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浅析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浅析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摘要:洛阳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而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也需进一步推进发展。

本文围绕《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反展的实施方案》,分析洛阳市文化产业现状、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洛阳;文化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增强,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

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兴产业,是经济与文化交融的表现之一。

它既是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民大众的需求所在。

一、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特点日前,在《关于加快我市文化产业反展的实施方案》[1]中明确提出了我市文化产业五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方案》[1]指出,我市将紧紧围绕“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以历史文化和山水资源为依托,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为核心,以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导,以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为动力,以重大产业项目和文化品牌为支撑,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重点突出、布局合理、链条完整、效益显著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一)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推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日益密切。

文化产业作为新型的经济与文化结合的载体,对二者的发展和壮大有着无与伦比的作用。

洛阳历史文化丰富悠久,可发展的文化产业也是多种多样。

其中,突出洛阳文化特色的文化产业有:牡丹文化产业、洛阳文化传媒业、发展会展业、文化旅游产业、洛阳特色汤食文化产业、演艺娱乐业等。

在洛阳牡丹文化产业方面,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是重中之重。

自 1983 年举办首届牡丹文化节后,一年一度的牡丹文化节成为洛阳的一大特色。

洛阳牡丹文化节,是在每年 4 月 5 日至 5 月 5 日前后,由国家文化部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洛阳市民政府、河南省文化厅承办的以“花开中国”为开幕式主题的文化活动。

[2]牡丹文化节的举办,促进了旅游、传媒、交通、餐饮等各行业的收益增长。

同时,伴随着牡丹文化节的日益求精,建设洛阳牡丹书画品牌,工艺美术品生产基地已经提上日程。

在《方案》[1]中,就突出强调要做大做强牡丹文化产业和工艺美术业,筹办世界古都论坛、国际文物艺术品博览会、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活动。

除了有牡丹文化节,洛阳市还会开展各种各样的会展。

比如5月份和10月份的洛阳房展、车展,6月份的小浪底观瀑展,9月份的河洛文化节等。

这些会展突出展现了洛阳文化,也在初步改变洛阳的经济文化产业建构和产业链。

除了注重传统且重要的牡丹文化产业,洛阳市的文化传媒业也在欣欣向荣的向前发展。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的新格局、洛阳广播电视传媒集团的新组建,洛阳市新华书店的买书系统的完善,都显示出洛阳市致力于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文化传媒业的目标。

并且,为了促进文化传媒产业的转型,洛阳市政府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小微型文化企业的精致、创新、专一。

不仅从形式上,也从内容上逐步创新,既要体现洛阳市注重以人为本、时刻关注民生、反映民生的特色,也能体现洛阳作为历史名城的文化传承性与创新性。

在实践中,作为洛阳文化灵魂的河洛文化不仅能通过传统的报纸、广播和电视视频展现出来,也能通过互联网以各种形式,从早到晚,从街边马路到工作单位出现在百姓视野中。

除此之外,各类以精品的演艺项目为主的演艺娱乐业、各种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正如《方案》[1]中所讲,建好洛阳隋唐百戏城、帝都百戏苑,加大引进音乐会、明星演唱会等商业演出。

通过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洛阳文化深深扎根于民生的土壤中,将洛阳文化与经济发展紧密连接,使洛阳文化既突出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也能保留自身特色,促进文化产业多样化。

(二)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之撑,特别是在当今社会,文化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必须得到重视和发展。

文化旅游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也是让人民群众更为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李亚在9月9日在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专题调研时指出:“现代产业体系中,旅游业是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文化产业是五大特色产业之一。

”那么,洛阳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道路,而洛阳市政府也从经济、生态、政治各个角度重视洛阳文旅游产业的开拓。

在对洛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面,洛阳市政府、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非常重视。

《方案》[1]指出,要提升文化旅游业布局、提升文化旅游业供给、提升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文化旅游产业公共服务。

针对布局,又提出要构建“一心一轴两带两翼”产业格局。

所谓的“一心”主要指洛阳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如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隋唐遗址、佛教文化等资源,区域性特别是中心城区如老城区、新开发区打造集遗址保护、遗产展示、文化演艺、休闲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洛阳旅游会客厅;“一轴”,即即隋唐洛阳城旅游体验轴,打通北至上清宫、南到龙门石窟的古都文化龙脉;“两带”,即依托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洛河文化旅游体验带和伊河生态休闲旅游体验带;“两翼”,即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区和伏牛山山地生态度假区。

其中的“一轴”“两带”“两翼”是洛阳市未来旅游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

洛阳文化旅游产业需要改变以前单线发展策略,实行多向发展,既要深深依靠中原河洛文化丰厚雄浑的资源,又要跟上时代脚步,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比如说“一轴”中的隋唐文化,实践中就表现为明堂景点的建设;而“两带”中洛阳生态休闲旅游区便是沿着洛河东西贯通建设休闲娱乐场所,西可以通到偃师,东可以延伸到龙门石窟。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洛阳文化旅游产业在不断的挖掘丰富独特的河洛文化,整合根文化资源,形成精品文化旅游路线。

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会牢牢抓住洛阳本身的文化根,也会与其他有特色的文化产业相结合。

比如,牡丹文化节可以说是旅游产业的一个产品,从牡丹节又延伸出了书法、国画的创作、欣赏和销售。

它既宣传了洛阳牡丹文化、隋唐文化,提升百姓的精神素养,也促进洛阳旅游经济的发展。

再如,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必须依托各种传媒手段得到宣传。

而各种会展的举办,可以加大洛阳在全国的知名度,加深洛阳的影响力。

而文化性音乐节等各种娱乐性文化产业的举办,能过推动洛阳交通、餐饮、旅店的更新创新,为洛阳市带来种种收益。

洛阳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经济与文化产业互动发展的产物,它极大的推进了洛阳市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人文效益。

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晓辉介绍到:“洛阳市今年(2016年)前9个月,接待游客总数达万人次,同比增长%;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从数据上可以看出文化旅游给洛阳市经济带来的新效益。

而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增加游客知识,提升游客素养的一种方式。

游客们通过参观游览龙门时刻、白马寺、牡丹文化节,了解到更多的古代文化,佛教文化,洛阳文化。

除了游客,那些为学术交流而参加在白马寺、龙门石窟举办的人文活动,能够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和专家,他们在这里擦除思想的火花,共同促进各种文化的发展。

这便是人文效益。

同时,文化旅游产业还将生态平衡、人民生活包含进去。

文化旅游产业中建设的生态保护区,因是沿河建设,旁边就是居民区,那么,这既是平时百姓休闲娱乐的场所,又能从制度和法律上要求居民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况且,开发文化旅游必须要坚持生态优先,使得自然和人文资源完美契合。

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充分将经济、生态和民生联系起来,做到自然和人文旅游的和谐。

洛阳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促进洛阳市经济发展,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能把生态文明纳入发展轨道中,这是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注重经济效益。

洛阳市一直在寻求各种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实践“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更好的经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生产力。

[3]二、洛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特点洛阳市总的来说,有39家A级景区,5家5A级景区、16家4A级景区、13家3A级景区。

有统计表明,洛阳市是中国旅游城市国际影响力20强。

这表明了洛阳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再不断变强,不断拓展影响力,更表明了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那么,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的特点是什么样呢?(一)核心旅游文化活动洛阳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与历史,4000多年的建城市,1500多年的建都史,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八大古都总建都最早、历史最长、朝代最多,它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多样,得天独厚。

因此,具有历史文化烙印的洛阳市,它的核心旅游文化之一必定是历史遗迹、历史博物馆、古代陵墓、民间工艺等各种物质文化。

洛阳市著名的文化历史景点是天子驾六博物馆、中国第一古刹白马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明堂、玄奘故里等。

这些旅游景点已经成为洛阳市的经典代表。

同时,作为与武则天有着历史渊源的牡丹文化,在洛阳市政府的大力发展和推动下,已经延伸出了牡丹文化节,并举办了30多届。

洛阳市文化旅游业的初步发展,就是抓住了历史文化和牡丹花卉这两个特点。

洛阳的牡丹文化节经过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旅游观光和经济合作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活动。

牡丹文化节作为核心文化旅游产业,吸引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游客的慕名而爱。

每年的4、5月份,是洛阳市交通、餐饮、住宿收益最好的时候,而因牡丹文化节产生的各种旅游纪念品、牡丹为主的特色美食,也在此时大放异彩。

同时,牡丹文化节还促进了洛阳市的招商引资,各种项目各种领域的签约不断。

比如电子数码、生物医药、旅游开发、基础设施等,这些为洛阳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收益。

[2]而赏完牡丹,游龙门、白马寺,从白马寺到龙门石窟,东西一条线的旅游路线使得旅游计划十分有利,这就提升了行业带动力。

龙门石窟作为主要核心景点,在互联网应用上为洛阳市其他文化旅游景点的改革做了榜样。

今年12月8日,在西安举办的“e服务.易时代”2016年陕西政务峰会上,龙门石窟现场分享了“互联网+”智慧景区的精彩历程。

龙门石窟率先与腾讯公司联手,打造全国智慧旅游行业的标杆和典范。

通过各种方便的微信支付形态,将景区的吃、住、行、游、购、娱紧密连接,为游客提供便利。

这种将科学技术和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突破性进展,不仅转变了传统文化旅游方式,提升了旅游效率,也更加的人性化、便民化。

这是将文化娱乐、信息咨询、文化服务通过科学技术即互联网纳入一体,是文化生产力提高的方式之一。

现阶段,科学技术的提升要求文化旅游必须跟上数字时代的发展步伐,龙门石窟作为洛阳市核心文化旅游景点,对互联网的应用是文化与科技促进经济发展的潮流趋势。

牡丹文化节和龙门石窟作为洛阳市的核心文化旅游产业,必须要在洛阳市文化旅游产业中起好带头作用,紧密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经济、科技和文化的相互促进,通过科技创新带动文化旅游形式的创新,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