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烟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几点意见

关于烟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几点意见

为是否符合制度和法律的规定,否则,制度再好,而无人执行、无人检查,那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认真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各项要求,率先垂范,模范执行;对重点岗位管理人员应加强监督和管理,采取业务交叉或岗位人员定期轮换等措施,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4、严格追查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维护权威。

对党员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要严格按照法纪规章予以处罚,该予以纪律处分的决不能手软,更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要牢固树立“严是爱、松是害”的教育管理理念,发扬“一抓到底”的精神,对违法违纪分子“露头”就打,不给任何喘息和躲藏机会,杜绝滋生“苍蝇”、“老虎”。

对违纪违规问题进行主动查处的,进行奖励和考核加分。

四、对策及建议1、突出重点标本兼治,构建反腐长效机制。

党员领导干部权力过分集中,重点关键岗位人员和关键环节权力过大,都容易产生腐败。

因此,要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必须建立健全防止权力过分集中的制度,要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反对腐败,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

要持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把“制度+科技”等新的管控模式充实进去,增强惩防体系建设的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做到标本兼治、惩防并举。

同时,要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只有做到制定的制度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这样才能有效管用,既保证权力行使的效率,又能防止权力窜出笼子不受制约。

2、始终加强三观改造,筑牢拒腐防变防线。

党员领导干部对世界观的改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终身都要认真对待和不断解决的课题。

新形势下党员干部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终生学习和历练,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坚固防线,“绝非分之想,拒非分之物”,“不为名利所累,不为财欲所惑,不为亲情所扰”,正确对待和处理企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3、扎实做好预防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

“让人民监督权力,是我们党的应有之义”。

要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反腐倡廉教育的新方式,增强针对性和感染力。

要加强对物资采购、工程建设、招投标、合同管理、预结算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对发现的苗头、倾向性问题要及时提醒,督促纠正,绝不能用信任代替监督。

要坚持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要畅通来信来访渠道、投诉电话、实体信箱渠道和民主测评等工作,对效能监察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要严肃追究责任,做到“四不放过”,切实消除屡查屡犯的问题和现象。

4、把权力置于阳光下,公开透明规范运行。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关键在于全面推进权力运行的公开化。

企业的全部工作在员工群众的眼皮底下开展,就可以揭开权力运行的神秘面纱,企业与员工间的隔膜也会在温暖的阳光中消解。

如在“三重一大”决策中,会前要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会中要充分发扬民主,凝聚班子集体智慧,确保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会后,要利用厂务公开等把权力及运行流程向员工群众和盘托出,把需要“晒”的内容“晾”在阳光下,让权力的主人看清、看住权力如何运行。

5、开展廉洁风险识别,加强权力监督制约。

开展廉洁风险识别防恐可以有效促使管理干部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防控人人有责”的全员风险意识,不断发现和解决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缺陷和问题,从而达到持续提升企业廉洁风险防控管理水平的工作目标。

开展廉洁风险识别既坚持职能法定,职责明确,又要对过于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互相分离和有效制衡。

如物资管理中的询价、采购和验收等岗位一定要分设,建立起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从而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束缚,也是保护。

“关”不是让权力在笼子里“睡大觉”,而是让权力恰如其分地发挥作用。

如果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和关键岗位管理人员把手中的权力运用好了,必将给企业、家庭及个人带来福祉,反之亦然。

沈吉(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企业作为市场运作的主体,其作用和风险也日趋明显,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纠纷、劳资纠纷等法律风险长期困扰广大烟草企业。

关键词:烟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中图分类号:D926.5; F426.8 文献标识码:A企业的法律风险防控早在2001年初就为吕立山等著名法律界人士所高度重视,2004年6月,国资委也出台了《国有企业法律顾问管理办法》,2006年后又相继出台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指南》等相关文件,应当说市场经济的逐步繁荣促进了企业法律风险防范体系的产生和不断完善。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的法律风险呢?我们认为,企业法律风险是指基于法律或合同约定,由于企业外部法律环境发生变化或法律主体的作为及不作为,而对企业产生的负面法律责任或不利环境发生变化及企业自身或其他当事人作为或不作为;最后,风险发生后会给企业带来负面的法律责任或后果。

据此,我们以部门法分类和企业生产经营主要环节为经纬度,把烟草企业最常见的法律风险归结为以下几个领域:1、合同法律风险(1)合同主体不适格的法律风险(2)合同形式不当导致的法律风险(3)合同内容瑕疵导致的法律风险(4)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不当履行、不当变更、不当解除导致法律风险。

2、知识产权法律风险(1)商标法律风险(2)专利法律风险(3)著作权法律风险(4)企业商业秘密法律风险3、劳动用工的法律风险(1)劳动用工形式选择带来的风险。

(2)试用期条款带来的法律风险(3)规章制度带来的法律风险。

(4)违约条款带来的法律风险。

(5)培训和竞业限制条款带来的法律风险。

4、市场营销的法律风险(1)产品或服务质量瑕疵的法律风险(2)有奖促销的法律风险(3)营销价格确定的法律风险(4)广告内容违规或未经审批程序的法律风险5、招投标的法律风险(1)应招项目未招标的法律风险(2)未按规定发布招标公告的法律风险(3)招标文件设置不合理条件排斥潜在投标人的法律风险(4)联合体投标的法律风险(5)多个投标人对代理的同一品牌商品进行投标的法律风险(6)没有明确评标标准和方法的法律风险(7)中标人放弃中标项目的法律风险(8)未严格按照招投标文件签订合同的法律风险(9)中标人中途不履行合同或转让中标项目的法律风险6、诉讼中的法律风险(1)超过诉讼时效(2)起诉不符合条件,包括诉讼请求不恰当、对象不明确等(3)举证不能或超期举证(4)不能提供准确送达地址(5)对方无财产或无足够财产供执行(6)仲裁条款无效产生前述法律风险的原因,我们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外部环境因素变化导致法律风险(1)政策调控导致的风险(2)法律变动导致的风险(3)经济波动导致的风险(4)自然原因导致的风险3、风险防控策略不当导致法律风险(1)法律风险防范识别不够全面、系统。

(2)企业法律工作还不能真正介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3)企业的法律工作局限于处理具体的法律事务。

(4)无法将法律风险管理责任分解到各个部门通过对企业常见法律风险形式及发生原因的分析,我们认为建立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应当用管理的方法解决法律问题,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企业需要的法律风险防控体系:1、法律风险管理流程的创新企业要走出法律风险管理面临的困境,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风险管理流程。

所谓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即是将风险作为管理对象,以合理、有效的控制风险为目标,并遵循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和规律。

按此要求建立的法律风险管理流程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首先要对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行识别,其次要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再次要对风险评估进行结果分析,确定控制对象并进行有效控制,最后要对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控并反馈。

2、法律风险管理方法的创新新的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模式下,必须确定一套标准的方法和工具,供企业在进行法律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和控制等管理活动时使用。

这套工具应该尽可能标准化,即不同的人使用相同的方法和工具得出来的结果应当基本相同,不应该有明显的差别。

3、法律风险识别的创新一是要在建立法律风险管理流程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识别系统性的要求,组织完整、有序的风险识别活动;二是要在确定法律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风险识别系统性的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法律风险识别方法。

4、法律风险分析的创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必须实现法律风险分析的定量性,即指可以用具体的数量值来表示风险的大小,包括风险发生可能性的高低和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度大小。

这种方法应当包括具体的评估纬度、明确的评估标准以及评估结果数量值的数学公式等。

5、法律风险应对的创新在传统企业法律风险管理模式下,通常只是从保障企业经营安全的角度出发,采用简单的避免风险的控制态度。

这种单一的风险应对策略导致法律风险管理在很多时候被业务部门视为业务发展的障碍,并进一步导致了风险控制与业务发展之间矛盾的激化。

要解决这一困境就必须实现风险应对策略的多样性。

首先要明确究竟哪些风险应对策略可以适用于企业的法律风险管理,其次要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明确企业选择风险应对策略的整体思路和原则,最后要在风险管理流程中设置合理的风险应对程序。

6、法律风险控制的创新企业法律风险管理必须实现风险控制的整体性。

这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指在横向上,按照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将相应的风险管理责任分解到各个部门;二是指在纵向上,根据企业业务流程,将相应的风险管理要求嵌入企业的日常经营之中;三是指载体上,将风险控制主要落实到队企业管理制度、流程以及规章制度之间的关联性。

关于烟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几点意见作者:沈吉作者单位:福建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福建厦门,361000刊名:企业文化(中旬刊)英文刊名:Culture Corporate年,卷(期):2015(1)引用本文格式:沈吉关于烟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几点意见[期刊论文]-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