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声声慢》ppt课件分析

《声声慢》ppt课件分析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 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这是李清照晚年词作,词人描写在残秋的所 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环境 气氛及其饱经国破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内心世 界(或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全词一字 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正伤心”三字点明上几句所隐含的愁情,空中鸿 雁,是词人的旧时相识,大雁曾经是她和离家出仕的丈 夫之间的信使。李清照在《一剪梅》中曾写过:“云中 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而今,丈夫已经 亡故,收信的对象已不在人世,看到昔日为自己传递信 息的鸿雁,怎能不触景生情,伤心落泪呢?
——杜甫《登高》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念之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无甚可摘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齐州章丘人。
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丈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变,北方沦陷,夫妇辗转下江南。后赵明诚病死,她过 着悲苦孤独的晚年生活。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上阕:寻觅无着的痛苦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的开头连用七对叠字,表现了词人什么心
情?有何表达作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层写寻觅精神寄托而无着。 冷清的生活带来的心境,凄苦、惨痛、忧伤, 个人遭遇之愁,国败家亡之痛一起涌上心头。 七对入声叠字往返复沓,音节短促轻细凄清, 由表及里地渲染了环境气氛和内心孤独愁苦的情 怀,且富于音乐美。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 黄昏,点点滴滴。
一个“守”字和“独自”一词,活画出一个发 愣闷坐失意人的形象,突出词人度日如年的凄戚 心情。细雨的点点滴滴,滴在梧桐叶上,送进愁 人的耳里,滴到愁人的心头,把心都滴碎了。整 个黄昏,整个夜晚,就这么滴下去,不知何时才 能完了?这就将李清照的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 愁情渲染到极致。
探究诗歌抒情方式。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直接抒情 凄凄惨惨戚戚
愁 (词眼)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意境)
淡酒、急风
间接抒情 过雁、黄花
(意象) 梧桐、细雨
借景抒情 借物抒情 借事抒情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 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 “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次第”是以上一连串情况的总概括。一个“愁” 字是全词精神的总概括,“这次第”三字收结上文,引 出一个“愁”字,点明全词主旨。一个“愁”字蕴含着 多少辛酸和血泪,一个“愁” 字概括不了全词所写的 一连串情况,这就引导读者在“愁”之外去寻寻觅觅,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余地。
有谁堪与共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秋天的气候变化无常,这种阴晴不定、冷暖无常 的气候,更加重了孤老多病的词人的哀愁 。
“最难将息”,表面上是写难以调养身体,实际 上是写处于自然气候、政治气候多变的客观环境中, 词人在主观上是难以应付的。 “晚来风急”明写深秋自然气候,暗写日趋恶化的政 治气候,客观环境折磨词人,使她抑郁苦闷,忧愁难 消。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柳永《雨霖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
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1.增强音乐节奏美。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 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 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闲愁、离愁--清丽婉转 南渡后: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浓愁、哀愁--沉哀凄苦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 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讨论《声声慢》中叠字所包孕的情感内涵,并联系所 学古代诗文,说说叠字的修辞作用。
下阕:写庭院景象,抒发悲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词人的视线由仰望长空大雁,转到俯视满地黄花。 作者对菊花别具一种情感,“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当年菊花虽瘦,尚在 西风中摇曳生姿;而今黄花凋零枯萎,憔悴不堪。作 者将自己比作残菊,形象地表现出词人不幸的身世变 化,反映了她在旅居生活中的孤独郁闷心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