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谁的得分高》
单位: 姓名: 日期:
教材分析
1.使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两位数连加的加法运算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在情景图中找出一些信息。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2.能正确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并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
3.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100以内数连加的竖式计算方法。
4.充分利用情景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这里有7个玩具,每个玩具上都有一个两位数。下面请两位同学来投掷圆环,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投中的就能得到上面的分数,累积投掷3次停下来,看谁得到的分数高分数高的就获胜。
学生积极举手参加。
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加。
教学策略:
1.讲授同时播放相应幻灯片课件,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学生更易接受。
2.小组讨论并发言。
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2.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交流算法
3、巩固练习
二、方法
1.恰当使用教具学具。
2.从生活出发,利用生活知识教学。
3.幻灯片教学,让学生更易接受。
学以致用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你觉得这节课自己表现的怎么样
老师点评
学生发言
温故而知新
板书设计
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的问题: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横线要画直。
分层作业设计
1.填一填
(1)35+26+25=( ) (2)23+18+48=( )
生:20+30+40=90,4+1=5,90+5=95,所以可以得出24+30+41=95。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2)组内交流算法,对每种算法进行评价
老师来回走动,观察学生,遇到举手有问题的学生,积极回答。
学生出自己的想法,同组同学交流。
(3)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 / \ /
( )+25=( ) ( )+48=( )
先算()加()得() 先算()加()得()
再算()加()得() 再算()加()得()
2.算一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5+37+19= 16+36+42= 12+58+26= 52+17+23=
30+47+16= 42+36+18= 40+22+32= 11+44+33=
教学设计
学 科
数学
年 级
二
教学形式
讲授法+ppt
教 师
李敏
单 位
安徽省阜阳市袁寺小学
课题名称
谁的得分高
学情分析
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户主一事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一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的到不同的发展。
2.交流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计算24+30+41=()
师:这是一道两位数连加的算式,回想一下这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想一想、算一算24+30+41的结果是多少。
生:以前我们学过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个正十数相加。这个算式是三个两位数相加,而且并不都是整十数,我们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加法算式来进行计算。
师:还是集体的力量大呀,想出这么多的好方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算法一:数小棒。先摆出24根,然后摆30根,再摆41根,看总共有多少根小棒,得出最后的结果。
算法二:先算24+30,再将所得出的结果加上41.
算法三:列竖式计算
24 54 24
+30+4130
54 95+41
95
主要是让学生比较并充分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假设投掷圆环的是淘气同学与笑笑同学,他们的得分如图表(PPT幻灯片课件)所示,从表中你们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名
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淘气
24
30
41
笑笑
23
44
29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判断一下谁获胜了吗?
师:这两位同学,谁说的正确呢?下面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两位数连加的计算方法,再通过计算判断谁获胜。
生1: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以下信息:淘气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30分,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第二次得44分,第三次得29分。
生1:淘气有两次的得分都比笑笑的得分高所以我认为淘气肯定获胜。
生2:25比24少1,29比30少1,44比41多3,所以笑笑获胜。
学生通过观察情景图,能找出一些信息,并初步认识三位数相加。
(4)归纳小结
师: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根据竖式,在小组中说一说。
师:今后在做题时,同学们可以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加号写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横线要画直。
老师总结一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再回顾一遍。
巩固练习
“练一练”第1题、第2题
全班交流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