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摘要: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营造了资源丰富、动态交互、实时共享、创意无限的虚拟环境,创建了一个网络世界,大大拓宽了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视野,为开发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支持。

网络交流和远程合作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同时,教育发展呼唤教师专业化,需求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至关重要。

本文从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内容,以及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要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培养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

用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模式、新的方法,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新路子。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观念;激励机制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营造了资源丰富、动态交互、实时共享、创意无限的虚拟环境,创建了一个网络世界,大大拓宽了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视野,为开发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理想的环境支持。

网络交流和远程合作学习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热门话题。

同时,教育发展呼唤教师专业化,需求智慧型、研究型的教师,因此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和技能至关重要。

一、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时代的要求
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方兴未艾。

高度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大大地加快了现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同时,迅猛的信息化浪潮正冲击着包括政治、经济、教育、军事在内的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令人注目的信息高速公路为我们提供的多种服务正在明显地改变着人类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直至生活方式。

有理由认为信息处理能力将是21世纪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听、说、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生存能力。

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和信息量极剧增加的时代,终生学习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信息处理能力是实现终生学习的必要条件。

2、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

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落脚点,完成这一使命必须由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教育打破了国别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逐渐实现了平等教育。

教育形式也一改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今天教师更重要的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协调者。

面对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形式,为尽快地汲取营养,使自己进步更快,要求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领域,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将成为探索新型教学结构和模式的有力技术支撑,它将影响教学改革的方向。

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尤其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显得尤其重要。

二、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我们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就是要使教师善于创造性地利用信息不断改进教学,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创新教学结构和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信息素养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1、加强教师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
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基础和关键所在。

培养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视程度。

由于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的意识不够超前,信息素养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一直没有作为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能力加以硬性规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教师一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不少教师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和信息思维能力,不能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改善优化自己的教学质量。

因此,在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培养教师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加强培养教师信息素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2、做好新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培训
具备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时代每一位教师不可缺少的职业职能,这一职业职能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对新教师的需求量也相应的增大,把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纳入新教师职前培养内容体系之中,在教师职业的入口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培训,对提高新教师的信息素养无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主要进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课程的培训。

3、加强在职教师信息素养的继续教育
教师进行本科、专科学位的自考与函授和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等学科的研究生学位学习的进修活动;组织骨干教师到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行短期培训;借助学校的计算机中心组织教师进行校内的信息素养培训活动,包括学校利用寒暑假或双休日组织的信息技术培训、信息技术与德育课程整合的教学观摩或教学研究等;教师通过网络、阅读等途径进行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自我提高信息素养。

4、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是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物质条件,加强教师的培训力度和鼓励教师自学是提高其信息素养的方法手段。

如何来评价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和建立高标准的评价体系结构具有显得尤为重要。

标准从信息素养的含义出发,建立技术层面标准,应用层面标准和理论知识层面标准。

针对不同的人员制定不同的标准,一般教师的评价量表和专业人员评价量表。

(五)学校行政领导的支持和激励机制的建立
学校行政领导应对新技术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鼓励教师在课堂中应用技术,参与在职教师培训方案的实施,为实验新的教学手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必要的经费。

学校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对在教学中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给予奖励。

学习掌握新技术和网络工作可以得到职位提升的机会。

开展课程信息化技术比赛,课件制作比赛,优秀课堂评奖等形式,增加老师的参与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

三、教师信息素养与技能培训内容
1、灵活使用信息工具(手段)
常规工具使用有录音机、电视机、放像机、VCD、投影仪、投影屏幕等。

多媒体电化教室的使用:教室电源控制;自动屏幕的使用;液晶投影仪的正常操作及注意事项;多媒体计算机的常规使用;投影的切换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