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剪辑入门视频剪辑入门随着游戏越来越电影化同时个人电脑的多媒体处理性能不断增强随手做一个MTV已经是十分方便的事情了。
相信很多人都曾想过用自己喜欢的音乐配上自己喜爱的游戏动画做一个或唯美动人或激情澎湃的MTV可能那些绚丽的色彩和跳跃的音符已在你心中存留了许多时间但苦于对视频基础的缺乏所以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本教程的目的就是让更多人加入到视频DIY的行列中来用我的经验让大家尽量少走弯路。
要知道视频这东西还是很毫神的。
一、帧、分辨率和制式什么都得老老实实从基础开始耐心一点你不会吃亏的。
帧Frame。
视频动画的最小单位是“帧”读音同“正”也就是一幅静止的画面但一连串静止的画面连在一起快速变化便会产生动态的效果。
帧速率Frame Rate即一秒钟里出现的画面的数量。
帧速率根据视频制式的不同而不同。
单位是“帧每秒”fps 分辨率Frame Size不用多解释也就是横纵象素的数量。
不同的制式也会带来不同的分辨率。
制式。
中国和英国、欧洲等国使用的是PAL制、而日本、美国等国使用的是NTSC制法国用的是SECAM制。
所以用日/美版的主机在老式电视机上玩的话常常会出现黑白、画面闪烁等不正常现象就是因为制式不同的原因。
如果你用电视卡来录游戏动画也要让电视卡的制式和主机的制式相符合。
而不同的制式也会带来不同的视频规格。
PAL - 720x576、25fps、1.067 NTSC - 720x480、29.97fps、0.9 这里提到的都是以Microsoft DV格式为标准的一般DVD的分辨率和制式的关系也是这样的后面的1.067和0.9是指的象素宽高比Pixel Aspect也就是每个象素的长宽比例。
在电脑显示器上的象素宽高比为1.0。
一般如果分辨率是4:3的如640x480象素宽高比就设1.0好了。
如果是1.0象素宽高比PAL是768x576、NTSC是640x480 二、编码解码器Codec - Compressor Decompressor 所有的编码方式都是对视频进行压缩的因为不压缩的视频体积实在太过庞大720x576、25fps的不压缩视频每秒29.6M。
视频压缩的原理就是去除人眼所无法识别的冗余颜色信息以及每几帧之间相似颜色块采用特殊算法等方法来减少信息量从而减小视频的体积。
软件中显示有“None/全帧/全屏/非压缩”都表示不压缩这种视频的质量是最好的但硬盘???? 大家比较了解的例如MPEG1、MPEG2、MPEG4等。
其中VCD就是MPEG1标准的标准DVD是MPEG2的标准、MPEG4就是众所周知的Divx、Xvid等编解码器的标准。
MPEG即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活动图象专家组专门制定视频及其伴音的编码标准一般来说在计算机上安装了某种Codec以后就可以用各种视频处理软件以该编码方式进行视频压缩而且以该编码方式压缩的视频也都可以正常播放观看了。
例如装了Xvid的编码解码器以后就可以播放Xvid编码的视频下载区的老问题了。
但是也不排除某些软件对某些编码不支持的现象。
一般制作视频avi常用的Codec有Divx、Xvid、Indeo Video等反正Codec是多多益善。
这里说的是Microsoft AVI的压缩编码Quicktime、Microsoft DV等格式还有其他的编码三、场Field 这一项其实跳过不看也可以但如果不懂场的话可能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建议你还是耐心看看为好。
在电视发明之初由于全画面传输的数据量太大带宽负荷不起所以发明了隔行扫描于是你看到的电视机就会出现通常所说的“扫描线”其原理就是每两行显示一行画面每一帧画面由“上场”和“下场”组成简单地来说上场就是奇数行下场就是偶数行于是信息量缩小了一半电视才被普及。
由于有了隔行TV和逐行显示器扫描的区别所以视频剪辑软件里都会有一项Field Option里面有“No Field/Upper Field/Lower Field”即“无场/上场/下场”。
一般用DV带输入到电脑里去的视频都会有类似锯齿状的东西在画面中物体运动激烈时尤为明显这就是场线。
所以那些视频处理软件还附带了一个选项为“消场”Deinterlace因为电脑显示器是逐行扫描场信息完全是多余的所以消场尤其显得必要。
Interlace是把原本不带场信息的视频分上下场如果你发现视频里有类似横条的东西在画面里出现多半就是场的问题只要在软件里Deinterlace一下就OK了。
四、音频Audio 浅浅地提一提一般剪辑的时候最好在软件里设置音频的采样率Rate和音频素材的采样率一致强行把采样率提高反而会出杂音比如441000Hz的音频放到设置为48000Hz的工程里去就会出杂音。
剪视频动画的配乐最好是wav文件。
如果是mp3的话建议先转成wav否则生成的时候有时会莫名其妙地出爆音。
我对音频的知识一般有说错的地方别见怪P 五、软件使用枯燥的基础部分终于过去了下面就是软件使用了。
如果前面你有认真听讲的话那些看起来眼花缭乱的数据设置里面有不少你就可以看得明白了。
当下最流行的软件毫无疑问就是Adobe Premiere了。
如果你还在用绘声绘影甚至Movie Maker建议你还是转用Premiere因为那些不专业的软件实在是麻烦多多。
比如绘声绘影据说是无法精确到帧的这首先就对卡节奏产生很大的麻烦。
Premiere的好处是既有十分专业的设定又能以纯软件形式在个人电脑上使用并且带有软件实时预览功能使你使用的特效可以立即看到效果。
以前可是要花巨多时间生成的偶被折磨过好多年的T_T但同时也存在不少Bug而且更麻烦的是新版本未必就比老版本强这一点你用多了就有体会了。
不必去听官方所说的号称如何如何专业自己上手使用就一切都明白了。
当下Premiere6.5和Pro应该都有人用两者各有各的优缺点我都列一列 Pr 6.5 优点 - 实时预览功能比6.0有了长足进步界面传统老用户可以快速上手。
捣入素材的时候不会占用额外硬盘空间实时预览完全不吃硬盘空间当然特效多了会梢慢。
缺点 - 视频滤镜提高不多部分滤镜调色以后色块较大画面细部粗糙。
Pr Pro7.0 优点 - 滤镜效果比6.5细腻了许多。
可以手动设置快捷键。
实时预览功能变为只要点空格就可以实时预览6.5是要到设置里去打一个勾然后平时按Enter预览其实没多大差别缺点 - 只能在XP上安装界面变化太大且臃肿新老用户一下都比较难上手快捷键设置的详细程度令人眼花对mpeg4的预览支持比6.5还差捣入视频/音频素材时会自己生成一堆音频文件占用不少硬盘空间而且实时预览的同时会对加了特效的部分自动生成预览文件又吃一堆硬盘一开始的时候强行打开/新建一个文件。
反正我觉得Pro的缺点太多我还是习惯用6.5。
具体的操作方面Premiere还是十分简单的网上随处都有Pr的教程我就不多废话了。
不过有一点得提一句Xvid编码的视频是无法用来当素材进行剪辑的你可以试试把Xvid的视频捣入Pr你会发现预览的时候全是黑屏。
还有一个Indeo Video 5系列的编码Pr也是不认的但另一款剪辑软件Vegas 4却是能认Indeo Video 5的Xvid也不认那款软件有兴趣的话也可以试一下视频滤镜比Pr是好很多的但由于其本厂Sonic Foundry是做音频软件出身所以Vegas 4的操作性显得极不人性化。
其他软件例如Pinnacle Edition、Avid Xpress DV、Discreet Edit之类的那都是需要视频卡支持才能比较好的运行的那些视频卡低端的也要好几千一块不是专门做后期的话也就不必去碰了。
六、输出Export 有不少人到这时候或许会犹豫不决因为谁都想留一个清晰度较好的版本自己留着。
如果你硬盘吃得消的话留一个全帧非压缩的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这时候一般有三种选择 1、Video Format用Microsoft DVCompressor用Microsoft DVPAL/NTSC。
制式随情况而定不过得说明PAL和NTSC都是强制分辨率的如果你的作品是640x480的那生成以后会自动拉大拉长。
2、Video Format用Microsoft AVICompressor用Indeo Video 5.10。
Indeo的压缩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虽然大了点5分钟大约600M左右。
但由于前面所说的Pr不认Indeo Video 5的编码所以你以后可能就无法在成品的基础上再加工了素材不删的话当然可以加工所以可要想清楚哦 3、Microsoft AVIDivx/Xvid MPEG4 Codec。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Xvid或Divx Low/Fast-Motion而Divx 5.xx不太常用因为感觉后者画质不如Low/Fast-Motion。
而Xvid的压缩质量调节范围大而且画质也很不错现在我基本上每个作品都存一份Xvid的。
Divx/Xvid编码的视频在默认设置下基本可以保证5分钟不超过100M很省地方。
如果你想上传到服务器来供下载那还是推荐Divx/Xvid的。
不推荐压成wmv甚至rm因为后两者的质量偶觉得实在不怎么样而且wmv必须用Media Player 7/9来打开偶对高版本的Media Player那臃肿肥大的界面深恶痛疾所以咯P 七、字幕Title 我看过的网上个人作品里字幕做得象样的实在没几个。
要知道字幕可是让你的视频显得专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哦首先字号不能太大因为预览的时候是用的小窗口于是就会觉得字幕太小等真正全屏观看了才知道自己设的字号太大了。
至于字体一个片子只有一种字体双语除外会令人心情愉快。
如果使用许多太过花哨的字体会让观众有一种“作者没货”的感受。
在视频上出现的字幕尽量不要用太细的字体因为活动影象不同于静态图片细的字体在压缩的过程中很容易被省略掉于是就变得缺边缺角了。
颜色多数情况下就用白色或略微偏灰吧。
至于排列整齐、工整之类也就不必多说了。
一开始可以模仿一些电影的字幕形式。
最后想说一点个人建议不要打“制作XXX”建议打“剪辑XXX”或“Editor XXX”、“Edited by XXX”这样会显得很专业而且如果能用AE做个动态Logo那就更好玩?附游戏动画的获取一、用CG提取工具直接提取编码设置参考上面的内容。
二、屏幕录制。
个人推荐金山游侠的游戏录象机效果挺不错的。
录制的时候尽量把桌面的分辨率调小因为即使同样是录制320X240的尺寸在800X600分辨率下和在1280X960分辨率下录时卡机的情况差别十分明显。
三、在电视上玩的时候拿录象带录下来然后找作坊转成VCD。
四、用电视卡录制。
一块电视卡也就几百块钱建议能买好的就买好的偶的是丽台Winfast专业版580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