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掌声》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掌声》同步练习D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第25课《掌声》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运用 (共11题;共81分)
1. (5分)认真拼读,准确书写。

kāng kǎi gòng xiàn mù dǔjīng yíng huǐ huà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

种________(zhǒnɡzhònɡ)树快乐________(lè yuè)
只________(zhī zhǐ)有
3. (6分)我会填
________的声音________的音乐________的情感
________的小路________的石头________的小溪
4. (10分) (2019四下·商丘期末) 看拼音,写词语。

miǎn lìlù jìng xiá zhǎi píng lùn yún chè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iào lùshuō huǎng ké sou líng lìkǎo d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17分)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看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

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
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待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选文第一自然段巾的“这样做”指的是________;“非这样做不可”是在强调________。

选文第二自然段是对桑娜的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从“嗯,揍我一顿也好!”可以看出桑娜宁可________,也要________,所以这句话应该读出________的语气。

A.缓慢 B.激昂 C.悲伤无奈 D.坚定有力
(3)选文第三自然段通过对渔夫________、________和语言的描写,体现出了渔夫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熬”的意思是________,说明了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渔夫是一个________的人。

6. (6分)给划线的字选择读音。

提示:“血”(xiě)和“血”(xuè)读音不同,字义相同。

习惯上“血”和其它字组成词语时,读作xuè,如:血本、血管等;“血”单独使用时,或以血××形式出现时,读作xiě。

血________(A.xiě B.xuè)气方刚
流了一点血________(A.xiě B.xuè)
吐了一口血________(A.xiě B.xuè)
血________(A.xiě B.xuè)海深仇
血________(A.xiě B.xuè)小板
血________(A.xiě B.xuè)淋淋
7. (8分) (2018六下·云南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字,要注意前后词语搭配恰当
改________——做法、面貌严________——处理、态度
改________——生活、环境严________——要求、执行
改________——工作、技术严________——训斥、批评
改________——缺点、错误严________——面容、局势
8. (4分)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目不转睛地望着。

________
②不自然,难为情。

________
③形容心胸坦率,举止得体、大方。

________
④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________
9. (5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汤姆·索亚是美国圣彼得斯堡小镇上一个淘气的机灵鬼。

(缩句)
②他的历险该对镇上的人们产生怎样的震动啊!(改为陈述句)
10. (12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完成练习。

(1)文中“这样的山”指的是桂林一带的山的奇、秀、险。

“这样的水”指的是________。

(2)“连绵不断的画卷”里描绘了哪些景物呢?写一写。

(3)把山水联系起来观赏,会感受到________。

(4)课文中有打比方的句子吗?找一找,写下来。

11. (5分)阅读《最后的姿势》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

请你标出句中的动词,说说这些动词表现了什么?
请你仿照句子,写一句话,描写人物的连续动作。

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 (共11题;共81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
答案:5-3、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答案:10-2、答案:10-3、答案:10-4、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