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车应用技师学院华菱星马汽车集团公司联合培养预备技师实施方案为积极响应我省建设技工大省的号召,贯彻落实《安徽省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7年)》(皖政办〔2014〕17号)、《支持技工大省建设若干政策》(皖政[2017]54号)、《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着力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扎实推进工学一体、知行合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安徽汽车应用技师学院与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菱星马”)合力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共同培养预备技师,联合制订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和我省十次党代会精神,推进我省技工大省建设,以服务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要求,创新企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健全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支撑。
二、总体目标紧紧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着力推行以“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以促进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我院汽车维修等专业(工种)和华菱星马公司高技能人才需求为结合点,加快培育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提高我院实习生就业质量。
同时在合作企业华菱星马内部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使华菱星马新入职人员和在岗职工等能接受相应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加快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成长。
三、主要任务1、探索企业新型学徒制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深化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内容的技工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结合华菱星马发展实际,发挥我院专业优势,创新技工教育模式,探索双主体育人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办学模式,举办高级工和预备技师培训班,切实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企业培养更多高技能型人才。
2、提高校企联合培养质量。
围绕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广泛开展我院实习生和企业职工的知识更新和技能提升培训,开展技能鉴定、技能大比武等活动,组织学院专业教师深入华菱星马进行实践能力提升。
3、开展企业岗位技能提升行动。
适应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需要,大力开展汽车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能力培训。
积极探索“职业培训包”制度,组织企业青年技术骨干到学院接受技能训练和研修,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四、保障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
我院与华菱星马双方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培养制度,协调培养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对方案实施情况的落实,确保各项任务按质完成。
2、合理使用资金投入。
校企合作双方共同落实我省新近出台的若干政策举措及实施细则,逐步提高职业培训资金支出比重,改善培训条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强化宣传引导。
充分运用校企双方宣传平台,广泛宣传校企合作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和典型案例,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附件: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华菱星马)班培养方案安徽汽车应用技师学院华菱星马汽车集团公司2017年8月31日附件: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华菱星马)班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汽车维修(0403—2)二、学制3年三、招生对象取得中级职业资格人员四、培养目标面向汽车制造和维修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相应文化水平、良好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汽车构造、汽车故障诊断、汽车维修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不断学习与理解汽车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和新方法的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五、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熟知汽车维修与检测的各项法规和条例,遵守汽车维修的作业规范和流程,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能较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具有一定的技术革新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培训、指导他人进行工作的能力。
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1.能组织、指导维修技术人员解决维修中出现的关键或疑难技术问题。
2.能规范执行汽车性能检测的技术要求及调试方法。
3.能组织新车型汽车维修作业。
4.能组织实施汽车各级维护作业及整车性能检测。
5.能进行生产成本核算,场地和设备规划与管理。
6.能组织汽车维修作业与质量监控。
7.能检索和使用各种技术文献及多媒体信息资料;能够借助英语工具书使用英文版汽车维修资料。
8.具有现代生产车间及班组的管理、协调能力。
9.能撰写工作总结、技术报告、技术论文。
10.能指导和培训汽车维修初、中、高级别人员,开展专题技术讲座。
六、教学安排1.主要教学内容该班主要专业课程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及应用、汽车性能与检测、汽车空调、汽车维护、专项技能强化训练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等。
2.教学模式该班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训课程,以增强学员实践能力,达到技师水平。
授课老师由学院骨干教师和华菱星马高技能人才共同组成。
七、培养方案框图及说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汽车维修企业管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公 共 基 础 课专业技能方向课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性能与检测汽车电控技术及应用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 汽车空调 汽车维护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 汽车维修专业预备技师(华菱星马)班课程结构综合实践入学教育 驾驶实训 汽车构造拆装实训 汽车检测与诊断实训考证辅导及毕业综合考核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职工活动(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企业文化时事政治专业核心课该班课程采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以增强学员实践能力,达到技师所应具备的实践能力的要求。
技师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按课程属性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以及综合实践。
在对汽车维修技师所从事典型工作任务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汽车维修技师的课程体系。
学员有独立进行学习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任务。
学员探索解决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员具有学习本专业新的知识、技能的能力。
1.公共基础课课程模块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时备注公共基础课职业道德与职业修养理解礼仪的意义,了解道德的特点和作用、公民道德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自觉践行礼仪规范,做讲文明、有礼仪的人。
自觉践行公民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做有道德的人。
56课时企业完成时事政治开展时事政治教育,学习时事政治,深化学员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促进国家方针政策的实施。
及时了解国内外政治事件、关心国家发展、及时了解国家发展的方针、规划、政策。
112课时企业完成企业文化使学员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了解企业主要产品及品牌形象,了解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形成学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提高学员认识和表达能力,形成认真、谨慎、团结合作、负责任的工作作风。
56课时企业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办公软件操作;掌握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知识;了解计算通过学习,使学员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112课时计算机机房企业完成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操作。
关技术。
职工活动坚持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以锻炼身体为原则,传授学员体育与健康知识。
使学员建立现代社会健康观和获得终身体育锻炼的知识技能,提高体育观赏和休闲娱乐能力。
112课时职工活动室企业完成2.专业核心课课程模块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时备注专业核心课机械制图通过教、学、做于一体的项目训练,培养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图示能力、读图能力,树立贯彻国家标准意识,形成“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与测绘”的工作能力。
学员通过本课程学习,能自觉学习和使用新标准、新技术;能够熟练机械产品的图样识读、造型与测绘的职业能力;能够正确传达产品信息,完成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表达方法与尺寸标注。
30课时一体化机械基础掌握工程力学中有关受力分析的知识,掌握机械结构件拉压、剪切等强度计算知识,掌握螺纹联接及螺旋传动设计知识,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知识等。
具备严格遵守机械零件设计步骤进行设计的职业素养,具备根据机电产品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的能力,具备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设计工作态度。
30课时一体化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学习汽车维修企业的战略管理、服务流程管理、客户关系经营、顾客投诉管理等。
为了培养更多“懂管理的技术人员”的同时培养更多“懂技术的管理人员”。
30课时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学习直流电路、汽车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电磁感应原理、正弦交流电路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等知识。
以学员获得工作体验,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操作性学习为重点,注重学员的社会能力、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0课时一体化3.专业技能方向课课程模块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时备注专业技能方向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学习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汽车维修的基本理论以及发动机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员掌握发动机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初步具有发动机零件耗损分析,发动机维修、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0课时一体化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学习汽车底盘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底盘维护与修理的有关知识,使学员掌握底盘各系统、总成和部件的功用、结构与基本工作原理。
初步具有底盘拆装、底盘零件损耗分析、底盘维修、底盘故障诊断与排除的能力。
30课时一体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员理解汽车蓄电池、发电机、起动机、点火装置、仪表、照明和信号设备及辅助电器设备的结构原理、用途等原理知识。
掌握电路设备的结构与原理,熟悉常用工具、量具和设备的使用,具有维护、调整、检修的初步技能。
熟悉各系统的线路及典型汽车的全车线路,具有对常见故障的排除能力。
30课时一体化汽车电控技术及应用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及车身电控系统的结构特点。
理解汽车发动机、底盘及车身各电控系统的工作过程。
能更换各系统主要传感器,能根据需要选择主要传感器的型号规格,能熟练进行各电控系统的拆装;能熟练进行各电控系统的检修,能熟练排除各电控系统的基本故障。
40课时一体化汽车性能与检测学员重点学习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用的仪器设备,汽车综合性能检测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的技术要求、结构特点。
掌握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学会常用工具、量具的正确使用,汽车常用材料的选择,熟悉汽车发动机的拆装与总拆装及修理检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