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经济学押题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押题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瞧,最容易流动的要素就是(A)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就是(A)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就是(D)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就是(B)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A、日内瓦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A、越低B、越高C、不变D、不确定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就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A、英镑B、日元C、美元D、人民币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特别提款权变动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就是(D)A、零B、小于需求弹性C、大于需求弹性D、无穷大15、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就是(C)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制16、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就是(B)A、印度尼西业B、泰国C、日本D、韩国17、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出国(D)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18、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C)A、富国与穷国之间B、类似的高手入国家之间C、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D、发展中国家之间19、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C)A、两国的绝对优势B、两国的比较优势C、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两国的要素禀赋20、以下选项中,那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系统中居民的概念(C)A、外国企业B、非盈利机构C、国际经济组织D、政府21、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B)A、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2、以下选项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就是(D)A、在外国设立分公司B、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购买国外企业债券23、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D)A、技术转让B、信息交流C、信息回授D、示范效应24、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C)A、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25、下列哪个不就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D)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B、外汇理论研究C、跨国公司研究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26、关于出口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就是(D)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就是一种普遍的现象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27、产品的水平差异就是指(D)A、采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B、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C、同质产品D、商品由于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28、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B)A、购买力平价B、铸币平价C、铸币数量D、铸币本位29、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行为主体就是(D)A、企业B、居民户C、家庭D、国家30、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其挂钩的就是(C)A、特别提款权B、一揽子货币C、黄金D、白银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比较利益学说的假设就是(B)A、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要素就是完全流动的C、要素与产品市场都就是完全竞争的D、收入分配不受贸易影响32、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C)A、证券投资B、其她投资与储备资产C、债务减免D、直接投资33、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A)A.贸易创造与贸易转向B、贸易创造与大市场效应C、贸易转向与竞争效应D、大市场效应与竞争效应二、名词解释1、生产者剩余答:生产者剩余就是指生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2、罗伯津斯基定理答:罗伯津斯基定理就是指在生产两种产品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

3、产品生命周期答:产品生命周期就是指新产品经历发明、应用、推广到市场饱与、产品衰落,进而被其她产品所替代四个阶段。

4、购买力平价答:购买力平价就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5、市场内部化答:市场内部化就是指企业为减少交易成本,减少生产与投资风险,而将该跨国界的各交易过程变成企业内部的行为。

6、黄金输送点答: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与黄金输出点,就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与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7、要素禀赋答:要素禀赋,即要素的丰裕程度,就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8、比较优势答:比较优势也称为比较成本或比较利益,就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

李嘉图通过两个国家两种产品的模型阐明,比较优势就是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遵循“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的原则。

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来来确定国际分工并进行贸易往来,双方便都可以获得比较利益。

9、人力资本答:所谓人力资本就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然们通过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与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10、布雷顿森林体系答: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

这一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的特征简而言之便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她货币与美元挂钩”。

在布雷顿森林协议下所建立的国际货币体系要求各国货币对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并将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为每盎司黄金35美元。

成员国官方的国际储备以黄金或美元的形式持有,成员国有权向美国联邦储备银行以官方价格兑换黄金。

11、简述倾销的含义及其构成条件(考名词解释应该只就是第一句没有条件)答:轻笑就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条件:a、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就是否收到低价冲击,以使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b、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就是否明显降低;c.就是否威胁进口国新兴工业的建立。

三、简答题1、简述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答:(1)采取钉住汇率制度,即本国货币钉住主要发达国家货币,保持汇率相对固定。

(2)实施外汇管制。

(3)本国货币不能自由兑换外国货币。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答:(1)一国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影响最为突出。

一般而言,一国进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大,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的效果越好。

(2)货币贬值的效应受时滞的影响。

(3)其她国家就是否报复,如实施对等的货币贬值。

3、简述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答:(1)出口补贴有利于出口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增加生产者剩余。

(2)出口补贴减少了消费者剩余。

(3)增加了政府财政支出。

(4)出口补贴使一国经济福利净损失。

4、试说明马歇尔-勒纳的条件答:阐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基本内容。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公式表达5、简述关税的类型答:文库里没找到6、试述幼稚产业的选择标准答:a、穆勒标准b.巴斯塔布尔标准c.肯普标准7、H-O模型的前提条件与类型7、画图分析进口关税(完全竞争条件下小国的情况)与进口配额对进口国福利影响的异同。

(1)左图为小国情形的关税效应分析(局部均衡):进口关税,指一国进口商品时,由海关对本国进口商所进口的商品征收的税。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Q1提高到Q3,生产者剩余由△ICPw的面积变成△IAPt,的面积,即生产者增加的福利为a; 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由Q2减少到Q4,消费者剩余由△HGPw的面积变成△HBPt的面积,即消费者损失的福利为a+b+c+d。

税收效应:征收关税所获得收入=进口量*关税率= Q3 Q4*t,即等于矩形AEFB的面积c。

净福利效应:a—(a+b+c+d) + c= —(b+d)<0,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净损失为b+d 。

其中b为生产扭曲,d为消费扭曲。

(2)右图为小国情形的配额效应分析(局部均衡):配额,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现在假定限额为Q3 Q4,且Q3 Q4 < Q1 Q2。

同理可知,生产效应=a, 消费效应 = -(a+b+c+d),而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即关税效应=0。

故净福利效应= a - (a+b+c+d) = - (b+c+d) 。

( 3 ) 同:进口配额与关税都就是一国干预对外贸易的政策,在保护本国产业方面能够发挥作用。

异:进口配额的结果就是价格的调整,而关税的结果就是进口量的调整。

关税政府会得到相当于关税数量的财政收入;而实行进口配额的许可证收入可能属于政府或进出口商。

进口配额使得能够进口的数量就是明确的;但实行进口关税的结果无法掌握。

进口配额就是比关税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