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笔记本电脑发展介绍
1996年是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SVGA的显示屏被大量采用, 同时已经开始有XGA(Extended Graphics Array,1024*768,纵横比4:3)的显示屏出 现。硬盘的发展也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瘦身”。同年,英特尔正式开始留意笔 记本电脑专用 CPU 的研制,笔记本电脑 CPU 就是在这个时候采用了 0.35 微米 制造工艺生产,电压降到 3.3V ,从这时开始笔记本电脑的 CPU 才真正地与台 式机 CPU 划清了界限。
Fairchild Camera公司的Robert Noyce在芯片表面上形成电子结来制 作晶体管,使用铝蒸气镀膜并使之形 成适当的形状来做器件的连线 ,这种 技术称为平面技术(Planar Technology)。Kilby和Noyce开发的 集成电路成为现在所有集成电路的模 式,Kilby和Noyce也共同享有集成电 路的专利。
3、集成电路的出现
1959年,在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 工作的青年工程师杰克基尔比 ( Jack Kilby )第一次成功地在一 块锗半导体基材上,用几个晶体管、 二极管、电容器和利用锗芯片天然电 阻的电阻器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这一发明就是影响深远的集成电路 IC(Integrated Circuit)。
1985年,真正的笔记本电脑诞生,东芝推出T1000,第一次给人们带来了 ‘笔记本电脑’的概念。”,它采用Intel 8086 CPU,512KB RAM,并带有9 英寸的单色显示屏,没有硬盘,可以运行MS-DOS操作系统。
笔记本电脑雏形
‘笔记本电脑’的概念
1989年9月,苹果公司面向 用户推出了第一款笔记本电脑。 它采用了68HC000处理器,这 是Motorola68000的低电压版本, 运行频率为16MHz。内存为 1MB,内置了40MB的SCSI硬盘。 这款笔记本采用的显示屏依旧为 10寸单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 600 X 400。当然也正因为性能 卓越,这款笔记本的价格十分高 昂。
1996年,联想发布第一台 笔记本电脑昭阳S5100
1997年9月,IBM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了配 备14.1寸彩色液晶、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770,这款机器的问世意味着高分 辨率大屏幕时代即将到来。
2002年秋季出现平板电脑(Tablet PC)这一命名,当时微软公司大力推 广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而 渐渐变得流行起来 。它是一种小型、 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 本的输入设备。
项目7 笔记本电脑CPU、内存、硬盘的检修
项目8 笔记本电脑液晶屏的检修 项目9 笔记本电脑键盘与触摸屏装置的检修 项目10笔记本电脑电源供电电路的检修
项目一 笔记本电脑发展的简介
• 笔记本发展概述
• 半导体技术发展概述
一 笔记本电脑发展的简介
1982年11月康柏推出了一款手提电脑,重28磅(约合14公斤),这应该算是 最早的笔记本电脑雏形。
2011年第四季度,英特尔推出 了超薄、超轻、超长待机、超主流 价格、无光驱的超级本。
2011年第四季度英特尔推出了二 合一超极本,它可以触控和变形
二合一超级本拥有的特点:超薄、超轻、超长待机、 超主流价格、无光驱、触摸屏触控、变形。拥有这些特 点是因为它采用了更小巧、功耗更低的专用处理芯片。
专用处理芯片的出现是源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半 导体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芯片制造工艺的提高,特征 图形尺寸的减小。下面就半导体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作 简单的介绍。
1991年,东芝公司推出第一 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 (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 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型号 为T3200SXC,CPU为 Intel386SX(20MHz),内存1MB, 硬盘120MB,显示屏彩色24厘 米ActiveM atrix TFT,分辨率 为640×480(VGA)。
1992年10月IBM推出了第一 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 脑ThinkPad700C。
1995年,ThinkPad760cd问世,这 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第一 个采用12.1英寸SVGA(超级视讯图形 面卡(super video graphics arra)高 分辨率显示的笔记本电脑。支持多媒体 处理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走 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此时的笔记 本电脑正如当年的 PC一样,开始走向 普通大众。
二 半导体技术的发展
1、 电子管的出现
电信号处理工业始于1906年 – 美国德弗瑞斯特 (Lee deForest)发明 真空管,879,532号专利, 令长途无线电话通讯变 得可行。真空三极管有 两个重要的功能:开关 和放大。开关是指电子 器件可接通和切断电流 (“开”或“关”);放 பைடு நூலகம்则是指电子器件可把 接收到的信号放大,并 保持信号原有特征的功 能。
2、晶体管的出现
真空管有一系列的缺点:真空泄 漏、体积庞大、易碎、老化很快, 要求相对较多的电能维持运行等。
1947年12月23日,美国贝尔实验 室的三位科学家巴丁(John Bardeen)、布莱顿(Walter Brattin Walter Brattin)和肖克莱(William Shockley)演示了用半导体材料锗制 成的电子放大器件,这种器件不但 有真空管的功能,而且为固态无真 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低且寿 命长。这种器件最初被命名为“传 输电阻器”,而后更名为晶体管 (Transistor),这三位科学家也因 他们的这一发明而被授予1956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自我介绍:
课程:电路分析、低频、高频电路、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 路制造工艺、芯片封装与测试、笔记本电脑组装与维护。
我的教师观:给学生自信、给学生学习电子技术高效的方法
我的学生观:心态阳光(有目标、有感恩的心、有责任感)
本门课程的考核:课堂表现+出勤+
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项目1 笔记本电脑发展的简介 项目2 笔记本电脑检修常用仪器仪表和工具的使用 项目3 基础元器件及电路的检测 项目4 笔记本电脑基本结构与原理 项目5 笔记本电脑部件的拆机与装配 项目6 笔记本电脑主板的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