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单元治理制度一、病房治理制度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治理,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
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幸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讲话轻、操作轻。
注意通风,保持病区空气清新。
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周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随意变动。
4.随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每月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5.医务人员按要求着装,佩戴有姓名的胸牌上岗。
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
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刻不谈天、不闲坐、不做私事。
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工作时刻不接打私人电话。
6.患者穿病员服,携带必要生活用品。
7.病区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可不能客。
严禁散发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8.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9.护士长全面负责病房财产、设备等物品的治理,可指派专人负责,建立帐目,定期清点、维修保养。
如有遗失及时查明缘故,按规定处理。
附一:病区工作人员守则1.主动向新入院的患者介绍医院的有关制度和病区环境,进行入院评估,了解患者的要求,使他们尽快适应环境,同意治疗。
2.工作认真负责,语言文明,态度诚恳,幸免恶性刺激。
对个不患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应耐心劝解,既要体贴关怀又要掌握原则。
3.注意爱护性医疗制度,有关病情恶化、预后不良等情况,由主管医师或上级医师向患者进行解释。
4.尊重患者,进行有关检查和治疗时,如灌肠、导尿等,应遮挡,注意爱护患者隐私。
5.在检查、治疗和处置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耐心细致解释,选用合适的器械,不增加患者痛苦。
6.条件同意时,对危重患者应单独安置。
患者死亡和病情恶化时应保持冷静,尽量幸免阻碍其他患者。
7.对手术患者,术前应做好解释安慰工作,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和顾虑,术后要告诉患者转归情况,使其安心休养。
8.保持病区安静整洁,合理安排工作时刻,幸免嘈杂。
6:00 前、21:00 后(夏季时刻 22:00 后)及午睡时刻,尤其应保持病区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在不阻碍医疗效果的情况下,有些处置可待患者醒后施行。
9.保持病区空气流通、清洁卫生。
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分类放置、及时处理。
10.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对其治疗、生活、护理等各方面的问题,应尽可能设法解决。
附二:患者入(住)院须知尊敬的患者及家属:您好感谢您对我院的信任,为使您尽快熟悉住院环境及相关制度,积极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工作,请您和家属认真阅读并请您协助做好以下各项: 1.请按病区规定时刻作息,每天上午 8:00 开始为集中治疗、护理及大夫查房时刻,请您不要离开病区。
晚上 9:00 至翌日晨 6:00,中午 12:00 至 14:00 为休息时刻,请探视者离开病区。
2.请保持病房内安静、整洁、安全的环境,禁止病区饮酒、娱乐、喧哗。
3.住院期间请不要自行离院,专门情况外出时需履行请假手续,擅自外动身生一切意外及后果,医院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4.爱护公共财物,节约水电。
勿将病区用物移出病区或供他人使用,损坏公物按价赔偿。
为保证病房内安全,不得在病区内使用酒精炉、电饭煲、电炉、电热杯等,严禁向楼下倒水、扔污物、烟头,如因此发生火灾,将追究法律责任。
5.请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物品,不要将现金和贵重物品放在病房,幸免被盗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不便。
6.请穿防滑拖鞋,不要穿海绵、塑料等易滑拖鞋,地面潮湿时请勿走动,以防滑倒;请勿攀高或坐卧于窗台,以免坠落跌伤。
7.为幸免交叉感染或治疗中出现差错,请您不要串病区或自行调换病床。
请将所带物品放入床头柜内,毛巾搭在毛巾架上。
请勿随意搬动病区内的设施。
请在护士指导、关心下使用床尾摇床设施。
8.住院患者未经许可不应进入诊疗场所,不得自行翻阅病案及其他医疗资料。
9.请您配合治疗和护理,可向您的主治大夫及责任护士了解病情相关情况。
需要医护人员为您服务时,请按床头呼叫铃,护士会及时到达。
10.住院期间不能自行邀请院外医师诊治或自行用药。
原则上不外购药品,如确需外购,需事先与主管医师协商,并经治理职能部门批准。
11.请您照管好自己的小孩,不要让陌生人带小孩离开病房。
12.请您及时交纳所需的医疗费用,以确保诊疗正常进行,幸免对您的诊疗造成阻碍。
13.患者和家属不得向医院职工馈赠钞票物。
14.医院欢迎提供改进工作的意见。
如有不遵守院规者,医院要给予劝阻、教育,必要时通知工作单位或请有关部门处理。
感谢您的信任、理解、支持和配合,祝您早日康复!科室_______ 床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年月日假如您已知晓以上告知内容,请您签名_________,与患者的关系_________ 告知人_________附三:病房治理要求1.病房保持空气新奇,安静整洁,有消防疏散图及标示。
2.病室内床单位无杂乱物品,无悬挂衣物;桌面、窗帘保持清洁、无破损;床号、门号按规定位置粘贴。
3.仪器存放整齐、清洁、有专人保管,设有使用讲明及维护记录本,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4.各病室内家具摆放整齐、固定、整洁无灰尘。
5.护士站台面、水池及周围环境洁净、整齐,无杂物及私人用品。
6.各抽屉、柜内物品按要求放置,洁净、整齐。
7.病房走廊清洁,无多余物品。
8.禁止随便粘贴宣传画、广告画、告示、通知及便条等。
9.紧急通道及公共阳台不堆放杂物,保证通道畅通。
10.护士休息室整洁美观,被褥叠放整齐,个人用物放在柜内。
11.垃圾筒及时清理,不超 3/4 满。
附四:病房安全治理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患者行动安全。
2.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等,以防火灾。
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治理。
4.贵重物品不在病房内存放。
5.病房晚 9:00 应及时巡查病区,劝阻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督促患者休息。
6.加强巡视,如发觉可疑人员,及时通知保卫处。
7.空病房要及时上锁。
8.消防通道畅通无阻,不堆、堵杂物。
9.消防设施完好、齐全,无杂物堆放。
二、护理质量自操纵度1.护理质量治理是护士长工作的核心和重点,护理质量自控是维持质量稳定和不断提升的根基。
因此,各病区的护士长必须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将质量治理落实到位。
2.护理质量是由每位护士的护理行为所构成。
因此,要充分发挥每位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育,培养每位护士自觉依照标准和制度努力工作,倡导“第一次就把情况做对、做好” 的好作风,真正做到“我的工作我负责” 。
3.各病区必须认真学习、落实护理部下达的各项护理工作质量标准。
4.病区质控小组,在护士长直接领导下,每周进行检查、评估、记录,及时做好资料整理、反馈,充分发挥一级质量监控网络的作用。
5.病区每个月至少召开一次质量分析、讲评会,出席人数≥80%,质量分析、评估应有实效,有整改措施并积极落实。
6.各病区应以正确的态度迎检、配合护理部质量治理委员会对病区护理质量进行监控,对查处的问题应虚心同意,积极整改。
★三、分级护理制度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依照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不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不: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特级护理1.1 病情依据1.1.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1.1.2 重症监护患者。
1.1.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1.1.4 严峻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1.1.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1.1.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1.1.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1.2 护理要点1.2.1 严密观看患者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1.2.2 依照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1.2.3 依照医嘱,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1.2.4 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1.2.5 有完整的特护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
1.2.6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1.2.7 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2.1 病情依据2.1.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1.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2.1.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2.1.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2 护理要点2.2.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看患者病情变化;随时做好各种应急预备。
2.2.2 依照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2.2.3 依照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观看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2.2.4 依照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防止发生并发症2.2.5 观看患者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
2.2.6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3.1 病情依据3.1.1 急性症状消逝,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患者。
3.1.2 慢性病限制活动或生活大部分能够自理的患者。
3.2 护理要点3.2.1 每 2 小时巡视患者,观看患者病情变化。
3.2.2 依照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2.3 依照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2.4 依照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3.2.5 协助、督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3.2.6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4.1 病情依据4.1.1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4.1.2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4.2 护理要点4.2.1 每 3 小时巡视患者,观看患者病情变化。
4.2.2 依照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2.3 依照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2.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及康复指导。
★四、交接班制度1.每天早晨集体交接班一次,由科主任主持,全体在班人员参加,值班人员报告患者流动情况和新入院、危重、手术前后、专门检查、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及有专门关系者等患者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治理者小讲评,布置当日工作。
交接班一般不超过 15 分钟。
2.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遇到专门情况应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方可离去。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早 15 分钟到病房,阅读护理记录,交接时做到七不交接(病人数不准、病情不清、床铺不洁、病人皮肤不洁、管道不通、各项治疗未完成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4.交班中发觉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时,应立即查问。
接班时刻发觉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5.对规定交接的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及器械要当面交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