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ESI学科分析报告
一、基础数据
郑州大学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有4个,即化学、临床医学、工程科学、材料科学,5个有潜力进入世界前1%的学科为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与行为科学、药学与毒理学、物理学、数学。
本报告选取以上9个ESI学科进行分析。
ESI学科分析基于2004年1月至2015年10月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SCIE和SSCI以郑州大学为作者单位的数据。
报告主要包含以下两类数据:每个ESI学科中,我校相关单位对总被引次数的贡献;每个ESI学科中,我校教师个人的被引次数对总被引次数的贡献。
本报告中的个人被引总次数的计算规则为:单篇文章只归到一个作者名下,不对多个作者进行重复计算;文章的归属优先顺序为:第一通讯作者、第二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第二作者,以此类推。
二、学校奖励
为推进郑州大学ESI学科建设,发挥学术产出的示范效用,争取更多的学科提升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根据郑州大学校长办公会议精神,对近十年间学术贡献较大的教师给予奖励。
奖励分为进入世界前1%学科的学术贡献和有潜力进入世界前1%学科的学术贡献两类,每类奖励学术贡献位于前十名的论文作者。
三、分析结果
表1-1 单位贡献排序(化学)
表1-2 作者贡献排序(化学)
表2-1 单位贡献排序(临床医学)
表2-2 作者贡献排序(临床医学)
表3-1 单位贡献排序(工程科学)
表3-2 作者贡献排序(工程科学)
表4-1 单位贡献排序(材料科学)
表4-2 作者贡献排序(材料科学)
表5-1 单位贡献排序(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表5-2 作者贡献排序(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表6-1 单位贡献排序(神经与行为科学)
表6-2 作者贡献排序(神经与行为科学)
表7-1 单位贡献排序(药学与毒理学)
表7-2 作者贡献排序(药学与毒理学)
表8-1 单位贡献排序(物理学)
表8-2 作者贡献排序(物理学)
表9-1 数学学科单位贡献全部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表9-2 作者贡献排序(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