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故宫建筑空间分布的宏观分析

对故宫建筑空间分布的宏观分析


中和殿
• 北京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 和殿、保和殿之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 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
保和殿
• 保和殿在明朝举行册立大典的时候,皇帝 要在保和殿内更衣。在年底,还要在此宴 请文武百官。在清朝的时候,每逢正月十 五,除夕,也都要在此举行宴会。而且是 清朝举行殿试的地方。
对故宫主要建筑空间的分析
故宫平面布局
• 故宫的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 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楼阁、 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 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柱底下有石柱 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 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 屋顶正脊两端的正脊吻上有大型陶制蹲 兽,歇山式屋顶(中和殿)有宝顶。
太和殿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 建筑,面积有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 面阔11间,进深五间,给人一种气势恢宏 的庄严感。是我国现存 古建筑中规模最大,建 筑形制、装饰与 陈设等 级最高的殿宇。

Hale Waihona Puke 明代奉天殿(清太和殿,面阔九间,进深五 间,二者之比为9∶5;太和殿、中和殿、保和 殿共处的土字形大台基,其南北长度为232米, 东西宽度为130米,二者之比也刚好为9∶5;天 安门东西面阔九楹,南北进深五间,二者之比 仍为9∶5。古代数字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 偶数为阴。紫禁城中前朝部分宫殿数量皆为阳 数,而后寝部分宫殿数量则皆为阴数。阳数中 九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古代常以九和五象 征帝王的权威,称之为“九五之尊”。在中轴 线上的皇帝用房,都是阔九间,深五间,含九 五之数。九龙壁、九龙椅、八十一个门钉(纵 九,横九)、大屋顶五条脊、檐角兽饰九个。 九龙壁面由270块组成(含九),故宫角楼结构 九梁十八柱。故宫内总共房间数为9999.5间,亦 隐喻“九五”之意。
• 太和门庭院的深度为130米,宽度为200米, 其长宽比为0.65,与黄金分割率0.618十分 接近。紫禁城最重要的宫殿――太和殿位于 中轴线上,在中轴线上,从大明门到景山 的距离是2.5公里,而从大明门到太和殿的 庭院中心是1.5045公里,两者的比值为 0.618,正好与黄金分割率等同。

• 清代的太和殿(即明奉天殿),面宽并不 是九间,而是十一间,无法印证以上说法。 实际上,这是因为奉天殿在李自成进京后 被毁,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时,老 技师梁九亲手制作了模型,却因找不到上 好的金丝楠木,只好把面阔改为十一间, 以缩短桁条的跨度。也有人认为,宫殿建 筑包括殿宇开间体现等级区别,明代以九 间为最尊贵,清代以十一间为最尊贵。
后寝二宫
• 后寝二宫由乾清宫和坤宁宫组成。这组院 落,南北长度为218米,东西宽度为118米, 两者之比为6∶11。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 和殿、保和殿组成的院落,南北长度为437 米,东西宽度为234米,二者之比也是 6∶11。同时前朝院落的长、宽几乎是后寝 院落的两倍,前朝的院落面积就是后寝的 四倍。
紫禁城宫殿门的门钉通常都是每扇九路, 每路九颗。数字在这里成为衡量等级地位 的尺度。作为最高的阳数,“九”在紫禁 城的建筑中频繁出现。“九”的谐音为 “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 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后宫
• 后宫部分的东西六宫和东西五所,长宽尺 度与后寝院落基本吻合。中国古代皇帝有 “化家为国”的观念,所以建造皇宫时以 皇帝的家,也就是后寝为模数,按比例规 划前朝与其他建筑群落。
• 东西六宫取自于《周礼》的六寝六宫制度, 但是它更多地融入了自汉代以来所形成的 《周易》阴阳哲学的思想。它的建筑布局 从平面上,是一个坤卦的卦象,象征阴, 也就是说这个地方居住的是妃子,东西六 宫的建筑体现的是三纲五常,特别是夫为 妻纲的伦理道德思想。东西六宫的建筑形 制比后三宫低很多,体现了居住在此处的 嫔妃的从属地位
乾清宫
坤宁宫
• 乾清宫比前朝的太和殿低11米,面积小一 千多平方米,置身其中,人的感觉会松弛 许多。明代时,乾清宫有后暖阁九间,分 上下两层,类似今天的复式建筑。上下共 布置了27张床,皇帝可以任意选择。清朝 时,东西暖阁改成了书房。 • 坤宁宫西北南三面都有火炕,东北角有祭 祀时猪肉用的厨房。这种布局来源于蛮族 民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