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音乐发展史

古典音乐发展史


加便利,這點對於音樂經驗的累積與傳承,也產生了重大且深遠的影響。
3.器樂曲的興起:雖然獨立的器樂曲在中世紀甚至可能更早之前便已存在,但是
因為在中世紀時期對音樂進展貢獻最大的作曲家,多是教會方面的人士,他們自然把
大部份的精神放在宗教音樂上面,在他們觀念裡,音樂是為神服務、是用來讚美神的
,所以他們大多寫不附樂器伴奏的純聲樂曲,即使偶而使用風琴伴奏,也只是重覆著
訂更恰當的名稱。
巴洛克時期,是西洋音樂史上最多彩多姿,也是最混亂複雜的時期之一
。在這個時期,音樂的發展是朝著好幾個方向同時並進,樂曲的形式與構造
西元一六○○年~一七五○年。
「巴洛克」(Baroque)這個字是葡萄牙文,它原來是指「不規則」或「畸
形」的珍珠,將這個字加以引申的話,則具有「怪異」、「誇張」的意思。
為什麼這個字會被運用到音樂上呢?原來在十八世紀末期,有些西洋藝術史
學者以他們對古典派的審美標準,來回顧自十七世紀以來的藝術發展,他們
國兩地的世俗音樂最為盛行。
3.中世紀時期另一項音樂上的重大發展便是樂譜的發明。在記譜法尚未
發明以前,音樂的流傳必須依賴口耳相傳,然而這樣子的方式,在傳遞的準
確性上比較無法控制,而且時日一久變化更大。所以隨著葛麗果聖歌推廣上
的需要,人們日益覺得有必要用樂譜把曲調正確地記錄下來。
於是在西元九世紀時,天主教會的音樂家們便發明了「紐姆樂譜」。最
歌聲中的曲調而已。因此,在文藝復興時期以前,純器樂曲大多是民間的世俗音樂。
另外由於在文藝復興時期,宗教音樂和世俗音樂成了兩股同時並進的主流,再加上各
式的樂器在這個時期均日漸完善,所以儘管純器樂曲的主要發展是在十七世紀以後,
但在文藝復興時期,其實已經清楚地顯示出器樂
與聲樂相互分離的傾向。
4
巴洛克時期(一)
數千年前的古典音樂由於年代過於久遠,加上所遺留下來的資料 殘缺不全、考證不易,所以今天討論西洋音樂史,大多是從希臘時期 (大約是西元前一千年)談起。古希臘人非常熱愛音樂,他們當時已 經有了音高的概念,並且依據不同的音高制定了許多不同特性的調式 。此外古希臘人也確立了一套有關於音階方面的音樂理論。在樂器製 作方面,希臘時期有一種叫「奧洛斯」的管樂器,還有一種稱為「抱 琴」的撥弦樂器。
1.複音音樂的盛行:最早的葛麗果聖歌是單音音樂(所謂單音音樂是指樂曲僅有
單一的旋律線或曲調,不含任何伴奏的音樂),但是到了後來,人們漸漸覺得這樣子
的音樂太單調了,所以就試著在原來的旋律之外,再加上其他的旋律一起唱,形成了
所謂的「複音音樂」。
複音音樂從西元九世紀開始發展,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了全盛的狀態,所以也有人將 文藝復興時期稱作為「複音音樂時代」。與過去的單音音樂相較,複音手法使得音樂 的表現力變得更加豐富而多彩。
式都是以宗教為中心,然而自文藝復興時期以後,人們開始根據科學的觀點去觀察有
關人類和大自然的事物,以前被看成是神秘的事物,重新被人們以理性、科學的方法
志思考和研究。於是在文藝復興時期,歐洲產生了許多偉大的人物,例如科學家哥白
尼、伽利略;美術家達文西、米開蘭基羅;文學家但丁、莎士比亞等人。至於在音樂
方面,雖然沒有產生與上述幾人齊名的人物,但仍有下列幾項重大的發展:
的教會音樂加以整理彙編及改良,產生了著名的葛麗果聖歌。葛麗果聖歌揉
合了猶太、敘利亞、希臘和羅馬的音樂(它只有單音的旋律,沒有和聲或對
位,也沒有使用樂器來半奏),這種聖歌在葛麗果教皇的推動下,於西元十
一、十二世紀時,到達了最鼎盛的境界。
2.除了具有宗教用途的聖歌外,一般的世俗音樂在中世紀時期也日漸發
達,這種音樂興起於騎士之間,然後再擴張到百姓社會。在當時以德國和法
古典音乐发展史
2020年5月27日星期三
古代
從音樂的源起到基督音樂的興起為止,稱之為古代。 根據歷史學家的研究,世界上的文明古國,像中國、波斯、埃及、希 伯萊、印度等等,都有它們自己音樂源起的傳說,我們今天雖無法考 證出音樂究竟是在何時由何人所創始,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數千 年前,人類便已有了音樂,而且是在世界上許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 間,同時朝多元化發展。
2.樂譜印刷術的發明:在樂譜印刷術發明之前,樂譜必須靠人工來抄寫,所以樂
譜在當時是相當珍貴而稀有的,這對於音樂的普及自然是非常的不利。然而自從樂譜
印刷術在文藝復興時期被發明後,一般社會百姓也都能擁有樂譜,使民間的世俗音樂
藉由樂譜的流傳而更加發達。世俗音樂在此時期,終於到了可與宗教音樂分庭抗體的
地步。此外,印刷樂譜的問市,也使得後人對於研究前人所遺留下來的音樂,變得更
希臘在西元前一四六年被羅馬帝國征服後,因為羅馬人並不珍惜 希臘的音樂遺產,使得音樂逐漸失去了在社會與生活上的重要性。這 種情形一直到基督教在羅馬興起,誕生了新的基督教音樂後,音樂才 再度受到重視。在此之前的音樂,我們今天就統稱為「古代音樂」。
2
中世紀
從基督教音樂興起到文藝復興之前的這一段時期,時間上大概是西元
五○○年~一四五○年間。
許多歷史學家過去認為,在希臘、羅馬等古文明之後,中世紀是一段相
當長的黑暗期,意謂著歐洲的文明在這段時間進步得非常緩慢,然而近年來
的研究似乎漸漸地推翻了這種看法,至少在音樂方面,中世紀時期仍有以下
幾方面的發展:
1.以羅馬為中心的基督教音樂,隨著基督持下,由教會人士將各地
早的鈕姆樂譜還不能完全記下旋律,它只能表示歌詞各音節大略的長度和抑
揚而已。到了十世紀左右,四線譜發明以後便可記錄音的高低。然後到了十
二世紀又發明了表示音長短的符號,逐漸成了今天五線譜的基礎。
3
文藝復興時期
西元一四五○年~一六○○年間的一百五十年,稱為文藝復興時期。
文藝復興時期是歐洲近弋文明奠基的一個時期。在此之前歐洲人的思想與生活方
覺得這一百五十年來的繪畫及建築作品,給予他們的印象是古怪而且過份地
龐大,所以他們就以「巴洛克」這個字來代表這段時期的藝術風格。而因為
音樂也是藝術的一部份,後來就有人也把這個不太好的字眼,形容當時的音
樂。
以今天的眼光來看巴洛克時期的音樂,我們會覺它得一點也不古怪,但
因為「巴洛克」這個名稱延用已久,似乎也沒有人想為這個時期的音樂,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