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工程概况 (2)1.1地质条件 (2)1.2地下水情况 (2)2 施工方案 (2)2.1 施工程序 (3)2.2 施工方法 (3)2.2.1测量定位 (3)2.2.2钢板桩施打 (5)2.2.3钢板桩支护 (7)2.2.4管道沟槽开挖 (8)2.2.5沟槽回填 (10)2.2.6钢板桩拔除 (10)2.2.7竣工验收 (12)3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12)3.1安全技术措施 (12)3.1.1施工现场的安全 (12)3.1.2安全用电 (14)3.1.3现场防火措施 (14)3.1.4加强设备管理 (14)3.1.5事故发生的急救措施 (15)3.1.6基坑土方施工安全措施 (15)3.2质量措施 (16)3.2.1钢板桩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6)3.2.2基坑开挖质量措施 (16)3.2.3基坑土方成品保护 (17)1、工程概况:截流污水干管管总长约6200米,管径为DN300~DN800的HDPE钢带增强(PE)螺旋波纹管,埋深为3.0~4.86米,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管道中心线在公路正下方,又近高压电杆、建筑物及公共设施,不具备放坡开挖条件,为了不破坏相应建筑及设施,采取拉森钢板桩及槽钢支护开挖形式。
1.1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资料,管道沿线地层可划分为四层: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第四系残积层(Q el),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泥质砂岩(J)及震旦系混合岩(Z)。
各岩土层的主要特征详见岩土工程详勘报告及测量成果报告。
1.2地下水情况拟建场地地下水含水量丰富,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临区外围含水层及侧向排洪渠及河涌水的渗流补给,管道沿线距排洪渠及河涌较近,场地地下水与排洪渠及河涌水具互补关系。
此段管线根据地勘报告,地下水位在2.3~3.5m,地下水位较高。
2 施工方案根据本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管道敷设设计要求,考虑沿途的工作面有限,地下水位较高,且在粉细砂层开挖时易产生流砂、突涌和坍塌现象,决定采用拉森IV钢板桩或槽钢支护开挖施工,按开挖深度选用6m长度。
沟槽开挖为:机械+人工。
人工清底厚度为20—30cm。
2.1 施工程序测量定位——钢板桩施打——倒退法挖掘——桩围檩和支撑——排降水系统设置——管道基础——管道安装及试验——验收回填——拆拔钢板桩2.2 施工方法2.2.1测量定位1、钢板桩定位钢板桩选用防水型,沿管线延长线(中心轴线方向)密扣排布置,按规范要求基坑底的宽度为600+1000=1600mm。
考虑到地下水位丰富,故槽底需设排水沟,工作面宽度应适当增加,故基坑底宽度采用1800mm。
2、测量放线进行施工放样测量,定出沟槽中线及井位并引出水准基准点,作为整个排水工程的控制点。
每次测量均要闭合,按规范严格控制闭合误差。
测量管沟中心轴线、标高;并放出管沟基槽边线,在边线设置小木桩。
沟渠放线,每隔20m设中心桩。
必要时设置控制桩。
沟槽测量工作应有正规的测量记录本,认真详细记录,必要时应附示意图,并应将测量的日期、工作地点、工作内容以及记录、对点、拉练、扶尺等参加测量人员的姓名记录,测量记录均应有专人妥善保管,随时备查,作为工程竣工的原始资料。
(1)平面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采用导线传递法建立现场平面测量控制网,控制网至少设多个稳定的现场一级控制桩,由一级控制桩引测至管道、构筑物控制点。
在传递过程中,项目总工程师必须进行技术复核,做好记录。
测量仪器采用全站仪、经纬仪、精密水准仪、钢卷尺等。
测量工作由专门的测量组完成。
现场设的平面测量控制桩,其位置必须设在通视良好,不易破坏的地方,尽量避开施工道路及材料堆场。
我公司将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和控制点进行复核测量,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通过现浇混凝土加固等方式保护好原始控制点。
(2)高程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建立临时水准点作为工程控制的基点,在沉降观测及高程测量时必须闭合或进行附合检测,并进行闭合差或附合差分配。
所有的测量结果达到规范要求的精确度。
高程传递时,应反复校核,并作好记录。
根据业主提供的资料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测量,以保证所提供资料的准确性,通过现浇混凝土加固等方式保护好原始的水准点。
该水准点为场内永久性水准点,作为本工程高程控制及竣工后沉降观测的依据。
(3)施工测量措施成立现场测量专业组,专业组隶属于项目总工程师管理。
测量仪器按照其有效期限由工地测量员定期送当地仪器检测所检查、校正。
建立测量复核制度,每次控制点引用时,须经项目总工组织复核,关键性的复核邀请项目经理参加,细部尺寸由各单位施工负责人组织复核。
每次测量均需完整的详细的记录,作为主要的工程技术资料进行归档保管。
2.2.2钢板桩施打本工程沟槽采用拉森钢板桩支护,沟槽支护结构大样图详见附图。
1、钢板桩施工顺序钢板桩的打设虽然在基坑开挖前已完成;但整个钢板桩支护结构需要等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在许可的条件下将板桩拔除才算完全结束。
因此,对于钢板桩的施工应考虑打设、挖土、支撑、地下结构施工、支撑拆除及板桩的拔除。
板桩定位放线→挖沟槽→安装导向架→沉打钢板桩→拆除导向架支架→第一层支撑位置处开沟槽→安装第一层支撑及围檩→挖第一层土→安装第二层支撑及围檩→挖第二层土→……→安装最后一层支撑及围檩→挖最后一层土(至开挖设计标高)→基础施工→回填或换撑→拆除最下层支撑→拆除全部分支撑→回填→拔除钢板桩2、钢板桩打设打桩围檩支架(导向架)的设置。
为保证钢板桩沉桩的垂直度及施打板桩墙面的平整度,在钢板桩打入时应设置打桩围檩支架,围檩支架由围檩及围檩桩组成。
围檩系采取双面布置形式。
沿高度上布置两层到三层,这样,对钢板桩打入时导向效果更佳。
一般下层围檩可设在离地面约500mm处,双面围檩之间的净距应比插入板桩宽度放大8-10mm。
围檩支架一般均采用型钢H 300×300,围檩桩的入土深度6m,间距2.5m。
打桩流水段的划分。
打桩流水段的划分与桩的封闭合拢有关。
流水段长度大,合拢点就少,相对积累误差大,轴线位移相应也大;流水段长度小,则合拢点多,积累误差小,但封闭合拢点增加。
一般情况下,应采用后一种方法。
另外采取先边后角打设方法,可保端面相对距离,不影响墙内围檩支撑的安装精度,对于打桩积累偏差可在转角外作轴线修正。
钢板桩打设:先用吊车将钢板桩吊至插点处进行插桩,插桩时锁口要对准,每插入一块即套上桩帽,轻轻加以锤击;在打桩过程中,为保证钢板桩的垂直度,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加以控制;为防止锁口中心线平面位移,可在打桩进行方向的钢板桩锁口处设卡板,阻止板桩位移。
同时在围檩上预先算出每块板桩的位置,以便随时检查校正;开始打设的一、二块钢板桩的位置和方向应确保精确,以便起到样板导向作用,故每打入lm应测量一次,打至预定深度后应立即用钢筋或钢板与围檩支架焊接固定。
由于板桩墙的设计长度有时不是钢板桩标准宽度的整数倍,或板桩墙的轴线较复杂,或钢板桩打入时的倾斜且锁口部有空隙,这些都会给板桩墙的最终封闭合拢带来困难,往往要采用异形板桩、轴线修整等方法来解决。
3、异形板桩法在板桩墙转角处为实现封闭合拢,往往要采用特殊形式的转角桩—异形板桩。
它是将钢板桩从背面中线处切开,再根据选定的断面进行组合而成。
由于加工质量难以保证,打入和拔出也较困难,所以应尽量避免采用。
4、轴线修整法通过对板桩墙闭合轴线设计长度和位置的调整,实现封闭合拢的方法。
封闭合拢处最好选在短边的角部。
轴线调整的具体作法如下:沿长边方向打至离转角桩约尚有8块钢板桩时暂时停止,量出至转角桩的总长度和增加的长度;在短边方向也照上述办法进行;根据长、短两边水平方向增加的长度和转角桩的尺寸,将短边方向的围檩与围檩桩分开,用千斤顶向外顶出,进行轴线外移,经核对无误后再将围檩和围檩桩重新焊接固定;在长边方向的围檩内插桩,继续打设,插打到转角桩后,再转过来接着沿短边方向插打两块钢板桩;根据修正后的轴线沿短边方向继续向前插打,最后一块封闭合拢的钢板桩,设在短边方向从端部算起的第三块板桩的位置处。
2.2.3钢板桩支护1.沟槽钢板桩围檩的设置安装主要根据沟槽的深度及宽度、土质结构、沟槽与附近建筑物(以及其它设施)的距离、设计要求等方面而确定。
2.支护形式见(见附图一),标准断面于距桩顶以下1.0~2.0米设置支撑。
3.沟槽支护安装。
采用H300×300×11×19型钢作围檩(横梁)及横撑,横梁与钢板桩之间采用牛腿支托,支托间隔1.5米。
两侧横梁的安装高度一致,并处于同一水平面,每一件横梁长度不宜小于6米。
横撑水平间距为3米(见附图二)。
4.横撑长度以现场两侧横梁间净距尺寸下料,横撑两端面在与横量焊接前应打磨干净,焊接部位100mm以内不应有泥土、锈蚀、油污等影响焊接质量的杂物。
5.圈梁和钢板桩间视情况情况间断焊接固定,各焊接节点必须按要求施焊合格,在通过验收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
支护构件及其尺寸在施工中根据现场情况可做适当调整。
下管部位可通过沟深及管材长度计算后,横撑间距适当放宽。
2.2.4管道沟槽开挖1、管道沟槽开挖管道定位测量和放线结束后,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等复测合格后,可以按施工图要求进行沟槽开挖。
在施工前采取挖探和钻探的方法查明与施工相关地下情况,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各沟槽段的地下水位和土质情况,地下各种电缆的具体位置,施工沟渠与已建的沟渠、构筑物衔接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校对等,以便合理地采取相应的措施。
沟槽开挖的方法有两种,即人工开挖与机械开挖,应根据沟槽的断面形式、地下的复杂程度、土质坚硬程度、工作量和施工场地的大小以及机械配备、劳动力条件等条件确定。
开挖沟槽用反铲挖掘机进行开挖(90%),人工辅助配合(10%)。
在开挖过程中由管理人员在现场指挥并经常检查沟槽的净空尺寸和中心位置,确保沟槽中心偏移符合规范要求。
管沟槽底层开挖的宽度按本次管槽需要保证的工作面进行开挖。
开挖时,随时测量监控,保证开挖边坡、基坑尺寸,轴线、槽底的高程应达到沟槽验收规定的要求。
2、机械开挖沟槽注意事项为保证槽底土壤不被扰动或破坏,在用机械挖土时,要防止超挖,挖至离设计标高20~30cm时用人工开挖、捡平,尽量避免超挖现象。
若有超挖,应将扰动部分清除,并必须用中砂或石屑回填,并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开挖要保证连续作业,衔接工序流畅,同时要注意边坡土体变化,出现问题及时处理。
减少意外事故。
对地下管线和各种构筑物应尽量能临时迁移,如无法迁移,必须挖出使其外露,须采取吊、托等加固措施,同时对挖掘机作详细交底,如无把握,应改为人工挖土。
在工作量不大、地面狭窄、地下有障碍物或无机械施工条件等情况下,采用人工开挖。
人工开挖沟槽,应集中人力尽快挖成,转入下一工序施工。
3、人工开挖时应注意下列事项沟槽应分段开挖,并应确定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若有坡度,应由低向高处进行,当接近地下时,应先开挖最低处土方,以便在最低处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