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会计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5分)1在政府层面,( )是会计行业的主管机构。

2在政府会计改革的背景下,2017年11月财政部印发《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自( )起施3 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 )是关键4政府会计改革的内容,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由多项工作任务与内容构成。

其中,( )是前提和基础5《政府会计制度》适用于( )6政府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分别设置了不同的会计要素,采用“5+3=8“要素核算模式。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预算会计要素的是( )7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涉及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业务或事项,采用( )模式。

8在下列资产账务处理环节中,事业单位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对应处理环节为( )9财务会计充实了资产的核算,补充了一些原制度没有的会计科目。

其中不包括10财务会计的负债共设置了16个会计科目,行政单位可以使用其中的11个科目,不使用( )科目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资产负债表重要项目的是( )12 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主要对原制度下的“其他收入”科目进行了拆分。

其中,单独设置了( )科目。

13财务会计的净资产共设置了7个会计科目。

其中,属于事业单位不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是(14 预算会计中的结余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净资产(盈余)科目有较大差异。

为应用平行记账方法,设计了( )科目。

15政府预算会计设置3个会计要素。

《基本准则》规定了各会计要素的定义、确认标准、计量属性和列示要求。

其中反映预算执行结果的是16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

增加了( )科目17存货的会计处理,对于财务会计而言,在发出时应记入18存货的会计处理,对于预算会计而言,在发出时应记入( )19下列关于平行记账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0《政府会计制度》是( )的会计规范21预算会计的收入共设置了9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的会计科目的是( )22财务会计的负债共设置了16个会计科目,事业单位可以使用其中的15个科目,不使用( )科目23在一个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核算,对于涉及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业务或事项,采用( )模式24在会计核算层面,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在现有政府预算会计的基础上建立政府财务会计。

实现政府会计的( )“双功能”25预算会计中的收入类科目(9个)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收入科目(11个)基本对应。

捐赠、利息、租金收入并入( )科目26某单位直接支付的财政应返还额度发生下列事项:年末,未完成支付的直接支付额度12500元;下年度,使用上年度直接额度支付款项7500元。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7应付账款核算单位因购买物资、接受服务、开展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 )的款项28《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再执行现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包括( )29关于固定资产业务的会计操作,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30下列选项中,属于补助类收入的是( )31财务会计的费用共设置了8个会计科目。

下列选项中,属于行政单位会计科目的是( )1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多项会计制度并存、会计政策不一致2预算会计以权责发生制为主要确认基础,侧重满足预算管理的需要3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制报表的前提下,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或减少某些会计科目4对于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在采用财务会计的同时应当进行预算会计核算。

5新的会计核算模式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撑。

单位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应当符合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和标准,符合政府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

6财务报表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7根据权责发生制,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无法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8资产的账务处理应当遵循会计准则的要求,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10财务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和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政府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信息的会计。

11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12资产负债表以单位财务会计核算生成的数据为准,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13财务会计按照权责发生制的要求,设计了费用类的会计科目,同原制度的支出差异不明显。

准确反映运行费用,为成本核算奠定基础。

14单位应当按照及时性原则,对本年度发生的各类影响收入(预算收入)和费用(预算支出)的业务进行适度归并和分析,披露将年度预算收入支出表中“本年预算收支差额”调节为年度收15行政支出这一会计科目主要核算事业单位履行其职责实际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出16预算会计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17预算会计中的支出类科目与原制度的类似,同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18存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开展业务活动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或出售而储存的资产。

其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取得、发出、盘点和处置等环节19行政单位的开展的履职业务活动,以及事业单位的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费用(支出)事项20同级财政的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重要)收入来源。

拨款方式包括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直接支付。

21政府会计由政府预算会计和政府财务会计“双功能”构成,两者适度分离又相互衔接22《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颁布前,我国已有“政府会计”概念。

23政府会计对于所发生的业务和事项,需要同时进行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两项记录,采用复式记账的方法24政府决算报告的目标是向决算报告使用者提供与政府预算执行情况有关的信息,综合反映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收支的年度执行结果。

25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26会计制度是政府会计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7 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

凡对使用者的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单位均应当充分披露。

28费用是指报告期内导致政府会计主体净资产减少的、含有服务潜力或者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的流出。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6分)1财政部会计司组织有关专家成立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体系研究”课题组,在《管理制度》的研究制定工作中属于的阶段是2内部控制的核心内涵和政策来源是3下列不属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作用的是4财政部会计司对《管理制度》和《通知》相关条款和内容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管理制度》和《通知》并正式印发的时间是(5测试阶段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性评价工作的通知》,对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情况进行“摸底”测试,帮助各单位查找内部控制基础的不足之处和薄弱环节,这种方式6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各单位应当按照《通知》及其附件要求及时编制和报送内部控制报告,以上内容遵循的是哪一项贯彻实施要求7下列哪项不属于内部控制报告制度和工作安排中主要对其规定了报送要求的是( )。

8 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与报送中主要规定的是( )9对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不符合要求追究责任时不属于参照的有关法律法规的是( )10行政事业单位是内部控制报告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的是( )11《管理制度》中的行政事业单位不包括( )12下列不属于《管理制度》制定作用的是13内部控制报告应当包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覆盖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类经济业务活动,能够综合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符合以上要求的原则是14重要性原则主要包括的内容是( )15负责组织实施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部门是(16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其直接报送的部门是17以下内容不属于各行政主管部门职责的是18下列不属于制度执行情况考核中对于合同管理的考核内容的是(19下列不包括在预算业务管理制度中的内容是( )20下列业务职责中含有项目实施与价款支付不能由同一人担任的要求的是( )21 不具备轮岗条件的单位,是否对关键岗位涉及的相关业务采用专项审计等控制措施属于的制衡机制是()22各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应当直接将本地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上报的单位是( )23各部门汇总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应当以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信息为准,不得有的行为是()24下列属于财政部职责的是( )1管理制度》和《通知》从起草到发布,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2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3课题组针对内部控制报告格式和要求进行了创新性设计,以主观性描述代替定性及定量相结合的客观性指标,从而有效降低了单位编报内部控制报告的难度和工作强度。

4调研阶段的工作内容为研究制定《管理制度》和开展年度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5地方各级财政部门收到《管理制度》和《通知》后可以根据本部门工作内容多少自行决定启动本地区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时间,不需要立即启动编报工作。

6各地区、各部门要探索建立本地区(部门)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制度,选取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作为本地区(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联系点7《管理制度》附则中主要明确了各地区、各部门可依据《管理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管理制度》的生效日期等内容。

8加强对本地区(部门)所属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工作的监督检查,每年应对所有的内部控制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行检查,推动所属单位做好内部控制问题整改9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由财政部统一部署,各地区、各垂直管理部门分级组织实施并以自上而下的方式逐级汇总,非垂直管理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送。

10内部控制报告,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度终了,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依据《指导意见》和《单位内部控制规范》,按照本制度规定编制的能够综合反映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的总结性文件。

11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财政部规定的统一报告格式及信息要求编制内部控制报告,不得自行修改或删减报告及附表格式。

12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管理制度,结合本单位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的实际情况,明确相关内设机构、管理层级及岗位的职责权限,按照规定的方法程序和要求,有序开展内部控制报告的编制、审核、报送、分析13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本单位内部控制报告及能够反映本单位内部控制工作基本事实的相关材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