及时打回流对管道内具有腐蚀性的介质进行中和清洗并切断电源,关闭进出口管道的阀门;如长期停用,必须将泵头内的残留介质排净并进行中和清洗,然后在泵体表面涂上防锈油,存放在干燥无腐蚀气体处,并加罩遮盖;
2) 如果泵长时间不运行,液体温度的变化可在系统内产生气体。
在再次启动时,打开放空阀,通过工艺物料排出气体。
六、可能产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