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解读_挪威的森林_的种种象征意义_谢志宇
解读_挪威的森林_的种种象征意义_谢志宇
所谓/ 内向的一代0作家指的是二十世纪七十年 代以后登上日本文坛的作家, 如有古井由吉、后藤明 生、黑井千次、阿部昭、柏原兵三、小川国夫等。文艺 评论家秋山骏对/ 内向的一代0的文学特点做过如下 的总结: ( 1) 对那些知识权威有关社会的论述感到抵 触和不信任; ( 2) 给日常社会引入/ 非现实的世界0; ( 3) 描写都市生活、都市人的生存, 远离/ 家庭0、/ 血 缘0、/ 故乡0等, 甚至离开自然、现实; ( 4) 描写无意义 的人、无意义的场所和无意义的生存。村上春树秉 承了/ 内向的一代0的本质, 甚至有进一步的发挥。
之梦, , 小说中/ 我0 的恋人 直子是个纯情 而伤感的女
孩, 作者在她身上倾注了大量的笔墨。与/ 我0的名 字不同, 作者从一开始就为她选定了/ 直0这个汉字。 / 直0在日语中作动词使用时, 含有/ 矫正、修正0、/ 治 愈、治疗0、/ 重新、复苏0的意思, 因此小说中直子所 出现的场所大多被涂上了疾病、死亡、阴间等象征色 彩。有关这一 点, 本文将 在后面做进一步 的阐述。 直子文静乖巧, 内心孤独。高中时代, 由于青梅竹马 的男友木月/ 莫名奇妙0 ) ) ) 是作者明显的设定 ) ) ) 的自杀, 直子对生活、前途、社会产生了抵触和恐惧, 后来离开家乡, 独自来到东京读大学。她二十岁生 日的晚上 与/ 我0做爱, 活泼的她竟变得一 言不发。 直子离开东京, 住进了疗养院, 数月后她选择自杀, 告别了人世。从直子/ 短暂的0一生中我们可以领略 作者设定这个名字( 或者这个汉字) 的意图: 直子是 忧郁、疾病和死亡的象 征, 并非是健康、正常的人。 或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作者对直子的刻画不像传 统小说那样写实, 呈现出支离破碎、拼凑、含混等特 点。比如作者并没有向读者描述过直子完整的容貌 和体态, 就连是她唯一朋友的/ 我0( 在小说中起着全 知叙述者的作用 ) ) ) 笔者注) 在回忆时也/ 承认0记 不清她的脸: / 大概因为我总是同她并 肩走路的缘 故, 最 先想 起来 的每 每 是她 的侧 影。0 ( 第一 章 3) / , ,我一直跟在离直子一米远的身后, 边走边打量 她的背影和乌黑的头发。0 ( 第二章 21- 22) 。事实 上, 读者在这部小说中根本看不到直子的父母、兄弟 和姐妹, 也看不到她的什么朋友( 除/ 我0以外 ) ) ) 笔 者注) 。在作者的笔下, 直子是个远离社会、家庭成 员、亲情和血缘关系的孤独者, 是个身处社会边缘的 人。她/ 偶然0地出现在/ 我0的面前, 常常又莫名其 妙地离开/ 我0。她从不和/ 我0 谈论家庭, 甚至包括 天气的好坏, 只是喜欢和/ 我0 漫无目标地在街上行 走。直子所表现出的这一特征颇具/ 内向的一代0作 家笔下人物的特点。
11 序言 5挪威的森林6由十一章和一篇/ 后记0构成。小 说以/ 我0的独白和回忆, 讲述二十岁左右的/ 我0 与 直子、阿绿两位姑 娘之间纯真而忧 伤的爱情故事。 作者为主人公设定了一个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名字, 并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和印象式描述, 以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 ) ) ) 那个世界变革时代 ) ) ) 的事件、生活、 个人感受为背景, 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符号串联起现 代青年一幕幕苦涩的爱情美梦。从/ 我0拥有恋人和 爱情到最终失去她们, 小说借此寓意了现代人理想、 信念的破灭, 表现了工业社会中人们的内心孤独和 相互间的不可交流。 小说主人公/ 我0 尤其喜欢阅读美国作家菲茨 杰拉德的5了不起的盖茨比6, 曾多次提到它。作者 的这一设定恐怕寓意着这部小说试图表达的与5了 不起的盖茨比6相同的主题: 幻灭和死亡, 并如同5了 不起的盖茨比6中大量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一样, 5挪 威的森林6中也随处可见这种表现技巧。有些学者 早已注意到这一点, 发表了一些见 解独到的论文。 如李柯将5 挪威的森林6 中的灯光、萤火虫、水 井与 5了不起的盖茨比6中灯光、盖茨比的别墅、峡谷所具 有的象征意义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前者的灯光象 征了主人公/ 我0的爱人和精神寄托, 萤火虫象征着 主人公孤独、微弱的生命之光, 水井象征着死亡。该 作者还进一步指出, 虽然村上春树在创作手法上颇 受菲茨杰拉德的影响, 但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模仿 之上, 而是充分发扬了日本文学的民族风格, 使作品 人物更具有日本/ 私小说0 人物的特点, 描述手法也 更委婉细腻, 富于阴柔之美。¹ 还有学者分析了5 挪 威的森林6中森林、草原所具有的象征意义, 指出它 们是/ 使人迷失自 我的森林0 以及/ 阴阳界 的边界0
21 名字: 命运的象征 5挪威的森林6的主人公有三个: / 我0、直子和阿 绿。这部长篇小说原本是在短篇小说5萤火虫6的基 础上扩写的。5萤火虫6的主人公也有三个: / 我0( 始 终没有姓名 ) ) ) 笔者注) 、好友木 月和他的 女友直 子。5萤火虫6讲述的大抵就是5挪威的森林6第二、 第三章的故事内容: 六十年代末/ 我0在东京读大学, 过着集体宿舍的生活。过去与木月、直子交往, 木月 后来自杀, / 我0与直子的交往中断。一天, / 我0在街 上偶遇了也在东 京读大学的直 子, 开始一 起散步。 直子二十岁生日的晚上/ 我0去她住所庆祝, 后来我 们做爱。第二天直子忽然不辞而别。/ 我0痛恨自己 一时的莽撞, 并不断写信给她, 祈求谅解。数月后 / 我0接到直子的信, 得知她住进京都的一所叫/ 阿美 寮0的疗养院。当晚, / 我0从室友那里得到一只萤火 虫。看着在黑暗中迷失方向的萤火虫, / 我0抑制不 住阵阵悲哀。 村上春树决定扩充这篇小说, 并给/ 我0取了个 名字, 叫/ w at anabe t oru0, 同时还设定了另外一个女 主人公 ) ) ) 阿绿。 一般来说, 日本人的姓名都使用汉字, 表达相应 的意思, 如女子名字中的/ 静子0、/ 纯子0、/ 敏子0; 男
) 75 )
再以这部作品中的另一个女主人公阿绿为例来 看, 她身上同样具有类似的特点。阿绿大方开朗, 与 直子的性格似乎完全不同。/ 绿0显然是生命旺盛的 符号, 也是生命复苏的象征。这一点与日语的/ 直0 字带有/ 重新、复苏0的意思是一致的。但将5挪威的 森林6与5萤火虫6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考虑的话, 读 者不难发现阿绿是作者笔下的另一个直子。在小说 中, 当直子住进/ 阿美寮0后, 阿绿便/ 及时0地出现在 / 我0面前。笔者注意到了小说中/ 我0与阿绿第一次 见面时的描述: 阿绿剪掉了长发( 请注意, 直子过去 是长发 ) ) ) 笔者注) , 戴上了一副太阳镜。她说: / 头 发一下变短, 觉得什么保护层都没有了似的。就像 赤身裸体地被扔到人堆里, 心里慌得不行, 所以才戴 这太阳镜。0( 第四章 61) 笔者同时注意到 / 我0在/ 阿 美寮0第一眼看到直子时的描写: / 她像小女学生一 样剪着整齐利落的发型, 一侧仍像以往那样 用发卡 一丝不乱地拢住 ,,0并且说: / 我嫌麻烦, 就请玲子 剪掉了。0( 第六章 124) 两位女主人公同时以/ 短发0 出现在扩充后的小说中, 笔者认为这是作者精心的 设定。阿绿是直子生命的复苏, 是她在现实世界的 替身。因此, 比起直子来, 阿绿这一人物所带有的现 实性要浓厚得多。小说中的她有父母( 虽先后去世 ) ) ) 笔者注) , 有 一个始终未露 面的姐姐和自 己的 家。作者不仅在描述她家时花了一些笔墨, 也大篇 幅地展示了/ 我0去医院照看阿绿父亲的情景。但阿 绿终究是作者笔下的人物, 她的身上无时不凸显着 作者笔下人物所带有的共同特质, 如家庭关系的含 糊性、日常行为的怪异性。我们倘若仔细分析一下 阿绿的种种行为, 定会更加确定阿绿的内心深处其 实与直子同样难以捕捉, 如同直子所具有的不确定 性一样, 阿绿也犹如天外来客一般, 常常来无影去无 踪, 似乎永远没有自己固定的归属。她常常失约, 不 来学校上课, 当我按照电话号码( / 我0是在学校的学 生管理处查到的 ) ) ) 笔者注) 打过去询问时, 却被告 知没有这个人。等到下次见面时, 她却依旧一幅漫 不经心的样子。作者和/ 我0从来也没有( 给读者) 一 个合理的解释。其实无法解释。因为/ 我0根本就不 了解阿绿。作者笔下的阿绿同样也是支离破碎、散 乱的。
小说中的/ 我0 是一个懦弱 胆怯但心高气 傲的 人。/ 我0 鄙视( 六十年代那些) 虚伪的学生运 动领 袖, 对革命运动的意义持怀疑态度; / 我0无法容忍身 边那些为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 知识精英0。 / 我0喜欢阅读欧美的经典小说, 仰慕靠个人努力而 成功的英雄, 但在现实中/ 我0却找不到生活的理想。 小说中那只迷失方向的萤火虫就象征着/ 我0: / 萤火 虫消失之后, 那光 的轨迹仍久久地 印在我脑海中。 那微弱浅淡的光点, 仿佛迷失方向的魂灵, 在漆黑厚 重的夜幕中往来彷徨。0 » 从作者对/ 我0 的这一设定 来看, / 我0属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些参加日本/ 全 共斗0运动, 经历失败而陷入迷惘的青年。对于那场 运动和那些青年, 有人曾这样评述道: / 他们想去解 放这个社会, 可他们却没有从真正客观的( 也就是马 克思主义者的) 社会关注出发, 而是仅仅着眼于一种 自恋式的快乐原则。0 ¼/ 全共斗0 是/ 全日本 学生共 同斗争阵线0的简称, 是六十年代后期掀起反对运动 的学生团体。这场运动在日本起到过类似 1968 年 法国巴黎/ 五月风暴0的颠覆作用。表面上, 爆发这 场运动的导火线是青年学生们反对签订/ 日美安全 保障条约0, 但实质上是反对战后日本不合理的政治 体制、教育体制, 反对将经济实力当作衡量一切事物 标准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价值观。这场运动事实
上并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也没有切实可行的行动 纲领, 伴随着这一运动的只是学生们的狂热。因此 当这一运动最终如同一个畸形胎儿一样流产时, 没 有一个人为此感到惊讶, 甚至包括那些激进的学生 领袖。对于经历过这场运动的/ 我0来讲, 事后有相 当一段时期是在激情与麻木、理想与幻灭的徘徊中 度过的。/ 通0这一汉字的象征意义在这里被显露得 淋漓尽致。另外, 在对爱情的追逐中, / 我0既喜爱性 格文静的直子, 但同时也喜欢活泼大方的阿绿。 / 我0穿梭于她们两者之间, 编织着自己美好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