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高考语文热题材、新题型专递(新高考11月版)07 语用综合(解析版)

2021高考语文热题材、新题型专递(新高考11月版)07 语用综合(解析版)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热题材、新题型特快专递(11月版)专题07 语用综合【试题概览】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前童,始建于南宋,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

古镇村落至今保留着规模宏大的古民居建筑,童姓祖先按“回”字布局,把白溪水引进村庄,溪水挨户环流。

近年来,前童镇大力发展旅游业,通过继承和发扬木雕、根雕等传统文化技艺吸引了众多文创工作室,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历史文化街区。

在古镇村民的热情欢迎中,国际友人们“打卡”了职思其居、明经堂等历史遗迹,品尝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前童三宝”——老豆腐、空心豆腐、豆腐干。

明清建筑的古朴、美味的特色小吃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

“给木头做造型,太有意思了,这叫什么?”来自法国的史蒂文驻足在木雕工作室前,紧紧盯着眼前手艺人的一刀一凿。

当得知这是中国的“非遗”,史蒂文感叹:“太让人惊叹了,我爱中国艺术!”古镇老街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十里红妆”传统婚礼热闹开启。

来自摩洛哥的安娜对中国传统文化,她和丈夫一起穿上了大红礼服,了一场经典中式婚礼。

“起轿,出发!”随着“媒婆”的喊声,整支婚礼队伍地从老街出发,轿中的安娜笑靥如花。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入住情有独钟体会轰轰烈烈B.入驻一见钟情体验轰轰烈烈C.入驻情有独钟体验浩浩荡荡D.人住一见钟情体会浩浩荡荡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明清建筑的古朴、美味的特色小吃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明清建筑的古朴、特色小吃的美味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总之,古镇的历史遗存可谓丰富多彩B.吸引不少外国友人注意的,还有沿街的“非遗”工作室C.除了古镇的历史遗存,沿街的“非遗”工作室也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的注意D.古镇的历史遗存固然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的注意,沿街的“非遗”工作室更为引人注目【答案】1.C 2.B 3.C【解析】1.第一组,入住:住进,特指房屋建筑完工并交付使用后,房屋业主住进新住宅。

入驻:进去,驻留,一般指单位进驻某个地方。

句中陈述对象是“文创工作室”,选用“入驻”恰当。

第二组,情有独钟:是指对某人或某件事特别有感情,把自己的心思和感情都集中到上面。

一见钟情:指男生或女生一见面就对对方产生了感情,一见面就喜欢上对方。

句中说的是安娜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感情,故选用“情有独钟”。

第三组,体会:体验领会或体验领会到的东西,多指思想感情。

体验:一指家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

句中指实地感受当地的婚俗,故选用“体验”更好。

第四组,轰轰烈烈: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洁大,气魄宏伟。

浩浩荡荡:原来形容人多,声势广大的样子;后来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句中描述的是婚礼队伍庞大,故选用“浩浩荡荡”。

故选C。

2.A项,“明清建筑的古朴、美味的特色小吃”语序不当。

应修改为“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

C项,“美味的特色小吃、古朴的明清建筑”语序不当,应修改为“古朴的明清建筑,美味的特色小吃”;“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可以修改为“外国友人对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项,“对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可以修改为“给外国友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选B。

3.此处所填的句子是一个过度句,上文说的是古镇的历史遗存,下文说的是沿街的非遗工作室,选择时注意与上下文的连贯和衔接。

A项,只注意上文,而没有考虑与下文的连贵,排除A项。

B项,只引出下文,而忽略了与上文的连贵,排除B项。

D项,“固然……更……”,逻辑关系错误,原文没有递进关系。

故选C。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围棋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围棋是简洁的。

棋子黑白两色,单纯醒目;规则朴素自然,切合常理。

一人一手,轮流落子,______公平;气尽棋亡,死子提掉,体现自然规律;两眼做活,禁止自杀,____对生命的尊重。

同时,()。

纵横十九道,三百六十一个交叉点,按照落子的顺序排列组合变化数是361的阶乘,约为10的768次方,而可______宇宙中的原子总数也只约为10的80次方。

这比原子总数还要庞大得多的数字,对我们来说,已经和无穷没有区别了。

而下棋过程中还会出现双方互相提子,这会使围棋产生更丰富的变化,从而创造了“千古无同局”的铁律。

也就是说,每一局棋,都是______的,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

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显示包含测量举世无双B.显示包含观测独一无二C.彰显蕴含测量举世无双D.彰显蕴含观测独一无二5.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又认为围棋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B.这个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就是围棋C.在世界上围棋又被认为是最复杂的棋盘游戏D.围棋又堪称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而下棋过程中还会出现双方互相提子的情况,这会使围棋产生更丰富的变化,从而造就了“千古无同局”的铁律。

B.而下棋过程中还会出现双方互相提子的情况,这会使围棋产生更丰富的变化,从而创造了“千古无同局”的铁律。

C.而下棋过程中还会出现双方互相提子,这会使围棋产生更丰富的变化,从而创造了“千古无同局”的铁律。

D.而下棋过程中还会出现双方互相提子,会使围棋产生更丰富的变化,从而造就了“千古无同局”的铁律。

【答案】4.D 5.D 6.A【解析】【分析】4.“显示”:明显地表现;“彰显”:鲜明地显示的意思。

“彰显”一般用于比较严肃,正式一点的场合,属于书面语。

语境“一人一手,轮流落子”属于书面语,应填“彰显”。

“包含”:一般指事物在数量、大小、类别等的归属,而且一般都可见。

“蕴含”:一般指深层意义上的理解,一般都不可见。

语境“对生命的尊重”属于深层意义,应填“蕴含”。

“测量”:用各种仪器来测定地形、物体位置以及测定各种物理量(如温度、重量、地震波、电压等);“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

语境“宇宙中的原子总数也只约为10的80次方”,属于是天文方面,应填“观测”。

“举世无双”:世界上再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人或物,形容极其罕见稀有;“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

语境“从而创造了‘千古无同局’的铁律”,应填“独一无二”。

故选D。

5.结合横线后面的内容,后面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对比介绍围棋是最复杂的游戏,所以排除B;并且,句中“同时”体现是与前面内容“围棋是简洁的”在形式上是并列的,所以“围棋”应做主语,排除AC;故选D。

6.成分残缺,“出现”应该与“情况”搭配,排除CD;“创造”:就是把以前没有的事物给产生出或者造出来。

“造就”:培养使有成就。

“‘千古无同局’的铁律”是人为的,所以应是“创造”,排除B;故选A。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近期,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

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团队人员都特别年轻。

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

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

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类目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

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

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寂寂无闻推陈出新细微汇合B.鲜为人知推陈出新式微融合C.寂寂无闻革故鼎新细微汇合D.鲜为人知革故鼎新式微融合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C.当代青年人并不能很好地拯救传统文化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不断创新和关注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今天不仅年轻人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今天的年轻人,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今天不只是年轻人在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答案】7.B 8.A 9.C【解析】7.第一组,寂寂无闻: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寂寂无闻”侧重没有名气,“鲜为人知”是指事物、事情等没有人知道,范围更大。

语境指故宫深处以往很少有人知道,现在伴随镜头展现在观众眼前,应用“鲜为人知”。

第二组,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革故鼎新:革,改变,革除;故,旧的;鼎,树立,旧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

现泛指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推陈出新”多指继承文化遗产,“革故鼎新”多指改朝换代或施政有重大变革等。

语境指年轻人是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应用“推陈出新”。

第三组,式微: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细微:细小微小。

“式微”强调由盛而衰的变化,“细微”只是强调微小。

语境是说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变弱,应用“式微”。

第四组,融合: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

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

“融合”指两种物质汇集在一起之后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主要强调汇集在一起之后的状态;“汇合”是指汇集在一起,并不强调合在一起之后的状态。

语境是说正值青春的年轻一代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应用“融合”。

故选B。

8.根据下文列举的“秦腔”“评书”“刺绣”等传统文化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可见,语境侧重强调的是“传承”,不是“拯救”,也不是“创新”,排除CD,B项强调人的关注和呼吁,不合语境。

故选A。

9.AD两项,关联词的语序不当,前后两个分句主语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年轻人”后面。

排除AD两项;B项,“观看”与“传统文化”搭配不当,应该用“欣赏”。

相关主题