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是人类最古老的活动之一,是人类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关于管理,国内现在较为统一的定义是: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管理功能,有效地利用人力、财力、设备、技术、信息诸种因素,促使它们密切配合,发挥它们最高的效率,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2、信息管理:是在管理科学的一般原理指导下,对信息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包括信息、人员、资金、设备、技术等,进行科学地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
3、MIS:管理信息系统。
是一个由人、计算机及其他外围设备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贮、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4、IRM:信息资源管理。
既是一种管理思想,又是一种管理模式。
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
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5、SCM:供应链管理。
是一种跨企业的协作,覆盖了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销售的全部过程。
6、BPR:企业过程再工程。
以企业过程为对象,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对企业过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
7、ERP:企业资源计划。
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它是在制造资源规划(MRP-2)的基础上并综合了其他类型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起来的,在功能上实现了一个企业具有的各类资源的系统与综合管理,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新里程碑。
8、CRM: 客户关系管理。
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型管理机制。
9、精益生产:是企业按大批量生产方式组织生产时,纳入生产体系的客户、代理商、供应商,以及协作单位与企业的关系已不再是简单的业务来往,而是一种利益共享的合作关系。
10、敏捷制造:是企业面临特定的市场和产品需求,在原有的合作伙伴不一定能够满足新产品开发生产的情况下,企业通过组织一个由特定供应商和销售渠道组成的短期的或一次性的供应链,形成“虚拟工厂”。
11、信息:是事物的状态、特征及其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客观事物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传递。
12、自然信息:是那些来源于自然界,并反映自然界的事物与现象的信息。
13、社会信息:是那些来源于社会,并反映社会上的事物与现象的信息。
14、信息资源:是信息与资源两个概念整合衍生出来的新概念,只有满足一定条件的信息才能称之为信息资源,作为资源的信息,也就是所谓“有用的信息”或“可以利用的信息”。
也就是可以利用的信息的集合。
15、狭义的信息资源:是指信息本身或信息内容,即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对决策者有用数据。
16、广义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包括信息、技术、设备、资金和人等要素),是将信息资源作为系统概念看待。
17、信息科学:是研究不同领域里有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以及使用的学科,也是认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科学。
18、信息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19、信息资源管理:狭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本身即信息内容实施管理的过程。
广义的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内容及与信息内容相关的资源如设备、设施、技术、投资、信息人员等进行管理的过程。
20、信息资源管理过程:是信息资源交流过程和管理过程相契合的产物。
21、狭义的信息管理:是指对人类社会信息活动的各种相关因素(主要是人,信息,技术和机构)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以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与有效利用的过程。
22、广义的信息管理:是人类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社会活动。
23、信息管理科学:是一门以普遍存在的社会信息现象为研究对象,在揭示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解决社会信息服务中的各种问题。
24、信息处理:是在数据处理和文字处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5、数据库:是数据组织与管理的最新技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在计算机中存储相互有关的数据集合;是被存储起来的数据及数据间逻辑关系的集合体。
26、数据库系统:是在计算机的文件系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27、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指对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软件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用户应用程序对数据进行的所有数据操作都是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统一管理下进行的。
28、数据仓库:就是一个特定的决策分析而建立的数据仓储。
29、计算机通信网:由一系列用户终端,具有信息处理与变换功能的节点及节点间的传输线路组成。
30、计算机网络: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是指在计算机间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传输信息为目的而连接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31、Internet:是现今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网络,又被人们成为全球性、开放型是信息资源网。
32、Intranet:是指与全球国际互联网络隔离开的一个较小的专用电子空间,一因特网技术,主要是万维网(WWW)为基础的企业内部信息交流平台。
33、信息高速公路:从技术上的角度看,实际上是软件、硬件、通信网络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不断发展与集成的结果。
34、信息系统:输入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输出信息的系统。
35、情报检索系统:情报检索系统是对情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辑、存储、检索和传输的系统。
36、EDPS:电子数据处理系统37、DSS:决策支持系统(是辅助决策者通过数据、模型和知识,以人机交互方式进行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决策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38、ES:专家系统39、EIS:主管信息系统40、OAS:办公自动化系统(是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自动化处理的系统。
)41、SIS:战略信息系统(是一种支持企业赢得或保持竞争优势,制定企业中长期战略规划的信息系统。
)42、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做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活动中的经济问题以及经济活动中的信息问题。
43、信息经济:是以现代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为物质基础,信息产业起主导作用的,基于信息、知识、智力的一种新型经济。
44、信息产业: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和开发信息资源,在社会经济领域里的应用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系列的产业群体。
45、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
46、信息采集:是信息资源能够得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基础。
47、信息整序: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作为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应该熟悉掌握信息整序方法的基本原则并加以运用。
48、信息组织:是对所采集的信息实施有序化的过程,是信息管理过程的核心内容之一。
49、信息交流:(无)50、内源信息流:是指来源于经营系统内部的或经营企业内部的信息流动。
51、外源信息流:是指来自经营部门之外,但与经营部门的经营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外部社会环境和经营内部的信息流。
52、信息流:人类管理和控制下的信息的有序流动。
53、信息处理:一切为更好地利用信息而对信息所实施的处理工作过程。
54、信息需求:是指人们在从事各项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为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产生的对信息的不足感和求足感。
55、信息行为:是指为了获取信息所采取的行动。
56、信息用户:是指信息使用者。
57、信息资源开发:是不断地发掘信息及其他相关要素的经济功能,将它们转化为现实的信息资源,并努力开拓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用途。
58、信息资源利用:是信息资源利用部门根据信息资源开发部门所开发的信息资源情况,制订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分配与使用方案,使现实的信息资源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的过程。
59、MRP: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一套计算物料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一安排生产计划及存货控制的系统。
60、MRP-2:是以计划为主线,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实施全面计划与控制的一种手段。
61、ERP:是以顾客驱动的、基于时间的、面向供应链管理的企业资源规划。
62、逻辑顺序方法: 是把信息资源的管理划分为信息调查、信息分类、信息登记、信息评价四步。
63、物理过程方法:是从信息的产生到使用一般可分为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维护这几个阶段。
64、企业系统规划方法:是通过全面调查,分析企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结构的一种方法。
65、战略数据规划方法:是首先进行业务分析,建立企业模型,在进行数据分析,建立主题数据库,最后是子系统的规划。
是系统建设的核心。
66、企业过程:是对企业业务战略的规划、信息技术战略规划及数据战略规划。
67、数据类:(无)68、信息结构:是收集、传递、处理、储存、检索和分析经济数据的机制和渠道。
69、企业模型:(无)70、主题数据库: 是将信息经过过滤识别出来后,从全局出发,根据管理需求将信息按照不同的主题进行“分类”。
71、子系统划分:是指主题数据规划出来后,可通过对主题库与业务过程对应矩阵的一系列处理来规划新系统的组织——各子系统。
72、信息战略: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根据内外部环境和要求资源的情况,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而对企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活动73、知识管理:是利用信息、数据,并将其转变为有价值的可控的知识财富。
74、战略信息管理:对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管理。
75、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对组织内部支撑信息技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在此基础上作用于组织业务与管理活动的信息技术系统的设计、选用、实施与调整加以规划。
76、战略的信息资源规划:是一般信息资源的特例,具备一般信息资源管理的所有特征,但又相对突出战略信息资源的识别、分析和利用。
77、信息主管部门:在信息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的对企业整个业务活动的主线——信息流进行管理的部门。
78、信息化委员会:由CIO负责牵头召集,组织的最高层领导和其他业务部门平级的信息部门,具体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
79、CIO:信息主管,是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业务管理,且身居高级行政管理职位的复合型人物。
80、信息工作者:狭义的说,是指信息机构中专职的工作人员。
广义的说,还包括各部门、各环节中专门从事信息处理工作的人员。
81、结构化问题:是指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重复发生的问题。
82、半结构化问题:并无固定重复使用多次的解决方案可遵循。
83、非结构化问题:是指的独一无二、非重复性决策的问题,往往给决策者带来很大难度。
84、信息检索:是指对信息的查找和调取工作。
是根据用户的特定需求从大量的信息集合中获取所需信息的过程。
85、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信息的发送、传递、接受,跨越空间和时间把信息从一方传到另一方的过程。
是信息工作的中间环节,即信息的流通环节。
86、信息服务:是信息机构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及时地将信息提供给用户的活动。
87、信息咨询:是针对专门的问题提所进行的智能化信息处理和参谋服务。
88、信息收集:是指为了更好地掌握和使用信息,而对其进行的吸收和集中,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事先设计的程序,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有关的信息渠道,有计划、有步骤地汇集、提炼信息的工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