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肉牛场规划与建设
应方便车辆运输;
+ 草场设置在生产区的侧向,有专用通道通向场外,
草垛距离房舍50米以上;
+ 牛舍一侧设饲料调制间和更衣室。
青 贮 窖
生产区设在场区中间,主要包括牛舍与有关生产辅助设施。
牛 舍
运 动 场
消 毒 室
草 棚
青 贮 窖
大门消毒池能承受通行车辆的重量,长≥4 m,深≥0.2 m。
消 毒 室
+ 生产建筑及设施:隔离牛舍,育肥牛舍,
装牛台,兽医室,消毒更衣室,饲料库, 粪便污水处理场等。
+ 附属建筑:办公用房、生活用房、食堂、
值班室、场区厕所等。
+ 配套设施:场区道路、给水、排水、供电、
供热、通信工程设施、围墙、大门等。
生活 管理区
生产区
隔离区
建筑设施按生活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布置。各功能区界限分明,联 系方便。各功能区间距应不少于50米,并有防疫隔离带或墙。
牛 舍
运 动 场
兽 医 室
消 毒 室
装 卸 牛 台
隔 离 牛 舍
堆 粪 场
污 水 池
+ 隔离区设在场区下风向或侧风向及地势较低处。 +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牛舍,贮粪场,装卸牛台
和污水池。 + 兽医室和隔离牛舍应设在距最近牛舍50-100米以 外的地方,应设后门。 + 牛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与交通干道连接。 + 牛场大门口和生产区门口设车辆消毒池。人员进 出处设置消毒通道和更衣室。
一、建场选址 二、场区规划和布局 三、牛舍建筑 四、标准化养殖技术 五、粪污无害化处理
小区建设 规划与布局 牛舍建筑与 设计
场址选择
牛 场 建 设
场 建 设 与 环 境
牛场配套设 施
牛
控
制
+ 肉牛场选址原则
+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城镇发展
规划、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 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 窗台距舍内地面距离1.2m以上,窗宽1.2-1.5m,窗高0.75-
0.9m。
5、屋顶与天棚
+ 天棚:俗称顶棚、天花板,是将牛舍与屋顶下空间隔开的结
1、拴糸式牛舍
+ 封闭式牛舍:四面都有墙,门窗可以启闭
+ 半开放式牛舍:三面有墙,南面为半截墙 + 开放式牛舍:三面有墙,南面一般没有墙
2、围栏牛舍
+ 开放式:牛舍三面有墙,向阳面敞开,与围栏相接。
水槽、食槽设在舍内。
+ 棚舍:仅有水泥柱子作支撑结构,用料更简单、轻
便,采用双列对头式槽位,中间为饲料通道。
+ 牛舍的大门应向外开启,不设台阶和门槛,以便牛自由出入。
+ 成年牛舍:门宽:2.0-2.2米,门高2.0-2.4米。
+ 犊牛舍:门宽:1.5米,门高:2.0-2.2米。
4、 窗 户
+ 窗户设在牛舍开间墙上,可起到通风、采光、冬季保暖作用。
北窗应少设,窗户的面积也不宜过大。但要保证夏季通风, 南窗可适当多设窗和加大窗户面积。以窗户面积占总墙面积 1/3-1/2为宜。
+ 规模肉牛养殖场规划面积一般按每头存栏牛
40~50m2计算,具体按牛只的大小而定。不同 规模的育肥场占地面积的调整系数为10%~ 20%。
+ 育肥场的牛舍总建筑面积按每一头存栏牛需6~
8 m2计算。
+ 育肥场的其他辅助建筑总面积按每一头存栏牛
需2~3 m2 计算。
(四)建设项目
包括生产建筑及设施、附属建筑、配套设施。
兽 医 室
+ 场区与外界应有专用道路相连通。
+ 场内道路分净道和污道,两者严格分开,
不得交叉、混用。
+ 净道路面:主干道宽度不小于4m,转变半
径不小于8m。道路上空净高4m内没有障碍 物。
+ 牛羊舍类型:封闭式、开放式(敞棚)、
半开放式
+ 排列方式:单列式和双列式 + 建筑结构:砖混结构或钢架结构
1、牛舍建筑面积
每栋牛舍的面积根据存栏牛的数量而定,一般按每头牛6~ 8m2计算。两栋牛舍间距为檐高3~5倍为宜。
2、牛舍地面
建材不同而分为黏土、三合土(石灰:碎石:黏土为1:2:4)、 石地、砖地、木质地、水泥地面等。为了防滑,水泥地面应 做成粗糙磨面或划槽线,线槽坡向粪沟。
3、牛舍大门
管理区设在场区上风向以及地势较高处,主要包括生活设施, 办公设施,与外界接触密切的生产辅助设施等。设主大门。 管理区与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
办公室
住宅区
文化活动区
管理区
辅助区
+ 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草场、干草棚、青
贮池等生产辅助设施。
+ 饲料库和饲料加工车间设在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
棚式牛舍
+ 牛舍的建造可采用砖混结构或轻钢架结构。应便于
采光,夏季防暑,冬季防寒,方便管理和防疫。
+ 修建多栋牛舍时,应采取长轴平行配置,当牛舍超
过4栋时,可以2行并列配置,前后对齐,相距10米 以上。
+ 牛舍内部排列方式视牛场规模而定,主要有单列式
和双列式。单列式内径跨度5~6米;双列式内径跨 度10.0~12.0米,采用头对头或尾对尾式饲养。
+ 水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环境污
染严重区,畜禽疫病常发区和山谷洼地及 洪涝威胁地段。
(一)原则:牛羊养殖场的场区规划应本着因 地制宜和科学饲养的要求,合理布局,统筹 安排。场地建筑物的配置应紧凑整齐,提高 土地利用率,节约供水管道,有利于生产, 并便于防火灭病。 (二)规模:肉牛场的建设规模以肉牛的存栏 数来表示,根据我国育肥场的基本情况可划 分为:小型育肥场(<200头);中型育肥场 (200-1000头) ;大型育肥场 (>1000头)。
4、市场需求
根据资金、技术、 场地和饲料确定养殖规 模
5、饲草来源
牧地广阔
牧草种类多 牧草品质好
5、饲草来源
牧草附近有提供种植高产牧 草的优质土地
6、水电条件
水源充足,取用方便,水质清洁卫生
7、交通通讯
距离饲料生产基地和放牧地近,较 大的牛场要有专用道路与主公路相接。
二、规划与布局
为提高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保证养殖环境的净 化和生产安全健康畜产品,养殖设施要进行科学规划 与布局,达到环境标准化的要求。
农牧业发展规划
农田基本建设规划
城镇发展规划
平坦稍有缓坡
地形开阔
地势高燥、避风向阳
地形地势
土质以沙壤土为佳, 此种土透水性、保水性好, 可防止病原菌、寄生虫卵的 生存和繁殖
向南或向东南避风 有利于阳光照射
符合环境卫 生要求
符合兽医卫生
遵循社会公共 卫生准则
与交通要道、工厂及住宅区 保持500-1000米以上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