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初探
摘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推动了农业产业规模,壮大了集体的经济实力,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化的转型速度加快,促
进了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促进农
民增收和维护农村经济快速增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上杭县官庄畲族乡
下濯村两委在发展集体经济上的一些举措,“富民强村”的一些思考,主要分析了
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对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
题进行阐述,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措施。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思路
引言
上杭全县总面积2860平方公里,大致呈“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经济地理结构。
现辖22个乡镇、342个村(居)委会,总人口约49.3万人。
下濯村是位于上杭
县城西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地处“美丽畲乡”官庄畲族乡东北部,是上杭县2014年新增县级贫困村,距上杭县城约53公里,距乡政府所在地十多公里,北临长汀县,东临通贤镇,濯坑溪自北向西穿下濯村而过,濯溪口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
为91平方公里。
全村现有238户,常住人口938人,拥有土地面积7956亩,其中,山林面积7300亩,耕地面积328亩,辖区范围河道长度约2公里。
全村发
展规模化合作组织3个,目前正在实施30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25万元,可增加村财收入2.5~3万元每年。
一、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积极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有利于增强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在农民心
中的地位。
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是解决“空心村”的
根本问题,也是农民最在乎最关心的问题。
集体收入增加了,开始加大对村级公
益事业的投入,可以增强村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广大农民对新型集
体经济带来的实惠感到满意,从而对村干部领导农民进行的多项增收工作能够给
予支持。
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有人为农民办实事,集体有钱办事。
使群众感
到满意,党组织凝聚力加强,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农村才会趋向稳定。
加快农
村集体经济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巩固和完善,还关系到小康社
会的全面实现。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有利于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的
服务功能。
发展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是将集体利益和农民的个人利益相结合,创
新农业经营理念,使分散经营与统一经营相融合,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先进科技
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第三,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可以减轻农民的负担,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
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增加集体收入,才能使社会保障体系得到补充和完善,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才能得以实现。
二、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在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的社会调研中发现,因为土地资源得到了
充分的利用,使集体经济快速发展起来。
农民股权得到确认,使农民的利益得到
了保障,带动农民快速增收。
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集中居住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加快了城镇化的发展格局。
但是,当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存在着一定
的问题。
一是对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认识上的严重不足。
农村的村干部对新事物、新观念不能有个清楚的认识和理解,态度不明确,对新政策不能进行深入研
究学习,对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不够重视,工作效率低。
不能调动农民自主发
展的积极性,农民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认识不到位,限制了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是村级领导者的工作能力欠佳。
目前,在村级干部选拔中,有学历的年轻
人占多数,但懂技术会管理的却很少。
这部分人缺少在农村的工作经验,没有在
农村历练过,不会干农活,不会利用农村现有资源进行开发,不会想办法找出路
如何去打开市场局面,不主动联系群众,对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只是口头说说,并
没有进行具体的计划措施落实到实处。
三是村级干部工作目标和方向不明确。
农
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发展,使村级干部突然间找不到工作的方向和目标,不知道新
型集体经济怎么去开展,对下一步工作如何进行,缺少思路,没有建立切实可行
的计划,还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势必影响农民的增收创收。
四是管理制度不健全。
村干部对农村的发展缺乏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对每年村里的村务工作不公开,集体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
村里的集体资产和设
施没有建立账簿,对财务工作没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专业的财务人员,
使村里的收入支出情况缺少透明度,给一些村级干部提供了挪用公款、虚报发票
等可乘机会,严重影响了干部的形象。
三、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的基本措施
一是加快科技扶贫。
通过选派党员干部到村任职“第一书记”“科技特派员”“主
任助理”等职,建立结对帮扶的长效机制,促使干部作风转变,发展理念转变,通过“把脉问诊”实施整体规划,夯实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集体经济增收。
二要转变经营理念。
村干部要转变“等、靠、要”的陋习,摒弃传统的农村经
营方式,加快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创新农业经营理念,推动家庭经营向采用
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形成多元化和多种形式的经营服务方式,以此
达到互惠互利双赢的目的。
开展家庭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
农村经济加快发展。
三要建立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关
键要有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基层人才队伍,才能不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要注重对村干部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工作,要挑选有吃苦耐劳
精神、有奉献精神、有求实务实精神的人选拔到农村基层领导岗位工作,要组建
一批素质高、经验丰富的村级领导班子。
定期组织开展农村干部培训工作,加大
对农村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管理要素、民主与法制建设等
知识,使村干部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及业务能力,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切实
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
对长期在农村基层一线,在脱贫攻坚、发展集体经济
等取得突出成绩的村主干,在乡镇换届之时,直接选拔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四要加强监督执行力度。
坚持开展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也是符合农村的基本经营策略。
做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保证农村的耕地资源
不被损毁和破坏,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权益。
坚持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
农村法制建设,推进农村新型集体经济加快发展。
五要建立发展保障机制。
加快对农村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及救助等社会保
障体系的建设工作,这是降低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风险的最有力的措施。
要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住房制度,通过政府援助和市场供给相结合机制配置
住房资源,探索建立农村公共住房制度的运行与支持体系,实行公共住房制度的
城乡全覆盖。
建立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稳定农村生产发展。
六要建立集体积累制度。
健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完善各业承包制度及集体
积累机制,认真做好现有集体资产的清理、评估和清欠工作,完善集体财务制度,
要结合村务政务公开原则,对农村集体财务进行清理整顿,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集
体资金“村帐乡管”制度,严格规定集体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则,堵塞各种漏洞,
用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运行质量。
结语: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农村新型集
体经济要有完善的制度和创新意识。
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和方法,
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德祥,张建忠.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发展趋势研究[J].西北农林科
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2] 谭芝灵.新时期发展农村新型集体经济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纵横.2010(05)
作者简介:
黄玉雄,男,1980年10月生,大学学历,水利水电工程师,从事水利规划、设计、建设与管理工作,现任上杭县官庄畲族乡下濯村党支部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