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最终版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最终版


§2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

学习重点难点:
一、外购原材料的核算 1、钱货两清 2、先款后货 3、先货后款 二、原材料的发出核算 1、原材料发出核算的计价方法
A 一次加权平均法 B 移动加权平均法
C 先进先出法 D 后进先出法 E 个别计价法

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外购原材料核算及发出时各种计价方法的运用
购入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末余:尚未验收入库 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入库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
二、外购原材料的会计核算
钱货两清
付款 收料 先款后货 视钱货分 离程度
先货后款
预付账款 :第三章
(一)钱货两清
企业购进原材料 例1 : 借:原材料 贷:银行存款
价: 5000 增值税:850 运费: 150
款已付 料已入库 5139.5 6000
3.已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
(1)先登材料明细账收入数量栏,暂不做分录; (2)月末前结算凭证到时,做分录同1; (3)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分三步处理: 2步:下月初红字冲销 借:原材料(红字) 贷:应付账款(红字)
1步:月末按合同价暂估入账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 (注:暂估时不反映增值税)
3步:下月结算凭证到, 据结算凭证做分录同1
只办入库手续,原材料明细账上只登入库的数量
(2)月内,凭Βιβλιοθήκη 到,付款:价8640、增值税1360
借:原材料 8 6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360 贷:银行存款 10 000 视同钱 货两清
同时,在原材料明细账上补记金额
(3)若月末结算凭证仍未到,作暂估料处理
——按合同价暂估入账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60.5
购货运杂费中的运费可抵扣7%的进项税: 进项税额=150×7%=10.5 进入原材料成本=150-10.5=139.5
(二)先款后货——结算凭证已到,已付款
例2:企业购料一批 发票价格: 40 000 增值税: 6 800 对方代垫运费:300
托收承付款
如何确定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一)原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
1. 一次加权平均法
(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 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结存原材 料的实际成本 期初结存原 材料的数量 本月入库原材 料的实际成本 本月入库原 材料的数量
+ +
(2)计算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原材料 的实际成本
=
发出原材 料的数量
×
1.20 1.10
264
1.20 264 400 1.10 198
297
1.10 297 1.21 278.3 575.3
1000
1078 500
4.后进先出法
—— 假定后收到的原材料先发出去 —— 按进货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原材料的单位成本
材料明细账
xx年 月 日 凭 摘 要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证 520 1.00 520 初余 1.00 520 820 1.20 360 300 1.20 360 购入 1.20 360 600 1.00 300 220 1.00 220 发出 购入 450 1.10 495 1.00 220 1.10 440 270 1.10 55 400 发出 1.00 220 500 1.10 55 购入 230 1.21 278.3 1.21 278.3 末余 980
=553.3/500=1.11
2. 移动加权平均法
——平均单价随购货入库而移动
(1)计算移动加权平均单价
本次购货前结存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平均单价 =
本次购货前结存 原材料的数量
+ +
本次购进原材 料的实际成本 本次购进原 材料的数量
(2)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 发出原材 = 料的成本
本次发出数量 × 当前移动平均单价
习题:采用材料的实际成本核算(材料发出采用全月一次加权
平均法)
(1)1日,购进原材料1T,价款1 000元和增值税170元已付,材料 已验收入库。 (2)3日,购进原材料2T,价款3 000元,增值税510元,对方代垫 运费500元,款已付,材料未到。 (3)5日,生产领用10T (4)27日,向华阳厂购进生铁50吨已验收入库,因结算凭证未到 款未付。 (5)30日,上列生铁按每吨1 000元的合同单价估价入账。 (6)登记材料账,做发出材料分录。
二、发出原材料环节
1.逐笔结转发料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C实)
2.月末综合结转发料成本:
借: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C实)
注:此时C实的计算方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个别计价法
注: 此时C实的计算方法 一次加权平均
课后习题
1133.3






7
1
5 10 15 21 25 31
1000
1100
500
553.3
5. 个别计价法
是通过逐一辨认每一批发出原材料和即以每一批原材
料和期末原材料所属的购进批次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 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实际成本作为计算各种发出原材 料或期末原材料成本的方法。
采用个别成本法应具备的条件
238 733 297 575.3 575.3
400 1.09 436
270
25
31
购入
末余
230 1.21 278.3
980
1133.3
500 1.15
1078 500 1.15
1000
3.先进先出法
—— 假定先收到的原材料先发出去 —— 按进货先后顺序确定发出原材料的单位成本
材料明细账
xx年 月 7 日 1 5 10 15 21 25 31
材料明细账
xx年
月 7 日 1 5 10 15 21 凭 摘 要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证 520 1.00 520 初余 820 1.07 880 购入 300 1.20 360






发出
购入 发出 450 1.10 495
600 1.07 642
220 670 1.09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等
2. 汇总记账
——平时发货,只办理原材料出库手续:
填领料单,登材料明细账“发出”栏的数量
——月末据领料单位和用途,编“耗用材料汇总 表” ——据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制造费用 ——辅助生产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贷:原材料
课堂小结
一、购入原材料环节
1.收到结算凭证并已入库: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 2.收到结算凭证但尚未入库: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其他货币资金
货未到
1.付款 借:在途物资 40 27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21 贷:银行存款 47 100 2.收料 ——材料运达,验收入库 借:原材料 40 279 贷:在途物资 40 279
(三)先货后款
结算凭证传递慢于货物运输
材料已入库,企业未付款
例3:企业购生铁10 000kg,材料验收入库; 结算凭证未到。 (1)月内,凭证到前,暂不作账务处理,只作收料记录
§2 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
材料入库、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一、设置科目
核算库存材料增、减、结存 1. “原材料”: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末余:库存材料 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3.“在途物资”:
实际成本法下,已取得购货凭据,但尚未验收入库 的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已付款或未付款
已经支付货款或已经发出承兑的商业汇票但 尚未运抵企业或尚未验收入库
主讲标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法
工作单位:潍坊工商职业学院 姓 名:
所学专业:
会计学
申请任教学科: 会 计
课前引入
某企业,本月6日购进A材料 2000千克,单价4元/千克;
本月12日又购进A材料2000千克,但由于市场原因,价格
由原来的4元/千克升为6元/千克;现18日,某车间领用A 材料2400千克,问该材料应如何核算成本?
假设合同单价:0.75元/kg: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料款 (4)3.1 红字冲销上月末的暂估料 7 500 7 500
借:原材料
(5)3月份,结算凭证到,付款
7 500
7 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视同钱货两清
三、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不同原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同 ——同种原材料,不同时间购进,实际单位成本不同 ——同种原材料,不同地点购进,实际单位成本不同
该原材料的 加权平均单价
材料明细账
xx年 月 7 日 1 5 10 凭 摘 要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证 520 1.00 520 初余 购入 发出 300 1.20 360 600 收 入 发 出 结 存
15
21 25
购入
发出 购入
450 1.10 495
400 230 1.21 278.3
凭 摘 要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数量 单价 金额 证 520 1.00 520 初余
购入 300 1.20 360 发出 购入 450 1.10 495 发出 购入 末余 230 1.21 278.3 980
1133.3






1.00 600 1.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