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次打工作文

第一次打工作文

第一次打工作文
第一次打工
万宁海之南实验学校六班:赵尚如
寒假里,我把语、数、英的寒假作业做完了,每天没事做,很无聊,只有看看电视喽!
突然有一天,老妈走进来唠叨开了:“看看看!就知道成天看电视,爸爸收菜人手不够你要不要打工啊?”我心中起了好奇心:“嗯,打工?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一定很有趣!”于是,我爽快地答应了。

爸爸请的招工每天早上7点钟准时到,而我嘛,因为是老板的女儿啦,所以9点钟去做工也没人扣工资的啦。

我的工作就是坐在小凳子上,把豆角分为三等级。

一大堆豆角,好像在选美,等着我为它们打分呢!一等级,选长豆角;二等级,选中等豆角;三等级,选短豆角。

我抓起一把捆扎好的豆角放在腿上,认认真真地挑选起来。

我抽出长豆角,一根根纤细娇嫩,好像绿衣仙子;再挑出最短的豆角,气鼓鼓的,又圆又胖,被我称为“胖妞”;最后剩的就是中豆了,原来捆扎的橡皮筋已经松了,要把它解下来,再重新绑紧,把它放在一旁。

绑完中豆了,再绑长豆。

从一堆挑出的长豆中抓一把,拿橡皮筋绑紧。

由于长豆太多了,我的手被橡皮筋打得都有红印子了。

短豆不用绑,被我乱扔在泡沫箱里面。

“它们是不是在叹息呢?
不会怪我对它们不公平吧?”我盯着一箱子横七竖八的短豆猜想着。

于是,为了保持短豆一致美观,我从泡沬箱里仔细地一根一根挑出来绑成一把一把的。

不知不觉,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一边绑一边忍不住叫起来:“好累呀!手痛死了!老板,什么时候下班呀?我饿了!”我还时不时打几个合欠!而在一旁老妈却似乎一点儿也体会不到打工者的辛苦:“快点,照你这速度我看天黑都赶不完。

”哼!太小瞧人了,我要赶紧啦!我就不信了,我挑,挑,挑;我绑,绑,绑……
一堆豆角越来越少了,时间也匆匆溜走了。

匆匆吃完午饭,下午接着干。

晚上6点钟全部做完了,而我的肚子一直咕噜咕噜叫个不停,像个小孩饿了到处找奶喝一样。

晚饭,我从没有这样想过你!我飞快地跑去厨房,妈妈见到我这个样子,捂着嘴巴呵呵直笑:“等一下,你还没有洗手呢?快去!”我赶紧去洗手,发现手上沾满了豆角的气味,我苦着脸说:“妈,你看,手上的味道可以把一个人熏死了耶!”“瞧你这丫头,有这么夸张吗?”妈妈嗔怪着。

我笑嘻嘻地点点头,拿起饭碗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哇!好香啊!
几天下来,爸爸给我发了100元工资呢,虽然不多,但是我感觉特别珍贵,那可是我第一次打工靠着双手而挣来的哦!
简评:帮助家长择豆角,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劳动体验!没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恐怕也难以把劳动过程和感受写得这么生动有趣。

同时,我更应该给你用心良苦的父母“点赞”,在福窝里
长大的孩子们不正需要这样的锻炼吗?
【每日写作指导:人物描写的方法……】
人物描写,根据描写的对象,可以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写人,可以直接写头发、画眼睛,使其栩栩如生,这叫直接描写;还可以通过间接的方法写人,如通过第三者的转述介绍某人,通过描写第三者来反衬某人,以写景状物来烘托某人等等。

根据描写人物的详略,轻重、着墨的浓淡,我们还可以将人物描写归纳为白描、漫画式勾勒、浓墨重彩细描等等。

一、白描
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

它没有浓烈色彩的描写,不借助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也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依然描写出事物的形象。

如: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寥寥数语,就活化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二、漫画式勾勒
即以夸张的手法、揶揄的口吻,将人物勾画成奇形怪状、荒诞陆离的形象,以表达嘲笑、憎恶、同情等思想感情。

如:“他倘若低头看,断然是看不到自己的脚尖的,中间隆起的那个部位,会把视线挡住。

稀稀拉拉的花白头发,整齐地朝后梳拢着,蘸了水,没有一根错乱的。

白皙皙的脸上,看不见一条皱
纹,像刚出锅的馒头。

由于胖,鼻子、眼睛就显得特别小;由于小,就显得格外精采有神。


通过描写,塑造出“过滤嘴”的形象:老而胖,整洁考究,富态优裕,高人一等。

在描写中渗透着作者的嘲笑。

三、浓墨重彩细描
即以生动、形象、传神的语言,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细致全面地去刻画人物形象。

如:
“……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支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黄里带白的脸,瘦得让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的一支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


这三处,作者通过全面而细致的描写,刻画出处于艰苦条件下的鲁迅的精神面貌,一位“越老越顽强”的伟大战士的形象,即赫然屹立在我们的面前。

人物描写的方法是很多的,每种方法各有千秋,同学们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灵活地加以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