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英语新课改的理念,英语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综合发展学生的外语能力,而这一切离不开英语思维的培养。
发展英语思维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素质高低的重要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
因此我们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维的世界里。
”因此该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观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英语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曹芹芹,山东聊城人,现就读于聊城大学,为2018级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
[]G421[]A
[]1002-2139(2018)-14-0043-0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英语教师如何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学好英语,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当前,我国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对英语语言能力的训练比较多,却较少进行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
通过大量的语言能力训练,学生能够熟记或说出很多单
独的英语句子,却不能把语句连贯起来运用,这是因为学生尚未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语言的学习是为语言的使用,而语言的思维决定了语言的运用。
本文拟就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试做初步的探讨。
一、培养英语思维习惯的重要性
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王德春先生在《语言学概论》中指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实现思维活动的物质形式;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积极过程,它在客观物质的基础上形成、存在和发展。
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反映现实的过程是抽象思维;以表情、意志、美感形式反映现实的过程是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成果都反映在语言单位的意义之中,语言的意义内容相应地分为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修辞意义。
因此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密切。
2、英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现在我国英语教学已经步入一个崭新的时期,英语已真正被当做交际的工具来教、来学和来用,交际则离不开思维,人们用语言进行表达的同时也是在用大脑思考,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用词汇组成不同的句子表达不同的意思,就是思维在起作用。
而英语思维就是用英语思考,是相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人在交际时运用其母语进行思维,而后通过翻译法把思维的结果译成英语再传达给对方而言的。
英语思维是
对所学英语语言的运用,是所学知识结构的表达和语言技巧的综合表现,全面体现英语教学的效果。
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可以提高他们掌握和使用英语的效果,进行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如何创建思维型课堂
1、善于提问,引发学生的思维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思索性问题,进行启发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答案。
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获取知识,掌握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提问,课文讲解提问,课后提问等方式,来引发学生的思维。
(1)课前预习提问
教师在教授新课时,可侧重课前预习提问,让学生进行课外预习前,教师最好布置一个比较明确的任务。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下节课所谈论话题的资料,在学习The Misery of Shyness这篇文章前,让学生思考"In your opinion, what’s a shy person like and how to overcome shyness?"(在你看来,一个害羞的人是如何表现的并如何克服?),此时每位学生都会随即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思考有关内容,通过加工整理,最后提取出来。
教师再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把自己的观点和作者的进行比较,分析分析自己的创新点在哪。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就是说学与思要结合,因为经过思考后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
(2)课文讲解提问
课文讲解提问是指教师以问题为线索来讲解课文,这样可以自始至终吸学生的注意力,变学生的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
比如,在讲解“American Friendship Pattern”一课时,笔者分析课文的线索是以下五个问题)
What are the American friendship patterns ?(美国人的友谊模式是什么?)
What are the different ways of organizing the contrasts ? (组织对比的不同方式是什么?)
How is the article organized ?(文章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What is the writing style?(该篇的文体是什么?) What are the implied American social values ?(文章所蕴涵的美国社会价值观是什么?)
问题1和2属于记忆性问题,主要强调对课文内容本身的熟悉,后3个问题属于思索性问题,学生须通过分析推理后才能回答。
除了教师提前设问之外,还可以让学生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既巩固了课文所学内容,又主动的用英语进行思考。
只有经常用英语不断地进行思维,才能达到英语学习的高级阶段。
同时也可进一步提
高学生分析,推理,创造性等的思维能力。
通过这种训练,学生在日后与人谈论一些美国文化之类的话题时,才能做到既有内容,又有自己的看法。
(3)课后提问
在课文讲解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概括课文中心的大意。
撰写课文的提纲来培养学生的概括思维能力。
教师只有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思索性的问题,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的思索机会。
通过不断进行比较,分析,推理,概括,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冯锦. 论英语思维习惯的培养湖南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18年3月
[2]、陈秋云. 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北京考试周刊, 2018年13期
[3]、吴雪莲. 注重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北京考试周刊, 2018年53期
[4]、乔明文. 英语教学中渗透思维教育西安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