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财政收入与支出

财政收入与支出

第五课第一节第二框《财政收入和支出》教学设计(课件下载)北京市新源里中学李见坤 100027点击下载:本课课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平衡、财政赤字的基本含义,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发展观点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全面增进学生对我国财政方面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财政支出的主要用途。

教学难点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含义。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探究法、归纳法、计算法。

复习提问国民收入有哪些用途?并举例说明。

导入新课南水北调工程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建设周期超过50年。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我国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也将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间17年,如果综合考虑物价、利息等因素,整个三峡工程动态所需投资为2039亿元人民币。

北京为了举办2008年奥运会,将在治理环境污染、60项重大工程、新体育场馆建设、奥运会举办、基础设施上总共投资1045亿元人民币,即平均每年增加150亿人民币的投资。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更加全面深入地掌握了载人航天核心技术,表明中国完全有能力独立自主地攻克尖端技术,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这次载人航天飞行总共花费9亿元人民币,全部由政府投入。

这些资金从哪里来?要依靠国家的投资。

那么,国家如何获得收入?怎样进行支出?这就是本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讲授新课二、财政收入和支出1、财政的产生和含义国家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履行职能,必须消耗一定的社会产品。

国家凭借自身拥有的政治权利,强制性地征收一部分社会产品,以满足各方面支出的需要。

这种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可见,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

财政的主体是国家;财政具有强制性;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财政是何时出现的?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

大到国家建设,小到公民个人的生活,都与财政密切相关。

那么,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多少是如何确定的呢?是国家通过制定收支计划来确定的,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就是预算。

它是国家财政的主要环节。

2、预算和预算体系预算含义:在每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都要审议通过下一年度的财政收支计划,这种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就称作国家预算。

上一年度财政收支的实际情况就称作决算。

国家的预算体系是怎样的?国家预算一般由中央和地方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和各级地方预算就构成了我国国家预算的体系。

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财政又是通过预算实现的,所以预算也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

3、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1)财政收入从动态看,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一个方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为组织收入、筹集资金的过程。

从静态看,是国家通过一定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

看下面的材料分析,取得国家财政收入的形式有哪些?通过计算分析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什么?中央财政分项目收入(亿元)(以上数据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财税数据栏)从国家取得收入的形式来看,财政收入可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可以概括为税、利、债、费四种形式。

①税收收入。

按照法律规定,国家向纳税人征收的货币和实物多属于“税”,马克思说:“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奶娘。

”税收收入是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形式。

是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

②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国家是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者,因此可以通过利润的形式从企业获得收益。

③债务收入。

这是国家财政通过借贷的方式取得的收入,债务收入分为内债和外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之一。

④其他收入。

如国家以服务费、罚款、没收等形式取得的收入也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虽然只占极小一部分,但有重要作用,可加强对社会经济的监督、管理、具有极强的政策性。

财政分配的另一面就是财政支出。

(2)财政支出从动态看,财政支出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的过程。

从静态看,财政支出是国家预算支出的财政资金。

财政支出主要有哪些用途?从下表中进行分析。

中央财政分项目支出(亿元)(以上数据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财税数据栏)财政支出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部分:①经济建设支出。

如三峡工程、西气东输工程、农业投入等。

②教、科、文、卫事业的支出。

经济的发展靠科学,科学的进步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因此,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是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

同时,教、科、文、卫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资金的支持。

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

国家的权利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的正常运转,以及国防建设、人民解放军的日常开支,都需要国家财政的拨款,其中,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是财政的两项重要支出。

④债务支出。

是财政为国债还本付息的支出,由于经济的迅速增长,财政的债务支出是有保证的。

⑤其他支出。

主要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补贴支出。

财政收入和支出的最好状态是怎样的?在预算和决算中,财政收支平衡是最理想的状态。

4、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财政收支平衡是指当年国家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

如果入不敷出,支出大于收入,出现的差额就是财政赤字。

财政赤字就是当年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

假如每年都实现“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是财政运行的良好状态么?在通常情况下,如果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或者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略有节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运行状态。

因为如果财政支出大于收入,形成较大的赤字,那么国家就会通过举债或者增发货币来弥补赤字,从而会引发通货膨胀。

反之,如果每年都实现财政收大于支,意味着财政资金没有得到有效地运用,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是不利的。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这种状况就未必理想了。

例如,国家经济萧条或不景气时,国家财政就应该增加支出,增发货币,以刺激需求,使经济重新走上键康发展的轨道;在国家遇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灾难时,为了有效应付这种局面,也可以通过举债扩大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以便尽快使国家摆脱这些灾难造成的不利影响。

所以,对这个问题要有全面、辩证的认识。

实事求是地分析国家在一定时期所处的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据此决定国家的财政收支政策。

本课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财政的一些基本知识,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它是通过预算实现的,预算的内容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方面,收入和支出相等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时,我们称之为财政收支平衡,收入小于支出,出现差额的经济现象则是财政赤字。

板书设计二、财政收入和支出1、财政的产生和含义①含义②产生2、预算和预算体系①预算和决算②预算体系3、财政收入和支出①财政收入:含义、形式②财政支出:含义、用途4、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①财政收支平衡②财政赤字财政的巨大作用》教学设计财政的巨大作用》溧阳市光华中学钱新华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分析并理解财政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作用,能围绕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感悟国家的财政政策的变化,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活动与过程:能通过问题情景和模拟情景主动探究国家财政如何对国家和人民生活起巨大的作用,能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尝试课题或小报告的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联系国家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的变化,加深对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认识,加深对改革开放成果的认识,激发爱国热情,拥护国家的方针政策。

二、教学方法:讨论法、小组合作学等。

三、教学工具:多媒体四、教学过程:老师:在介绍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能否列举我国的一些重大工程。

学生:举例老师:显示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的图片,并且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财政的巨大作用。

财政的巨大作用讲授新课:活动:“招标” :西气东输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神舟六号,城市地铁(投影图片)。

教师主持“招标” ,同时大致给学生介绍这些工程的造价,工程中将遇到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愿意“投标”的同学举手。

(结果对这些工程,愿意“投标”的学生廖廖无几,问及原因,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难以获得较高利润,甚至存在较大风险,因而都“望而却步”)。

师:因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难以获得高利润,甚至存在较大风险,“老板们”就不愿意投资了,那是什么理论告诉“老板们”不能投资的?生:是市场,价值规律!师:那这些工程可以不做吗?(列举:神州五号发射的意义)生:不可以!师:既然在市场的调节作用下,“老板们”不愿意投资,而这些一程又不得不做,这就必须由谁“出面”?生:国家,财政支出!师:由此可以得出发挥财政的作用的必要性: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一、集中力量办大事教师提问:那么,财政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呢?教师引导:财政的作用通过其收入与支出来实现。

那么,财政的收支如何进行调控呢?这 1 就要根据不同的市场和经济情况而定?活动探究:结合前几年和目前的经济情况,国家的财政政策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学生活动:略师生共同探究,得出结论:(1)通过财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从1998 年至2004 年我国通过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了国民经济的“软着陆”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国家对财政政策进行了调整,由过去的“积极的财政政策”逐步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过渡。

2005 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2005 年我国的财政政策由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变成稳健的财政政策。

投影:比较:“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 (以使学生进一步扩展知识面,了解国家的政策,同时对财政的作用可以有更深刻的认识。

)数量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增发国债。

适当减少财政赤字,减少国债。

方向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等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等共同点总量平衡结构优化活动:看图片,对比自己的学习环境,思考:东西部地区教育环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很快得出结论:经济的发展程度有很大差异!师:地区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地区的……?生答:财政收入!师:教育的发展主要靠财政支出,由此可以得出财政的作用之一……。

生答: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2)财政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

教师引导:财政除了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对人民生活有什么作用?活动探究: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和自身生活的实际,哪些因素影响人民生活的提高?能否尝试写个研究性报告。

(可分组讨论)学生讨论后总结:师生共同总结:因素可能有:经济的发展情况、社会分配情况、国防巩固情况、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情况、社会公共服务建立情况、个人因素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