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我国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方案
黄远水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与我国旅游学界许多同仁一样,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问题是笔者多年教学科研工作中接触最多的问题之一。
到目前为止,关于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方案已有多个,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0重点项目成果,郭来喜、吴必虎等的5中国旅游资源分类系统与类型评价6,国家标准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6(GB P T18972-2003),以及一些专项旅游资源如地质旅游资源、海洋旅游资源、红色旅游资源、体育旅游资源、民族风情旅游资源等的分类与评价方案。
综观这些方案,笔者以为,最具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是前面两个方案:郭来喜、吴必虎等的方案,可以认为是学术研究型方案的典型代表,而国家标准则是国家规范性质的实战操作型方案的典型代表。
郭来喜、吴必虎等的方案,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其科研经费与力量投入在国内同类型课题研究中名列前茅。
所以,其水平及权威性是毋庸置疑的。
笔者认为该方案有两点值得商榷:
第一,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案存在不足。
旅游服务类资源是旅游业资源而不是旅游资源,这个问题笔者在以前的文章里已经探讨过,今天还是持这个观点。
国内多位著名旅游学者,如陈传康、郭来喜、保继刚、孙文昌等关于旅游资源的概念界定,包括该方案本身所载论文中关于旅游资源概念的界定,似乎也与笔者的这一观点相类似。
该方案为什么将旅游服务类资源归入旅游资源的范畴,笔者不得而知,或许其主要原因是作者为了该方案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实际应用的方便。
第二,旅游资源的规模划分方案不够妥当、不好把握,并可能导致对某些类型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的不公平。
该方案将旅游资源按规模不同划分为景域、景段和景元3种,这样的划分方法一方面实际操作起来不好把握,另一方面由于某些类型旅游资源在某种规模种类方面的缺失,可能造成该资源类型的评价值偏低,如该文所举例子碑景型只有景段、景元而景域缺失,景域在定量评价中的权重又达0.5,那么即便是世界最著名的碑景型旅游资源)))西安碑林,其可能的最高得分也只有5分(满分10分),这样的评价结果对西安碑林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国标GB P T18972-2003颁布以来,影响很大,各地的许多旅游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已经采用了该标
准。
笔者认为,相对于郭来喜、吴必虎等的研究型方案,国标显得比较简洁、易于掌握和操作。
不过,该方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关于该方案的优化,笔者基本同意吕连琴的意见(吕连琴5关于旅游资源普查中的若干疑点探讨)))以全国第一个普查试点省份河南省为例6,5旅游学刊62004年第3期)。
由于篇幅有限,这里不再赘谈,仅补充一点意见,即应该将各定量评价值所对应的旅游资源级别由高至低的五级至一级改为一级至五级。
按照传统表达习惯,一级的事物总是比三级、五级的来得高级,这与评定饭店、景区不一样。
最后,笔者同意彭德成等(2003)把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作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的观点。
这个观点多位学者已经提出了两年以上时间,但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案出台,该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于全国各地方兴未艾的旅游资源(景区)承包、合作经营实践,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学科的不成熟。
笔者认为,该问题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由于该课题的研究涉及资源经济学、资产评估学、旅游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所以,应该组织包括资源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课题组,尽快研究、提出兼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旅游资源价值评估方案,以满足社会相关各界的翘首盼望。
(作者为该院副院长,副教授;收稿日期:2006-01-19)
科学、规范、全面、高质、完整
)))广州增城市旅游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体会戴光全江璐明杨丽娟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70)
增城市是广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2004年广州市旅游局确定增城市按照5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6国家标准(GB P T18972-2003,以下简称/国标0)进行旅游资源普查的试点工作。
这次普查历时1年,总结此次增城市旅游资源普查的工作体会,我们认为可以归纳为新的依据、新的目的和新的方法等/三新0:
一是新的依据。
按照国标要求严格进行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同时对这个国标本身仍然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改进。
国标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的指导性标准,对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3个方面进行了操作性很强的界定,为实施区域旅游资源调查提供了依据。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一国标未9
旅游学刊TOURISM TR IBUNE第21卷2006年第2期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