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日记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小学生日记存在问题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生日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日记作文即把日记当作作文的主要形式,它是学生练笔的重要途径。

日记是致力于学生个人情感世界、生活轨迹以及见闻感受忠实而自由的记录,也是积累素材、练习写作和提升生命质量常用且重要的方式。

农村学生自己很少课外书,而大部分学校又没有图书室。

他们生活的单一,见识面的狭窄,是他们日记写作能力低下的原因,针对现在农村小学生日记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我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日记,调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教给学生写日记的方法,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相信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培养学生一些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一个多月的教学中,我发现小学生在日记写作中存在许多问题及原因:由于教学条件及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相比城市学生更低,一般写作兴趣不高,语感不强,语病较多,思路落入俗套等,针对现在农村小学生日记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我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方法:问卷调查(附问卷)
调查对象:铁沙盖镇中心小学
调查范围:三、四年级
调查时间:2012/3/23
本次调查采取抽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 份,有效20 份。

针对有效的问卷进行了整理,分析,归纳。

现将有关调查结果情况分析如下:
一、农村小学生日记存在的原因
(一)、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
对于小学生来说,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是他们的乐园,学习的课堂,思考的源泉。

还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动鲜活的日记写作题材。

然而,现在许多农村学生的生活却显得有些单调,他们几乎每天都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缺乏接触自然,亲近生活、融入生活,更别谈亲身体验与感悟生活了。

即使学生能学到东西,无论是经验、阅历还是一些劳动所需的智慧、技巧也都只能间接地以认知的形式得到,非常抽象,不带有个人感情和成长的印记。

这样的生活不再是丰富多彩的,充实的,而是苍白的,贫乏的。

(二)、书面表达困难
我对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小学生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大约有1/4的学生觉得在日记写作时书面表达困难。

具体表现在:句子不完整,语言罗嗦,表达不准确,语句不通顺,容易出现多字漏字或错别字。

学生出现写作基本功的“低级困难”,让人十分担忧。

其实,造成学生书面表达困难,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没有培养学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就当前现状来说,小学三年级才真正开始学写作文,但诸多教师都不能落实,进行写作教学的时间甚少,且常用模式教学,如读范文,列提纲,然后模仿范文“创造”一篇文章即算完成了教学任务。

日记写作是扶持作文写作的起步,学生在低年级都没有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一下子要求写出成型的文章,无疑让学生感到棘手,书面表达困难也不足为奇了。

(三)、内容单调,形式单一
大多数小学生日记的内容比较单调,例如春游、升旗、书包、铅笔盒、小猫小狗、考试成绩不好挨骂自己暗下决心等等。

此外,形式也十分单一,不少学生的日记连词语、句式都惊人地雷同,也惊人地单调,几乎是记流水帐式。

这与教师平时的教学有很大的关系,有不少教师为了让学生在短短几次写作课中就学会写文章,教给学生一些模式化的写作套路,例如怎样开头,中间用什么话过渡,最后怎样结尾。

这种方法看似省时省力,实际上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从写作发展的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

学生写出的文章大多缺乏生气。

学生的思想和情感一开始就被束缚住了。

(四)、感情虚假造作
许多学生都认为写作是一套,真实想法和情感是另一套,不能在日记里流露出来,否则要挨老师批评。

他们认为写作时要写伟大、高尚的事件,这样才能“拿高分”。

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流露出很多虚假造作的思想和伪崇高的感情,自己的真情实感反而没有了。

这是由于许多教师在日记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忽视了现实生活对学生的意义,总是习惯控制他们的思想与情感,限制他们表达的顺序、方式与方法。

立下诸多关于日记写作的清规戒律,不能接受有个性的表达,遇到新异的思想和语言风格,总是设法逼学生“纠正”,他们不能写自己想写的,得写教师布置的;学生也不能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得写教师认可的,这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自主、自由表达。

二、为了解决学生日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对策:(一)、传授知识,打好基础。

要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必须使学生掌握日记的写作知识,这是前提条件,结合优秀日记,教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日记,写日记有什么意义,日记格式和内容,从而使学生了解知识,明确如何写日记。

(二)、阅读优秀日记,开拓视野。

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写好日记,必须让学生多读多看,吸取营养。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写文章没有什么捷径可走,也没有什么窍门,无非是看的多了,就知道怎么写了。

”有人说“学会唐诗300首,不会写来也会偷”,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因此,在学生了解日记写作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给学生借阅一部分优秀日记,让学生阅读,看看日记怎么写的,学生从中一定会吸取营养,开拓视野。

(三)、加强练习,提高能力。

我们知道,能力是在练习中形成的。

正如一个人要学游泳,光在池边看不行,必须亲自下水练习,喝几口水,扑腾一下,反复练习才行。

因此,在学生了解了日记写作知识,阅读了部分优秀日记后,只有让学生大量练习,多写多练,才能迅速提高写日记水平。

(四)、精心辅导,促进发展。

要提高学生日记水平,促进每个学生发展,教师必须加强指导。

学生刚刚开始写日记时,兴趣很浓,但坚持不了多久,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学生没有内容可写。

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教师出个题目让学生写,另一种方法就是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勤于观察,多读好书,从而找到写日记的材料。

(五)、开展日记比赛,共同提高。

适量地开展日记比赛,可以促进学生日记水平不断提高。

老师可以在班里开展了一次日记比赛,要求学生任选几个喜欢的小动物,展开想象,编一个故事,学生兴趣就会被激发。

这样的活动可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写日记能力有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写日记不仅能迅速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只要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去做,就一定能指导学生写好日记。

问卷调查
1、你是从三年级开始写日记的吗?
A、是
B、否
2、你现在写日记觉得困难吗?
A、困难
B、不困难
3、你有写日记的习惯吗?
A、有
B、没有
4、你喜欢写日记吗?
A、喜欢B不喜欢
5、你是否经常阅读课外优秀日记?
A、是
B、否
6、你认为现在有写日记的必要吗?
A、有
B、没有
7、你介意将日记让老师或同学阅读吗?
A、介意
B、不介意
8、你在日记创作当中会写自己的真实感受吗?
A、会
B、不会
9、你对如何提高日记写作能力有什么看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