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是国民大革命运动的高潮。
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夺取革命在全国的胜利,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以武力打倒祸国殃民的封建军阀(主要对象是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奉系军阀张作霖)。
根据敌众我寡和军阀内部貌合神离的情况,北伐军采纳了苏联顾问的建议,确定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
北伐军的主攻方向是湖南湖北。
在湖北战场,北伐军连克吴佩孚重兵把守的汀泗桥、贺胜桥,接着攻下武汉。
吴佩孚主力被歼灭。
北伐军主力随后转战江西战场。
消灭孙传芳主力,进而占领南京,进逼上海。
由于北伐军的英勇善战,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有力支援,在不到10个月的时间内就将革命从珠江流域推进到长江、黄河流域,席卷了半个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北洋军阀迅速崩溃。
1927年北伐时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湖北的英国租界。
1926年1月,改编湖南的「攻鄂军」为第六军,军长程潜。
3月,改编广西军队为第七军,军长李宗仁。
6月,湖南的唐生智参加国民革命,部队改编为第八军。
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当时的国民革命军为八个军约十万人。
蒋介石任总司令,李济深为参谋长,白崇禧任参谋\次长代理参谋长,邓演达为政治部主任,郭沫若为政治部副主任。
一至八军军长及党代表分别为:(一军)何应钦/缪斌;(二军)谭延闿/李富春;(三军)朱培德/朱克靖;(四军)李济深/廖乾五;(五军)李福林/李朗如;(六军)程潜/林伯渠;(七军)李宗仁/黄绍竑;(八军)唐生智/刘文岛。
北伐初期,国民革命军的四、七、八军分别在湖南、湖北击败了吴佩孚;一、二、三、六军则在江西、江苏一带击败孙传芳及张宗昌。
1927年4月26日发生宁汉分裂,北伐一度中断。
国民党分裂成左派的武汉及右派的南京两个国民政府。
以蒋介石为首的右派在南京成立政府,开始进行清党,将共产党人从军队内清除,并且取消国民革命军内党代表及政治部编制。
至7月,宁汉复合;蒋介石於8月辞去总司令职。
孙传芳乘机发动的反攻被何应钦、李宗仁在龙潭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