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特色及教学建议(崔准)

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特色及教学建议(崔准)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总论
分论
总论
分论
海洋与陆地 认识大洲 气候 居民 认识地区
疆域与人口 区位与分布
环境与资源 经济与文化 区域联系
地区发展差异 居民
认识国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地区差异 环境与发展
乡土地理
初中地理(7-9年级) 地球与地图
中国地理
世界地理
1总.论1中图分版论教材内容总顺论序特征分论 ——先中国,后世界
••入•依难使疆 文自自手用据度域化然然,与与方:降环资使人 旅便由:贴境 源用口 游:近教近身及学巧认 比中边识较特 差远 中安国的征异区区, ,排国例域域符 教情子合 师很学 从陆居发自世生 学地民展然界认 生和与与地气知 熟海聚合候降规 悉洋落作低律的了认 认 认,地难识 识 识理大 区 国度环洲 域 家境
式—评价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 出的六个基本理念:
3.注重多样的地理学习方式:
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关注学 生的经历与体验,引导学生在地理学习 过程中采用适宜的学习方式,鼓励自主 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结论:学习方式的多样是素质教育本 质的体现,即: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双系列结构的课标依据
将《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倡的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进行探 究式学习”落在实处,在课文系列的同 时,设计了一个探究系列,形成双系列 的内容体系结构和呈现方式。
章课题、节探索、学习与探究节
结合方式:
1. 在每章的章首,结合内容,设计一个“课题”,要求在章
内相关节中进行,并有节后的“检查进度”来落实。
2. 在每节的开始都有一个“探索”活动,在每册适当位置也
单独安排了一节“学习与探究”内容,用以引导学生的探
究式学习。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 出的六个基本理念: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内容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内容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课堂教学方式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内容 (5)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工具 (6)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模
初中地理
以区域地理为主
高中地理
以系统地理为主
初中地理(7-9年级)
地球与地图 (前提)工 具
世界地理
中国地理
总论 分论区域地理总论
分论
•海区洋域与陆特地征认识(大位洲 置、疆域自与然人口、区人位文与分)布 •区气居域候民的可认识持地续区 发展环经境济(与与人资文源化地关区域系联)系
地区发展差异 居民
乡土地理
八年级 世界地理
七年级 地球、地图 中国地理
举例
中 图 版 7 上
——以逸待劳,巧安排
•自然地理是难点 较集中的地方,从 身边的自然地理环 境入手: 1便于学生理解; 2节省课堂时间
1.2 中图版 教材特色及其依依据据 ——双系列结构
•课文系列:
•学习指南 •探究系列:
章、节、框题、复习题
认识国家
地区差异 环境与发展
乡土地理
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 地区差异大。1990年
---2000-2030,中国进入有史以来环境最 狭窄通道,人口与经济的双重压力, 2033年达到人口峰值
• 地理教育的责任: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 环境的行为习惯。
初中地理(7-9年级) 地球与地图
•双系列结构的教 材特色为实施课 标提供有力支撑
课题
•释题; •课题目标; •课题准备; •检查进度; •总结。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教材七年级章首课题
地图就在我们身边 体验少数民族风情 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 自然资源与我们 设计一个适合你的旅游方案 “在哪里?”和“那里怎么样?”
中图版初中地理教材特色及
教学建议
北京师大附中 崔准
CUI-ZHUN@
请大家思考回答
根据您的课堂教学实践的体会回答下列问题: 1 新课程新在何处?(请说出两条) 2 在新课程实施中,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2 中图版教材有何特点? 3 请列出三项:中学地理课堂在发生着什么变化 4 您教中学地理的时间有几年?(初中或高中各几年) 5 您的最后学历 6 您的学历是否为地理专业 7 您是专职地理教师吗?兼过什么科目? 8 您有课标吗? 9 您的地理课堂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说出两条) 10 您的年龄?
提纲
怎 1、中图版教材特色及其依据 么 教 2、当前新课程地理课堂教学的
——变化与永恒
1.中图版教材特色及其依据
1.1 中图版教材内容的顺序特征及其依据 1.2 中图版教材特色——双系列结构及其依据
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
教师
学生
课 堂. 教 学
教材
1 .1中图版教材内容的顺序特征 及依据
基础教育阶段 地理课程结构
族的风土人情。
探索
探索设计思路和标准:
• 独立情境 • 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 与本各节内容有密切关系 • 5-8分钟 • 探究活动的环节 • 强调趣味性、探索性
“探索” 活动类型
① 以实验活动引入的探索(如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海陆变 迁); ② 以使用图表引入的探索(如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地方文 化对旅游的影响); ③ 以观察地图引入的探索(如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澳大利 亚); ④ 以景观图片和漫画等引入的探索(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 节众多的人口); ⑤ 以资料例举引入的探索(如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亚洲的 入文环境); ⑥ 以选择、对比引入的探索(如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交通 运输)。
① 以实验活动引入的探索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
在比较中见差异
章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教材八年级章首课题
寻找海陆变迁的证据 开发气候资源 对人种、语言、地名的调查 为什么要进行国际合作? 学会认识大洲 认识重要的区域性组织 学会使用第二手资料
课题设计思路和标准:
• 可以贯穿每章的内容; • 包含《地理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的内
容; • 教给学生研究和学习方法; • 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 • 学生可以亲自“做”的; • 时间合适。
7上: 第2章课题2为例:
如何完成课题?
课题
•释题 标准: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 •课题目说标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课题准备; •检查进度活动;建议:收集并交流反映我 •总结。国片主和要 文少字数资民料族,风了俗解、这服些饰少的数图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