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100本必读书目2、[法]卢梭:《爱弥儿—论教育》,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作者为法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和教育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该书是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1762年写成。
《爱弥儿》这部著作是卢梭应德舍农索夫人之请而写的。
书中虚构了出身名门的孤儿“爱弥儿”和未来的妻子“苏菲”的教育。
贯穿《爱弥儿》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如何培养未来理想的社会的新人。
这是卢梭一生所苦苦思索和追求的主要问题。
他曾经说过:“《爱弥儿》一书,构思20年,撰写3年。
”突然阿对这部著作也最满意,认为这是他的著作中最为系统的一部。
该书独到地阐述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提出并阐明了“理智睡眠期”、“消极教育”、“自然后果律”等概念,有大量的篇幅论述早期教育,在旧玉雪上的主要贡献是分析了人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关系,论述了儿童生理的、,心里发展的自然进程,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教育观,为教育科学的简历开辟了道路。
3、[德]福禄培尔:《人的教育》,孙祖复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ebel,1782——1852)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
1837年,福禄培尔在勃兰根堡开办了一个“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的机构,同时开始创制一套“恩物”。
1840年将这个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
《人的教育》是福禄培尔以刻卡伊尔霍学校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而写成的,集中阐述了关于儿童的发展和教育的理论。
其主要观点包括阐述了教育的一般原理,提出了人的发展和教育适应自然的观点。
具体地在儿童的反战过程中,划分为4个相互联系和不断前进的阶段,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学生期,对每一个阶段的教育都作了相应的论述,特别是对幼儿期的游戏和语言进行重点强调。
4、《蒙台梭利方法》(The Montessori Method)[意]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是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教学法的创始人,《蒙台梭利方法》(The Montessori Method)一书出版于1909年,最早的书名为《应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方法》。
这本著作是蒙台梭利队第一所“儿童之家”教育实验和研究的总结,具体论述了3-7岁儿童的教育方法,凝聚了她长期的深思熟虑的努力。
该书出版后很快就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主要内容包括幼儿教育的方论自由与纪律、论教师等。
5、[意] 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The Secret of Childhood )一书是蒙台梭利于1936年7月第五次国际蒙台梭利会议在英国牛津举行之际出版的。
该书是蒙台梭利队“幼儿之谜”的探索和解答,集中地阐述了她的儿童教育观。
《童年的秘密》一书虽不如《蒙台梭利方法》影响广泛,但成为在蒙台梭利1914年以后的拙作中被最广泛阅读的一本。
主要内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幼儿教育的原则和环境、幼儿心理歧变的分析、成人与儿童冲突的克服。
6、杜威(John Dewew)是美国著名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民主主义与教育》(Demeracy Education )一书1916年出版,副题为“教育哲学导论”。
他曾被译成血多国家的文字出版,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
该书是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系统的阐述,试图发现和阐述民主主义社会所包含的种种观念,以及把这些观念应用于教育事业的问题。
主要内容为:教育性质、设计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环境、教育与生长以及对一些j教育观念和理论的批判;教育过程,讨论了教育与民主主义、教育目的、兴趣与训练、思维与教学、课程与教材;探讨了j教育价值观,即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他掏了教育与哲学的关系以及这些在教育中的实际运用.7、[苏]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毕淑芝、赵玮等译,《育人三部曲之一》,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是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重要著作之一。
该书与它的姐妹篇《公民的诞生》及《给儿子的信》被编辑成“三部曲”(中译本名为《育人三部曲》),综合阐述了有关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的星辰和年轻一代的共产主义教育的一系列问题。
该书由“快乐学校”和“儿童时代”两大部分组成,全面放映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学前预备班和小学生的教育和教学的思想和实践。
在这部著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受教育者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解决这个问题时首先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每个个体(其性格、气质、智力、兴趣、志愿、情感,等等)的发展特点;另一方面是孩子发展所处的社会关系(家庭、街道、村镇、朋友、劳动,即他的微观环境)。
按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受教育者是过着生气勃勃有趣的生活的、积极的、独立的个人。
“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它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光彩夺目的一种独特的、不可再现的生活。
”该书的书名恰如其分地放映了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们的茁壮成长而无私地奉献了一生。
正如他自己所言,这部书是他“多年学校工作的总结,是沉思、焦虑、担忧不安心情的总结”。
8、黄人颂:《学前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年出版。
该书主要从宏观上阐述了从出生至六岁学期儿童教育的基本理论,并结合我过教育的实际情况,较多地反映了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的新成就。
该书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对象、任务、发展,学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目的和学前教育的任务,分析了幼儿体育、幼儿智育、幼儿教育、幼儿美育方面的问题。
同时阐述了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托儿所、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以及学前教师培训和学前教育的科学研究。
书中对幼儿园游戏和幼儿园的教学的基本理论作了分析。
9、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探讨了儿童心理发展中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特点的关系,并以这4条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规律为主线贯穿全书始终。
以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为叙述体系,每一年龄阶段,又从一般特征、神经系统(或生理特征)的发展、动作或活动发展、言语发展、心理发展等反方面来展开,构成全书框架。
全书主要内容有:儿童心理学对象、任务方法、儿童心理学发展简史、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乳儿期儿童心理发展、婴儿期儿童心理发展、学前期儿童心理发展、学龄初期儿童心理发展(上、中、下)、少年期学生心理发展、青年初期学生心理发展。
10、朱家雄:《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比较全面地涉及了幼儿园课程问题,是目前关于幼儿园课程研究中权威的专著之一。
该书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要素作了概述,分析了幼儿园课程的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的基础;突出了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和幼儿园教学中的作用;论述了幼儿园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音乐教育、社会领域的教育等问题;对幼儿园课程编制(课程编制模式、幼儿园课程目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选择、幼儿园课程的评价)和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实施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当代西方早期教育课程及其发展趋向,以及中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和改革,介绍了当代西方著名早期教育课程模式和教育方案以及中国著名的幼儿园课程和教育方案(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张雪门的“行为课程”等)。
11、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中国学前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史的分支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学科。
该著作的研究对象是从古至今的我国学前教育实施和理论。
主要内容涉及:古代学前教育的实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近代学前教育的产生,现代学前教育的演进,老解放区的学前教育,现代教育家的学前教育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的发展。
12、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该书为杨汉麟和周采合著,为第一部由我国学者自己编写的外国幼儿教育史专著。
该著作的研究对象是外国历史发展个阶段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和教育思想及其演变发展的规律。
涉及从远古到当代各个历史是时期中国以外典型的、有代表的国家的学前教育实践活动和学前教育思想理论,包括古希腊、罗马的学前教育,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的学前教育思想,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学前教育及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近现代欧美和日本的学前教育制度,近代教育家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欧文、福芦倍尔的学前教育,儿童中心主义教育思潮,爱伦.凯、德可乐利的学前教育思想,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学前教育思想,西方著名心理学家的学前教育思想等。
13、张燕:《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该书首先阐述了管理的概念,管理思想的演进,当前教育管理学的研究范围与研究意义,管理的一般职能,管理的社会心理理论,学前教育行政的概念、教育行政机制以及行政体制的改革等有关管理科学的一般性问题。
重点论述了学前教育管理原则,介绍了托幼机构设置与规章制度,幼儿园管理过程与目标管理在幼儿园的运用,教养业务管理,总务工作管理。
讨论了幼儿园保教队伍建设、园长与园所领导工作、幼儿园家长工作、园所与社区双向服务以及幼儿园工作评价等。
14、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该书旨在为读者提供既系统、科学、详细,又实用、通俗易懂的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系统。
该书论述了科学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涵义、特点和要求,介绍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与步骤,讨论了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原则和基本类型,阐述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使读者为更好的学习和掌握具体方法奠定了基础。
另外还详细论述了婴儿研究、儿童认知研究、儿童社会化研究中的多种特定方法及使用实例。
其中对婴儿(三岁前)的研究方法,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该书分章阐述了各特定领域内具体的有针对的科学研究方法、前沿课题与认识现状,这在国内同类书籍中是前所未有的。
15、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该书是适应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需求,向幼教工作者提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编写的。
全书共十章。
第一至第四章重点阐述了语言教育与幼儿语言发展、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观念,以及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
第五章至第十章讲述了幼儿园的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文学活动、早期阅读活动的教育要求、设计与组织以及实例分析等,这部分有理论有实例,便于学习和操作。
最后一章探讨了幼儿教师语言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幼儿教师语言艺术的基本标准和幼儿语言教育中教师的角色等问题,以帮助幼儿教师更加有效的运用语言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