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数的认识》评课记录
关于对东老师执教青岛版五年级上册《倒数的认识》一课的评课记录如下:
A老师:在听了臧老师的《倒数》一课的课堂教学以后,收获颇多。
总的认为这一课设计巧妙、思路清晰,流畅,重点突出。
具体如下:
1、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
教学过程思路清晰、流畅;环节设计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到位;教学设计严谨,语言简练;对教材理解全面、深刻。
例如,在理解“互相”的同时,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习倒数的概念作了很好的铺垫,同时为学生整体感知倒数和求倒数做好充分的准备。
2、知识的学习以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讨论为主要形式。
教师充分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对概念的认识,从意义到求倒数的方法都是由学生来尝试、探索,效果非常好。
对0和1有没有倒数的认识更是充分听取了学生的意见,从多角度进行了讨论。
3、练习设计精巧,有梯度,有特点。
一种是练习求倒数的方法;一种是对概念的判断。
B老师:这节课的教学之所以能让学生在成功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和谐、愉悦地发展,其成功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参与面广。
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每个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疑惑中去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
好生积极性高涨,虽说有一些差生不知从何入手想,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经过组内一对一的帮助,很快理解别的同学的想法,增加学习的积极性。
2、学生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大胆提出猜想。
教学中的结论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出乎老师的意外,有些怪异、又有道理,多好的思维方式,可见老师不必包办太多。
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去探究,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3、教师起组织、引导作用。
课堂上学生唱“主角”老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也许有的同学一时想不出,但毕竟他在参与。
4、学生发展性领域得到拓展。
这节课学生花在探究上的时间较多,老师授课的时间很少。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学生听课的时间短。
但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自己推导出结论,而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个结论,所以对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综合应用知识方面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