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策略分析-教育文档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策略分析-教育文档

中职学校教师绩效考核策略分析
教师绩效管理的目的是基于对中职教育的发展目标,管理人员和教师双方连续动态沟通的基础上,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考核、业绩表现、评估结果一系列应用以改善和提高中职学校的教学环节,促进教师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目前我国对于中职学校的评估主要是停留在中职学校的达标考核上,学校自身的一些考评方式也存在不足,。

考核如果达不到预期目标,不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而且极易造成负面结果。

一、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混淆了绩效考核与人员评价
大多数学校对教职工的考核通常从“德、勤、能、绩”四个方面入手。

“德、能、勤、绩”考核看起来好像是比较全面的,但它并不能真正体现绩效考核的本意。

绩效(performanee)的英文原意是表现”因此绩效考核应该是对教职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最终的业绩的考察和评定,而不是从“德、能、勤、绩”入手做全面的人员评价。

目前的考核方式把绩效考核与人员评价混为一谈,甚至偏离了员工的绩效而把重点放在了与绩效相关性不强的因素上。

这样既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又会引起教职工的不满。

2.考核指标比较粗糙,主观性强
绩效指标的设计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

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或出于节约成本的目的,相当多的中等职业学校对教职工的考核采用比较粗糙的整体判断性指标,试图通过模糊的定性化描述对教职工进行评价,可操作性较差,主观性强,结果也没有可比性。

3.缺乏对考核结果的比例控制
正常的绩效考核结果应当符合正态分布,即处于中等水平的员工应占大多数,“优秀”、“不及格”占少数。

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校的考核结果是:几乎所有的教职工都是优秀或良好,几乎没有不合格者。

这显然与正常情况不符。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就是我们没有限定考核结果中各等级的比例,考核者可能会出于感情上或心理上的原因而使考核结果扭曲。

4.绩效考核过程中缺少有效的沟通
绩效考核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进行绩效考核的目的不仅是把考核
结果作为教职工奖惩的依据,更重要的是帮助教职工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以便取长补短,提高工作绩效。

5.绩效考核的结果应用不当
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把绩效考核的结果仅仅作为发放奖金、评选先进的依据,常常是奖金发放完毕、先进个人评选出来,绩效考核结果就被人们淡忘了。

此外,把绩效考核结果与物质奖励结合在一起,会对教职工的行为起到向选择”作用,不排除一小部分人为了获得好的考核结果而使用不正当的手段。

如何有效开展绩效考核,是目前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立有效的中等职业学校绩效考核体系的策略
1.绩效考核前进行有效的宣传和动员
为了让教师理解本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并支持绩效考核,在绩效考核前一定要进行有效的和有针对性地宣传动员,主要包括向他们宣传绩效考核的科学性、目的和意义、绩效考核的公正性与方法的合理性、绩效考核的有关纪律和要求、整个流程与运作程序等。

通过宣传,让教师明确考核双方是一个利益和责任共同体,是共同进步、共同成功的双赢结局,从而使他们接受考核,并参与到绩效考核之中。

2.制定客观、科学的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标准是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尺度,对教师进行考核,单有指标体系还不够,指标体系仅仅规定了教师的质,而具体考核时,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每一指标进行衡量。

考核标准随着工作的性质、任务、目标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考核标准的制定要有适度的压力。

标准过高,职工无论怎么努力也难以达到时,将失去作为考核标准存在的意义;标准过低,职工不需要多大努力就可以达到,将起不到改善绩效的目的。

因此,编制的标准应是大多数职工通过努力基本能达到的水平。

这样考核标准形成的压力会促使被考核者更好地挖掘自己的潜能,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3.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根据自身特点要积极探索、创新绩效考核的机制与方法。

规范考核程序,健全考核组织。

绩效考核工作一般由学校按规定的程序与年度考核结合进行,可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教师自评与学科组评议、年级组评议、考核组评议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同时适当听取学生、家长及社区的意见。

要充分发挥校长、教师和学校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

要不断完善绩效考核载体,可采取指标要素测评、业务知识测试、建立教师发展档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多种形式,完善教师绩效考
核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反映教师的业绩和贡献。

4.进行绩效反馈
绩效反馈非常重要,通过反馈,教师了解了管理者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从而能够根据要求不断提高自己;通过反馈,使管理者可以随时了解教师的表现和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激励和辅导。

唯有如此绩效考核才能发挥好的作用。

5.结合绩效考核激励教师
管理中的激励就是要解决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问题,如果把激励制度促进教师创造性和促使教师主动提高自身素质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激励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就更不容忽视了。

它是进行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考核成绩不理想的教师,激励可使他们战胜困难,改进绩效;对于成绩优秀的教师,持续的激励可使他们的成绩蒸蒸日上,工作积极性永葆旺盛。

常用绩效考核结果激励教师的方法有:奖励激励、语言激励、情感激励、工作激励、目标激励等等。

绩效考核结果要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

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学校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对有突出表现或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视不同情况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

绩效考核结果也要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岗位聘任、职务晋升、培养培训、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